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科学活动教案集锦10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5527436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科学活动教案集锦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3科学活动教案集锦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3科学活动教案集锦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3科学活动教案集锦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3科学活动教案集锦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科学活动教案集锦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科学活动教案集锦10篇(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科学活动教案集锦10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2115字)设计意图拇指妈妈放假了是一节非常有趣的活动,但教材的内容设计的比较少,我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用,对其进行了重新。大班的孩子正是锻炼手指发展协调能力的时候,她们对操作活动充满了兴趣,竞赛类游戏更是她们喜欢的活动。这节活动主要通过他们感兴趣的闯关游戏感受手指相互合作的作用。本意是通过利用四指和五指分别闯关,体验大拇指“放假”后闯关的不易。通过情感教育,有初步爱惜双手的愿望。这节活动不仅仅是以游戏收场,还设计了一张闯关记录单,把幼儿两次的闯关结果直观地反映在记录单。结果的对比性更强烈。而且通过讲述记录单的结果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

2、表达能力。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实验活动,探索手指的作用。2、能报告“大拇指放假了”的实验结果。3、鼓励幼儿勇于参与挑战,大胆验证自己的猜测4、有初步爱惜双手的愿望。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糖果、木珠、盘子、各种豆子、花生、印泥、毛线、手绢、空瓶子、毛巾、记录单、展览板。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游戏。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感受手指游戏带来的快乐及手指的作用。2、提问:我们的除了能玩游戏还能做什么呢?(幼儿自由交流讨论)二、进行小手闯关游戏1、出示记录单,幼儿猜测实验结果提问:小手闯关游戏有几关?有哪些游戏?让我们做什么?两张记录单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认为两次闯关哪次速度快。(幼

3、儿自由选择)2、幼儿进行第一次闯关游戏,闯过一关贴一个过关标记。3、教师随机指导幼儿,适时给与帮助。4、幼儿闯关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闯关成功了吗?你们都闯了几关?你都是怎么做的?:看来在几根指头的合作下你们很快就闯关成功了,你们真能干。三、进行第二次闯关游戏1、师:小朋友们刚才的闯关游戏都完成的太轻松,看来啊是难不倒你们,好,老师给你们出一个更难的任务。现在把大拇指收起来,看看还能闯几关?记住闯关的时候不能用到大拇指。2、开始第二次闯关游戏,闯过一关贴一个过关标记。3、教师随机指导幼儿,适时给与帮助。4、闯关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闯关成功了吗?闯了几关?你们是怎样做到的?四、游戏1、请幼

4、儿对比两次闯关记录。提问:A.两次闯关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认为那次闯关更容易?B.那光用拇指或者光用四指能不能做好事情?师:对,小朋友们要手指配合起来才能发挥手的作用。五、情感教育1、观看残疾人的小故事,教育幼儿要爱惜我们的双手。2、师:小朋友们,我们做很多事情都离不开我们的双手。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因为疾病、意外事故而失去了双手,这些人没有害怕,经过锻炼也能正常工作。所以我们就更应该爱惜我们的双手。六、延伸活动师:请小朋友到各区角进行小手真能干的游戏活动“拇指妈妈放假了”是一节非常有趣的探索活动,教师巧妙地运用闯关游戏,激发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为幼儿设计的记录单不仅为幼儿进行两次操作对比了有力的保

5、证,还让幼儿知道了做记录是进行经验的好方法。通过猜想-实际操作-验证结果等,鼓励、支持幼儿主动参加科学小实验,喜欢猜想与动手操作尝试。活动中教师为幼儿了一个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环境,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探究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养成细心、专心、耐心、坚持、不怕困难等品质。活动反思这节活动给幼儿了丰富和自由的语言环境和活动场地,小手闯关的游戏形式也激发了幼儿极高的参与性。通过两次分别利用大拇指闯关和不利用大拇指闯关的活动,体验闯关的不同感受。从而探索双手的作用。两次的闯关活动分别准备了不同的记录单,通过记录单的形式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通过对比讲述记录单,更直观地体现两次闯关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有

6、双手做事情是更方便的,体验双手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爱护双手的初步愿望。活动的整过过程都是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主探索,学习、交流,梳理活动结果。科学活动教案 篇2(883字)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感知土豆在清水和盐水中的不同。2、乐于探索,喜欢玩科学小游戏。活动准备:土豆拼盘、盐、调羹、泡沫板、木头玩具等。活动过程:1、欣赏土豆拼盘,视频了解土豆的一般特征(1)欣赏土豆拼盘,说说像什么?(2)猜猜这些美丽的图画是用什么做成的?(3)观看PPT,说说土豆的一般特征。2、观察土豆在清水中的沉浮现象(1)提出问题:土豆娃娃想游泳,猜猜它在水里会怎样?(用站和蹲的动作表示沉和浮)(2)幼儿第一次操

