案例分析课堂(人力资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553385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课堂(人力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案例分析课堂(人力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案例分析课堂(人力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案例分析课堂(人力资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案例分析课堂(人力资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课堂(人力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课堂(人力资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绩效管理的一次对话(差五分钟下班,客服经理王明正收拾整顿一天的文献,准备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孩子,吴总走了进来)吴总:王明,你目前不忙吧?考核成果你也懂得了,我想就这件事与你谈一谈。王明(无奈地):那我就来。(总经理办公室,办公桌上文献堆积如山。王明心神不宁地在吴总对面坐下)吴总:王明,绩效考核成果你也看到了(电话铃响,吴总拿起了电话)喂,谁?啊,李总呀,几点开始?好,一定!吴总:(通话用了五分钟。吴总放下电话,笑容满面的脸重新变得严肃起来)刚刚我们谈到哪里了?王明:谈到我的绩效考核成果。吴总:喔,你上一年的工作嘛,总的来说还过得去,成绩我就不多说了。我们今天重要来谈谈局限性。王明,尽管你也

2、完毕了全年指标,但你在与同事共处、沟通和保持客源方面尚有些欠缺,后来得改善呀。王明:你说的“与同事共处、沟通和保持客源方面尚有些欠缺”具体指什么?(电话铃再次响起,吴总接起电话)吴总:啊,李总呀,改成六点了?好好,没事,就这样。吴总(放下电话):王明,员工应当为领导分忧,可你非但不如此,还给我添了不少麻烦!王明(委屈地):我觉得您也许对我有些误会,是不是由于在上次销售报告会议上我的建议与李部长发生冲突,弄得很不快乐吴总:你不要自己揣摩。你看看陈刚,人家是怎么解决同事关系的。王明(心想:怨不得她各项考核成果都比我好):吴总,陈刚是个老好人,自然人缘好;但我是个业务型的人,比较踏实肯干,喜欢独立承

3、当责任,自然会得罪某些人吴总:好了,李总又该催我了,今天就这样吧。年轻人,要多学习,多领悟!王明(仍然一头雾水):(吴总自顾陪客人吃饭去了,留下王明一种人愣在那里。)问题:(1)本案例中描述的状况是绩效管理中的哪个环节?该环节在绩效管理中的目的是什么?(分)()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在实行该环节前吴总应当做好哪些准备?(6分)()你觉得吴总在与王明谈话中应注意什么?(分)、绿色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绿色化工公司是一家中型化工生产公司,既有生产与维修工人85人,行政和文秘白领职工人,基层与中层管理干部79人,工程技术人员38人,销售员工2人。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员工的需求增长。按照将来五

4、年规定的扩产筹划,公司需制定新的人力资源规划。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波决定将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交由小张完毕。小张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刚满一年。小张觉得要编制好这个规划,核心是先要对公司将来五年的人力资源需求作出预测。在此过程中,除了要选择对的的预测措施外,还必须认真分析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各项因素。小张不分昼夜,重温了上大学期间学过的多种预测技术,并收集了大量的有关公司人力资源需求的信息资料。小张觉得,依托她所掌握的这些信息和技术就可以编制出一份令李波经理满意的公司人力资源五年规划了。天后,小张交出了她所编制的规划。这份规划具体地列出了将来五年公司各类人员的需

5、求变化:白领职工和销售员要新增0%,工程技术人员要增长5%,中、基层干部不增也不减,而生产与维修工人要增长5%,并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措施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论证。小张满觉得李经理睬对她的规划大加赞赏,但令她不解的是,李经理只是粗略地翻阅了一下这份规划,就退回并规定她重做。问题:()在预测公司将来人力资源需求时,小张可以采用哪些措施?(5分)(2)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时,小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分)()请你指出小张提交的这份人力资源规划存在哪些问题?(分) 3、宏达模具公司的人员招募宏达模具公司是一种乡镇公司,公司刚成立时,正赶上市场上模具供不应求的时机,因此公司发展不久。但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公

