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债务,能力与国家兴衰——应对全球债务格局之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5531769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权债务,能力与国家兴衰——应对全球债务格局之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主权债务,能力与国家兴衰——应对全球债务格局之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主权债务,能力与国家兴衰——应对全球债务格局之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主权债务,能力与国家兴衰——应对全球债务格局之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主权债务,能力与国家兴衰——应对全球债务格局之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权债务,能力与国家兴衰——应对全球债务格局之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权债务,能力与国家兴衰——应对全球债务格局之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权债务、融资能力与国家兴衰应对全球债务格局之变丁一凡 赵 柯 引 言随着欧元区一些成员国在近几年里陆续陷入了主权债务的危机,“主权债务”这一词汇开始成为舆论界关注的话题。人们虽然很担心有些欧洲的发达国家也会陷入债务违约的困境,但对主权债务是什么,主权债务如何发生,主权债务如何违约等现象却不甚了了。其实,主权债务的另一个更为学术化的规范称呼是公共债务(public debt,简称公债),也就是大众所熟知的“国债”,是指政府以国家名义并且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在国内和国外进行借款所筹措的资金,是政府未来要偿付本息的负债。所谓主权债务危机,也就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借入的负债超出了其自身的清偿能力,从而不得不

2、违约或者进行债务重组的现象。在当代,主权债务主要被看做是一种纯经济现象,是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的对象。在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里,主权债务或者说公债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经济萧条、社会总需求不足之时,政府通过举债来扩大支出,进而带动经济复苏;公债也是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通过买卖公债来调节市场上流动性的供给,公债利率通常也是一国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政府通过公债利率来影响资金价格,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当一国的出口所得不足以偿付其进口的支出之时,需要对外发行主权债务以获取外汇收入,支付其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逆差。所以,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所描述的主权债务是一种“中性”、“工

3、具性”的政策手段,管理国家的宏观经济和调节国际收支是其最为重要的两种职能。与“安全”、“外交”、“冲突”等国际政治现象基本没有关系。但是在现实世界里,主权债务的运行方式并没有完全遵循经济逻辑,而是与国家间的权力博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了应对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美联储实施了多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购买美国国债,这受到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批评,认为美国为一己之私而开动印钞机,是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成本。2013年6月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要缩减购债规模,又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担心和焦虑。为何美国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购买国债,都会牵动全球各

4、国政府的神经? 2010年在希腊陷入债务危机之时,市场传言希腊向中国寻求支持,希望中国购买希腊国债,许多欧洲国家指责中国是想把希腊变为自己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希腊也赶紧澄清,认为这是“别有用心、另有所图”的人在国债市场上散布谣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http:/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http:/ 主权债务如何决定国家兴衰 在人类历史上,私人之间的借贷行为和债务关系源远流长,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而“主权债务”或者“国债”相比之下要“年轻”很多,仅仅才几百年的历史。 赵柯:“德国的欧元保卫战国际货币权力的维护与扩张”,欧洲研究2013年第1期,第75页。现代意义上的国债最早出现在欧洲,起

5、源于典型的“国家间政治”为战争融资。西欧历史上战争不断,大大小小的国王为给战争融资而经常深陷债务泥潭。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当时欧洲国王们的这种困境有精彩的描述:战争爆发后,战时为国防设备所需的费用,须三倍四倍于平时,因此在战时的收入,也必须三倍四倍于平时的收入,其必出自赋税,而赋税的课征,大抵要经过十月乃至十二个月,才有税款收入国库。不能等待新税逐渐地、慢慢地纳入国库来应付的。在此万分紧急的情况下,除了借债,政府没有其他办法了。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第472-473页。“国债”就是为缓解国王们的财政困难,解决战争筹款问题而发

6、明出来的一种融资手段,是把国王的“私人债务”转换为由一个比国王信誉更高的公共机构所发行的“公共债务”。英国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之后,开始了和法国的战争。1692年12月10日,英国议会在与来自荷兰的新国王威廉商谈战争费用时表示:我们充分明白现在为了与法国国王作战,陛下的支出巨大,但那是必要的,我们希望以对陛下的臣民来说最不会造成负担的方法来提供这一支持。由此,英国议会通过了与国债相关的最早的法律,议会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了国王的借款,国民的债务即国债诞生了。这一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议会加强对预算的管理,以税收作为利息的担保。也正是在1692年,出于为对法战争筹资的目的,英国发行了第一笔长期国债,

7、筹借资金为100万英镑,以啤酒和烈酒税赋作为抵押,其形式为1700年前利息10%和1700年后7%的终身年金。自光荣革命至滑铁卢战役的126年间,英国约有64年都在和法国断断续续地进行着战争。为了保持政府筹款和支付能力的可持续性,在战争期间积累的巨额债务在战争间歇期间需要重组,于是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债制度创新:比如将高利率的短期债券转换为低息的长期债券;将担保国债利息支付的各种税收合并统一,以确保国债的信用;出现了无到期期限、年利率为3%的永久债券(也称统一公债);国债的流动性加强,买卖变得更为容易,国债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日富田俊基:国债的历史凝结在利率中的过去与未来,彭曦、顾长江等译,南京:

8、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67页。 伴随着国债制度的确立,英国进入了18世纪。因为英国国债市场的繁荣,金融史领域的经典利率史一书将英国的18世纪称为“金融世纪”,在这一时期政府是主要借款人,永远是为了战争的目的。即便是在工业高速发展的19世纪,英国的国家债务主要还是战争债务。 美悉尼霍默、理查德西勒:利率史(第四版),肖新明、曹建海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140、175页。当英国在17、18世纪将国债制度逐步发扬光大,拥有了高质量的主权债务管理能力之时,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方,其宿敌和竞争对手法国却没有能及时建立起像英国一样的现代国债制度,一次次的财政危机一直困扰着法国。从

9、1614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国王主要靠最为传统、原始的方法筹集军费贷款。向包税人 法国在大革命前一直实行“包税人”制度,国家将政府的征税活动承包给出价最高的投标者(通常是有经济实力的大商人和金融家),后者只需预付给国家一笔定额的资金,就可以保留其他的税收收入。借款以及卖官鬻爵是法国国王筹集战争费用最为重要的手段。由于偿还债务压力巨大,法国国王经常在战后选择债务违约。所以,法国国王不付出较高的利息是借不到钱的。18世纪后半叶,英国国债的平均利率为3.7%,而法国信用最好的债务的利率也达到了6.1%。战争的背后是财政,这意味着在与英国的战争中,法国要付出的成本远高于英国,英国在财政上优

10、势明显。由于英国国债信誉良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大量的资金流入英国,对英国筹集军费做出了贡献。1801年,法国居民拥有的英国国债为15万英镑;1806年12月为26万英镑;1810年11月增加至172万英镑。这相当于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人出钱资助英国与法国打了一场战争。此外,由英格兰银行管理的荷兰、西班牙、德国等非居民持有的英国国债总额在1810年11月也达到了1454万英镑, 日富田俊基:国债的历史凝结在利率中的过去与未来,第36、145页。英国依靠其运转良好的国债制度以非常低的成本为战争融资。相比之下,因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通货膨胀和债务违约,法国国债的公信力下降,拿破仑政府无法像英国一

11、样通过大规模发行低息国债来为战争融资,除了以付出高利息为代价借款外没有其他的方法来筹集巨额军费。从主权债务管理的角度看,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并非偶然,英国更胜一筹的融资能力在一开始就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国债或者说主权债务从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起,就是以服务于国家的对外战略或者对外战争为第一要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职能则是在此之后派生出来的,并非其初始目的。时至今日,国债的国际政治属性非但没有淡化,反而更为浓重。这是因为国家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国际资本的竞争,因为无论是发动战争还是发展经济,拥有充足的资金都是绝对的前提。哪个国家能够大规模、低成本、可持续地吸引到新鲜资本,也就是说具

12、有极强的融资能力,哪个国家就能获得竞争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的大国兴衰、霸权更替均伴随着全球金融中心的转移,国家间的竞争在本质上也是各国融资能力的竞争。金融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财富和资源进行跨时间和跨空间配置的工具和制度,占据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国家可以从全球不同地区汲取财富来为本国服务。而主权债务或者说国债交易曾经一度是国际金融市场最为主要的内容,今天的金融市场虽然产品非常的丰富和多样化,证券种类繁多,但是国债市场仍然是各种金融交易活动的基础,对资本的流向和定价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以长期国债为基础的政府借贷体制的发展能促进私营部门的金融创新,政府大量发行债券非但不会排挤私人投资,反而可以拓宽和深

13、化资本市场,为公司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流通创造了新的机遇。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对此进行管理,这也是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诞生的背景。此后,中央银行基于对纸币发行和政府收入管理的垄断,发展出了新的职能,比如汇率管理和最终贷款人。这些职能降低了金融危机的风险和公众对银行倒闭的恐惧,从而稳定了整个信贷体制。如此一来,那些起初以战争融资为目的的国债体制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促进了整体经济发展。 英尼尔弗格森:金钱关系,唐颖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的主权债务管理、高效的国债制度是一个国家融资能力的体现,进而也决定着国家兴衰的重要因

14、素。二 国债是国际关系中制约对手的杠杆主权债务本质上所体现和承载的是对一个国家长期稳定与繁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融资能力,这种能力关乎每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所以每个国家都会竭尽全力去维护自己的这一能力不受损害和侵蚀。用国际政治的语言来讲,这是不容他国染指的“核心国家利益”,具有非常强的“排他性”。另一方面,融资能力是一种稀缺资源。从流量上看,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和节点上,一国国内和整个世界的财富和资源是一定的,当一定量的资本被一个国家汲取之后,另一个国家就无法再次及时筹集到充足的资金服务于本国的安全与发展,其融资能力实际上是受损的,具有“零和游戏”的性质,所以融资能力又具有“竞争性”的特点。正是因为融资能力的这种强烈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所以作为一国融资能力最为重要的载体主权债务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家间权力博弈的杠杆和对象。这一博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维护和提高本国通过发行主权债务在全球资本市场融资途径的畅通无阻和借款成本低廉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保证本国融资能力的自主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就是阻止和封锁他国通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