7、作,感受土豆的沉浮。(3)第二次操作,借助辅助材料让土豆娃娃浮起来。教师:你能让土豆娃娃浮在水面上吗?请你们去试试吧!3、教师“变魔术”教师:老师要变个魔术让土豆娃娃自己浮起来呢!加上“魔粉”搅一搅,土豆娃娃浮起来!(邀请小朋友一起念“咒语”)教师:这个“魔粉”到底是什么呀?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许多“魔粉”,请你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再尝一尝,猜猜“魔粉”到底是什么?4、再次操作教师:是不是加了盐土豆娃娃就会浮起来呢?请你去试试吧!教师:为什么有的土豆娃娃浮了起来,有的土豆娃娃还是沉在水底呢?5、操作验证活动延伸:你们真棒,都获得了成功。那在水中加入糖、奶粉等其他东西土豆娃娃会浮起来吗?我们下次再来

8、试试吧!科学活动教案 篇3(890字)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记录等活动,初步了解桌腿的形状与桌面承受能力的关系。2、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活动准备:教师用的实验记录表,幼儿人手一张实验记录表,积木若干块,彩色纸若干(保证人手两张),记录笔活动过程:1、(出示一张纸)提问:这是什么?你能让它站起来吗?请个别幼儿来试试。并提问:你是怎么做的?教师总结:可以用折和卷的方法是一张纸站起来。教师:加大难度,用两长纸,做一张一条腿的桌子,而且能站起来。让老师先来试试。教师演示用直线形的桌腿做的桌子,不能站起来。没成功,小朋友来试试。2、幼儿操作以后,把自己做的桌子展示在前面的展台上。教师:老师的桌子为什么没有

9、站起来,引导幼儿观察这张桌子的桌腿是一条直线。老师把它记录在表格里:一条直线的桌腿不能站起来(打叉),你能把你的桌子记录下来吗?3、教师:小朋友的桌子都能站起来了,但它牢吗?上面能放东西吗?我们用什么来检验一下?(积木)请你试试并记录下来。如果在叠第三块积木时,桌子倒了,那应该记3还是2呢?记完了每个小朋友在做一张不一样桌腿的桌子,也记录下放积木的数量。4、幼儿操作。提问:刚才小朋友做的桌子能放几块积木?最多的放几块是什么样的桌腿?5、总结:圆桌腿的桌子最牢。6、出示三张一样的纸。教师:这里有三张一模一样的纸,我要作成三个不同粗细的桌腿,猜猜那长桌子最牢。请一位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叠积木。先试试细

10、和中桌腿的桌子?再试试剩下的两张桌子。发现中桌子最牢。7、总结:一样形状的桌子不一定是桌腿粗的牢。其实桌子的牢固程度和桌腿的形状,粗细、高矮都有关系。我们回教室再研究吧。科学活动教案 篇4(1194字)设计意图: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园的典型活动,本次活动有两大亮点:第一,选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随手可取、随处可见的材料,通过连接让孩子找到一些连接的方法;第二,是探索连接各种方法之外,还明白办法总比问题多,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信念,这将伴随着孩子经历小学、以后人生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活动目标:1.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2.根据问题探索连接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3.培养幼

11、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重难点:根据问题探索连接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活动准备:1插塑积木、绳子、毛线、吸管、纸、橡皮筋等。2用于板书的纸和笔、问号贴纸。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稳定幼儿情绪:心手相连。2.游戏:连连看,引入连接的探索。二、基本部分:1.提出问题。今天,看你们玩得那么开心。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想玩连连看,你能把它们连起来吗?2尝试把准备的各种材料连接起来。(这个环节是让孩子通过尝试积累连接的经验,探索连接的方法)(1)幼儿操作的时候观察孩子操作过程

12、,及时用准确地词语概括出孩子连接的方法。(2)总结孩子的探索。3出示问号,明白办法总比问题多。4尝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连起来(这个环节是在材料上引发出活动的挑战性)(1)教师:你能试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连起来吗?(2)总结孩子的连接方法。三、结束部分:科学态度的提升。活动反思: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科学活动教案 篇5(4609字)活动目标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2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3能与同

13、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领衔技能:实验、推测、计数、交流、观察。活动前期经验1幼儿会折纸,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2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纸。教师也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学习者,因此科学活动前的准备也是教师自己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孩子将要做的实验教师自己反复多次地进行尝试,这样教师才能尽量多地预测到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活动准备1铅画纸若干(教师多备一些,用废旧的纸,但要平整)。2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粘纸小标记(贴在全班放积木最多的格中)。3每人四张纸:第一张:尝试让纸站起来。(试过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积木的)用于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吗?第二张:折起来尝

14、试放积木。(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于分析比较:怎么样才能放得多。第三张:用折两折的方法把纸折好。用于猜测: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第四张:备用。科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非常重要,教师既要考虑到幼儿的使用情况,准备充足的材料,同时也要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因此,在准备材料时要进行推理和测算。活动过程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幼儿坐桌边,四人为一桌,两人为一个小组。既让幼儿都能看到教师的操作台,也便于后面活动时,幼儿能方便地分组,快速找到同伴。1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师:这是什么?纸有什么用?师: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想想办法,让纸能自己站起来。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个话题兼顾了幼儿的日常经验,同时又给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纸”的机会,引出了探索主题。2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师:噢,你让纸站起来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几下啊?两下。你呢,数不过来了。你是用卷的方法。3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