6、司员工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缺少核心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档管理人员,公司日益陷入困境,经理李宝财为此非常苦恼。一天公司召开青工大会,经理在台上号召青年工人刻苦学习技术知识,人们都认真地听,惟有一种青年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经理有点气愤,想在大会上点名批评她,可是走到她身边一看,发现她在一张香烟盒纸上画了一辆十分逼真的汽车。此时,经理不仅没有批评她,反而问起她的姓名、年龄、文化限度和工种。她回答说叫张大海,岁,高中毕业,车工。经理听后暗暗快乐,决心培养她。从此经理只要外出走访专家,就一定带上这个小青年,同步,厂里将绘制产品图样的任务也大胆地交给她。当时,厂里设备简陋,经理就把自己的

7、办公桌腾出来,让她学绘图,自己却是打游击办公。后,张大海当上了助理师工程和副经理,但公司却仍旧步履艰难。问题:(1)该公司采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员招募措施?这种招募措施有何优缺陷?(10分)()根据该公司的实际状况,你觉得采用这种人员招募方式合适吗?为什么?(5分)4、小白为什么会辞职?小白学的专业是日语,毕业后便被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招为推销员。她很满意这份工作,由于工资高,还是固定的,不用紧张未受过专门训练的自己比但是别人。若拿佣金,比人少得太多就会丢面子。工作的第三年年终,小白已列入全公司几十名销售员中头20名了。下一年她很有信心估计自己当属推销员中的冠军了。但是这公司的政策,是不发布每人的

8、销售额,也不鼓励互相比较,因此她还不能说很有把握说自己一定会坐上第一把交椅。去年,小白干得特别杰出。尽管定额比前年提高了5%,到了九月初她就完毕了这个销售额。根据她的观测,同事中间还没有人完毕定额。十月中旬,日方销售经理召她去报告工作。听完她用日语做的报告后,那经理对她说:“咱公司要再有几种像你同样的推销明星就好了。”小白只微微一笑,没说什么,但是她心中思忖,这不就意味着承认她在销售员队伍中出类拔萃,独占鳌头么。今年,公司又把她的定额提高了2%,她仍是一马当先,根据经验估计,十月中旬前她准能完毕自己的定额。可是她觉得自己并不舒畅。最令她烦恼的事,也许莫过于公司不告诉人们干得好坏,没个反映。她据

9、说我市另两家也是中外合资的化妆品制造公司都搞销售竞赛和有奖活动。其中一家是总经理亲自请最佳推销员到大酒店吃一顿饭;并且人家尚有内部发行的公司通讯之类小报,让人人懂得每人销售状况,还表扬每季和年度最佳销售员。想到自己公司这套做法,她就特别恼火。她开始觉得公司对推销员实行固定工资制是不公平的,一家合资公司怎么也搞大锅饭?应当按劳付酬。上星期,她积极去找了那位日方经理,谈了她的想法,建议改行佣金制,至少按成绩给奖金制。不料那日本上司说这是既定政策,而回绝了她的建议,母公司一贯就是如此,正是我司文化特色。日本老板回绝了她的建议。昨天,令公司领导吃惊的是,小白辞职而去,到另一家公司了。问题:小白为什么不

10、批准公司既有的付酬制度?试用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来解释。.RB制造公司RB制造公司是一家位于华中某省的皮鞋制造公司,拥有近400名工人。大概在一年前,公司失去了两个较大的主顾,由于她们对产品过多的缺陷表达不满。R公司领导研究了这个问题之后,一致觉得:公司的基本工程技术方面还是很可靠的,问题出在生产线上的工人,质量检查员以及管理部门的疏忽大意、缺少质量管理意识。于是公司决定通过开设一套质量管理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质量管理课程的授学时间被安排在工作时间之后,每个周五晚上7:0-:00,历时10周,公司不付给来听课的员工额外的薪水,员工可以自愿听课,但是公司的主管表达,如果一名员工积极地参与培训,那么这

