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52639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人教版八年级(下)月考卷本试卷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60分。全卷满分160分,150分钟完卷。A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2分)A 绯红(fi) 匿名(l) 杳无消息(yo) 汗流浃背(ji)B .磨蹭(m) 掺和(chn) 文绉绉(zhu) 哄堂大笑(hng)C 胡髭(z) 黝黑(yu) 藏污纳垢(gu) 广袤无垠(mo)D. 小憩(q) 绚丽(xun) 冥(mng)思遐(xi)想 鸢(yun)飞戾(l)天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器宇轩昂鹤立鸡群肖声匿迹B

2、.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C.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4说话要讲究方式,“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也需要。下面四句话,不是采用“婉言”方式的一项是( )(2分)A 孩子,阿婆已经去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B 你的这幅作品太差劲了。

3、C 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D.我的朋友腿脚不方便,您能让个座儿吗?5、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

4、30分钟。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7按照例句仿写句子。(2分)例句:运动使人健壮,音乐使人优雅,舞蹈使人奔放。仿句: 8、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6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2)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又是想像的诗句(小中见大论东吴命运)是:_,_。(3)过零丁洋中脍炙人口,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诗句的句子是_,_.(4)水调歌头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5、:,。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句子是:_,。(5)登幽州台歌屈原远游中有句云:“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生勤。”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_,。二、阅读理解(30分)(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9题(8分)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2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 (4)执策而临之 10、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句子是 _。(2分)11、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12、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2分)(二) 阅读下文,回答第1317题(10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

7、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13.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14.“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表达出作者_的情感。“这样”指代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15.“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

8、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16.“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2分)17.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2分)(三)阅读下文,回答第1821题(11分)四叔 我四叔是个怪人。小时候他鼻子小,大人叫他“小鼻子”,这下惹火了他,于是他天天用手拉自己的鼻子。特别是在他8岁时远渡重洋去苏门答腊亚齐,看见当地的统治者荷兰人,一个个人高马大、鼻子挺括,四叔就更使劲拉自己的鼻子,常常拉得通红通红,但他依然忍痛不松手。说来也怪,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鼻子果然长得像模像样了。自然,四叔对此十分得意。四叔长大以后,靠三叔的推荐进了国华

9、银行,不到三十岁就当上了国华银行厦门分行的行长。在中国银行工作的同乡黄伯权先生,很赏识四叔的才干,当他受命赴新加坡组建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时,就把四叔带了去,成了分行头一批员工。从此一干几十年。新中国成立后,新加坡分行成了新中国的银行。那时闭关锁国,兼之受到美国封锁,银行业务没有什么大发展。四叔耐不住寂寞,入股参加朋友创办的锡矿公司。锡矿公司准备开采时,发现山上有土匪盘踞。这样一来,整个公司马上就垮了。四叔把几十年的积蓄赔了个精光,但他连眼珠都不眨一下。有人劝他回银行,四叔摇摇头,“好马不吃回头草嘛”。他宁愿天天在家临帖写字,读书读报,潇洒度日。其实,他内心是一点也不满潇洒的,他是“打落门牙和血

10、吞”的硬汉子。改革开放以后,国门大开。四叔邀我去新加坡探亲。我和他重逢时,他已经年过古稀了,身体健朗,鼻子笔挺,让我眼睛一亮。他一见我就问林彪是怎么死的,让我猝不及防。他把他收集的海外报刊资料全抖了出来,有多种说法,就是不相信我国政府的正式说法,使他十分生气。他和我把各种说法加以排比、分析、推理,两人经过整整三天的详细探讨,最后四叔和我一致认为我国政府的说法最符合事实,最可信。他大大松了一口气。四叔告诉我,在海外不论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小事,总有人疑神疑鬼不相信,编造谣言骗人,使他十分恼火。我从旅居海外半个多世纪的四叔身上,看到他通身耀眼的热爱祖国的光芒。我以我有这样的一位虽然加入了新加坡国籍的

11、亲人、长辈感到十分自豪。18第一自然段里,写了四叔两次“拉鼻子”,试分析一下四叔拉鼻子的原因。(2分)_19叙写四叔把多年积蓄赔光后,接着描写了他的神态、动作、语言,虽着墨不多,却突出了四叔的性格特征,请据此分析一下四叔的性格。(2分)_20从四叔对海外各种谣传“十分恼火”,而对林彪之死的说法弄明后的“大大松了一口气”来看,四叔是怎样一位华侨?(3分)_21文末画线句写“我”的感想的依据有哪些?正确的几项是( )(3分)A四叔小时候就有一颗爱美之心。B四叔不愿在外国人面前露丑。C四叔不到三十岁就当上国华银行厦门分行行长。D四叔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E四叔关心祖国发生的事情。F四叔不信谣言,寻求客观公正的答案。 三、写作(50分) 题目:温暖的时刻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