11、个事实将被记录到她的个人档案里,后来在波及加薪或提职的问题,公司将会予以考虑。课程由质量监控部门的李工程师主讲。重要涉及多种讲座,有时还会放映有关质量管理的录像片,并进行某些专项讲座内容涉及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影响质量的客观条件,质量检查原则,检查的程序和措施、抽样检查以及程序控制等内容。公司里所有对此感爱好的员工,涉及监管人员,都可以去听课。课程刚开始时,听课人数平均6人左右。在课程将近结束时,听课人数已经下降到30人左右。并且,由于课程是安排在周五的晚上,因此听课的人员都显得心不在焉,有一部分离家远的人员课听到一半就提前回家了。在总结这一课程培训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经理评论说:“李工程师的课讲

12、得不错,内容充实,知识系统,并且她很风趣,使得培训引人入胜。听课人数的减少并不是她的过错。”请回答问题:(1)您觉得这次培训在组织和管理上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2)如果您是B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您会如何安排这个培训项目?6某公司的薪酬制度某公司的业务是拖车服务,该公司服务对象是修车厂,目的是将客户的车拖到指定位置。该公司业务状况目前良好,是本地有较大优势的拖车公司。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在公司初创期,建立了一种同员工非常和谐的朋友氛围,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与同行相比,高出5%,并且有许多同行公司没有的福利。因而,创始人相信,她规定员工积极、积极的为公司工作是理所固然的。她规定员工为客户提供“增值

13、服务”,例如要把拖的车清洗甚至抛光。 但是近来浮现了不妙的状况。司机们总是在休息室呆着,对顾客的电话也不积极。例如,司机们总说还没有轮到自己,而让别人去拖车。并且如果客户不急,司机们总会拖到晚上才干,这样她们可以获得加班费。创始人很困惑,她不懂得为什么付出了比同行业高出的工资和那么多别人没有的福利,又把员工当作朋友,还不能有效的鼓励员工。问题1:请分析创始人目前的薪酬制度的优缺陷?问题2:你能为创始人制度比目前更好的薪酬制度吗?7、为什么不断闹事?某公司由于发展受阻,员工积极性不高,于是决定对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实行额外津贴制度以鼓励骨干人员,原则为:一定级别的管理干部享有一定的津贴,技术人

14、员按照百分之二十的比例享有一定的津贴。此政策宣布后,立即在公司技术人员中掀起轩然大波,技术人员纷纷表达不满,并矛头直指公司领导,表达若不能享有津贴,就让获得津贴的人干活。通过一段时间后,公司不得宣布调节对技术人员的津贴政策按助工、工程师和高档工程师三个档次发放津贴。于是,公司的津贴鼓励制度变成了人人有分的大锅饭制度,钱花了,却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一连串的麻烦。该公司的一线生产为持续性生产,有大量倒班工人,她们懂得此事后,都觉得干部和工程师都涨工资了,她们的工资不涨,这不公平。于是她们决定推选某些不上班的工人向公司某领导集中反映意见,持续几种上午,公司总部办公楼被工人团团围住,规定增长津贴。

15、一段时间后,公司宣布增长倒班工人津贴。此事才平,又起一事。公司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决定在市内购买数千套期房作为福利房分售给职工。此事办得极为迅速,约半个月就和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合同,并交了订金。然后按照公司拟订的条件,展开了分售房行动。数千户工龄较长,职务较高的雇员获得了高值商品房。这时,一部分居住于市内的雇员决心也要获得此优惠房,为此决定联合起来闹房。又是采用和前一次相似的手段,同样的如愿以偿。 一系列的事件使人们形成了印象:不管有理无理,只要找公司闹,终会得到满足。公司还会有麻烦。问题:(1)本案例集中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哪一项管理活动?(2)你觉得公司所遇到的闹事麻烦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本案例,你觉得薪酬系统至少应涉及哪些部分?薪酬管理应坚持哪些原则?8、怎么办?赛特购物中心 B2 (该楼层重要经营家电、日用品等),过去考核员工是把她(她)的销售业绩、卫生环境、柜台陈列、帐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汇总在一块考核,根据综合考核的成果来发放奖金,这样就也许浮现销售业绩单项突出,但最后综合评价分却不一定高,奖金不一定拿得多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18 年9 月份起,中心推出了一套新的改革措施。具体地说,就是一方面把总奖金的40提出来,作为销售奖金,按销售业绩排序分档,第一名拿一档;第二名拿二档;最后一名,如果是有客观因素(如生病、事假等)而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