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5519050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ZY/D/Q7.5.1-7.5.2 作业指导书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编 制 部 门:设计研究所 审 核: 批 准: 版 本: 2004 A编 号: DL-02发 放 编 号:天津第一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目 录1目的/适用范围22作业前的准备23操作工艺34质量标准65注意事项76成品保护81 目的/适用范围为确保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建设单位的要求,提高工程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适用公司承建的城市道路,等级公路的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2 作业前的准备2.1 人员绘制石灰土底基层工艺流程图,明确各管理岗位及各操作岗位责任人及职责范围。2.

2、2 机械2.2.1 路拌法施工的主要机械有推土机、平地机、稳定土拌和机、压路机、洒水车等。2.2.2 厂拌法施工主要机械包括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洒水车等。2.2.3 各种施工机械应按建设单位要求提前运抵现场,并报监理单位查验。2.2.4 开工前各种施工机械均应认真检查、保养,保证运转正常,性能良好。2.3 材料2.3.1 生石灰应于使用前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应符合级以上的技术标准。2.3.2 宜选用塑性指数1020的粘性土,土中的草根、杂物应予清除。2.3.3 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用于石灰土施工,对可疑的水应进行试验鉴定。2.4 确定施工工艺2.4.1 依据设计图纸规定的强度标准及施工

3、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试验选取适宜的配合比,确定最佳的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2.4.2 通过首件施工,确定拌和遍数及拌和深度,压路机组合及碾压遍数等工艺参数。2.5 准备路基2.5.1 对已完成的路基进行验收,经验收后方可在其上铺筑石灰土底基层。2.5.2 已完成的路基上若有杂物,应在施工前清理干净。2.6 测量2.6.1 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曲线段每1015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处设指示桩。2.6.2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路中心或路边缘的设计高程。3 操作工艺3.1 路拌法施工工艺3.1.1 工艺流程铺土 打格卸灰拌和 整形 碾压 养生3.1

4、.2 铺土3.1.2.1 采用同一车型运土。计算每车土堆放的纵横间距,按计算的间距卸土。3.1.2.2 用推土机将土摊平,并进行排压。用平地机整平,检验松铺土层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3.1.3 打格卸灰3.1.3.1 采用同一车型运输石灰。计算出每车石灰摊铺的面积,事先在路基上用石灰打出方格,每格中卸一车石灰。3.1.3.2 用推土机配合人工将石灰摊铺均匀。3.1.4 拌和3.1.4.1 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相邻拌和段重叠拌和5米以上,相邻拌和重叠拌和25米以上。3.1.4.2 拌和时应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含水量等于略大于最佳含水量。若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应及时调整。3.1.4.3 拌和时应

5、随时检查拌和深度,拌和深度应直达石灰土底基层底面。3.1.5 整形3.1.5.1 拌和均匀后应立即采用平地机进行初步整形。3.1.5.2 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排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3.1.5.3 将局部低洼处表层5cm以上的石灰土耙松,用石灰土找平,并用机械碾压一遍。3.1.5.4 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并将高处的石灰土刮出路外。3.1.5.5 每次整平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3.1.6 碾压3.1.6.1 根据首件施工确定的碾压方案进行碾压,路基两侧应多压23遍。3.1.6.2 整形后,石灰土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的1020时,立即进行碾压。3.1.6.3 在

6、直线段和不设超高的曲线段由路基两侧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曲线段,由曲线内侧向曲线外侧碾压。3.1.6.4 碾压时,轮迹应重叠不小于30cm。3.1.7 养生3.1.7.1 底基层碾压完成,经检验合格后,如不立即进行基底施工,应洒水养生。3.1.7.2 完工后的石灰土层应养生7天,养生期间应保持其表面呈潮湿状态,常温季节每日应洒水4次以上。3.2 厂拌法施工采用厂拌或路外拌和的石灰土应拌和均匀,且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3.2.1 工艺流程铺土 整形 碾压 养生3.2.2 铺土3.2.2.1 采用同一车型运土。计算每车土堆放的纵横间距,按计算的间距卸土。3.2.2.2 用推土机将土摊平,并进

7、行排压。用平地机整形,检验松铺土层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3.2.3 整形3.2.3.1 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排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3.2.3.2 将局部低洼处表面5cm以上的石灰土耙松,用石灰土填平,并用机械碾压一遍。3.2.3.3 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将高处的石灰土刮出路外。3.2.3.4 每次整平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3.2.4 碾压3.2.4.1 按照首件施工确定的碾压方案进行碾压,路基两侧应多压23遍。3.2.4.2 整形后,石灰土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的12时,应立即进行碾压。3.2.4.3 在直线段或不设超高的曲线段由路基两侧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曲线段,由曲线

8、内侧向曲线外侧碾压。3.2.4.4 碾压时轮迹应重叠300m以上。3.2.5 养生3.2.5.1 底基层碾压完成,经检验合格后,如不立即进行基层施工,应洒水养生。3.2.5.2 完工后的石灰土层应养生7天,养生期间,应保持其表面呈潮湿状态。常温季节每日应洒水4次以上。4 质量标准4.1 石灰土拌和后应色泽一致,无灰条、灰团和花面现象,无直径15mm以上的土块。4.2 路拌深度要直达层底,无夹灰层或土层现象。4.3 石灰土应在最佳含水量下,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松散、弹软现象。4.4 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度及强度等各项实测项目均应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5 注意

9、事项5.1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期的最低温度应在5以上。5.2 铺土要符合纵横断面、线型的要求,严格掌握铺土厚度,经排压整形,密实度应均匀,避免给整形带来困难。5.3 铺灰除应保证装车数量外,还需注意掌握厚度符合要求,均匀一致。5.4 拌和时应随时检查拌和深度,严禁在拌和层底部有素土夹层,同时也应防止超深,破坏下承层表面深度,不应超过1cm。5.5 整形应在高程和横坡度适宜的基础上进行,应只刮不垫,如有个别低洼处,应先耙松后,以石灰土填垫并排压后再整形,严禁因贴补造成重皮现象。5.6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软、松散、起皮等现象时,应及时翻松,重新拌和、排压、整形、碾压或挖出换土,重新排压、整形、碾压。5.7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石灰土表面不受损害。5.8 碾压工作应于铺土的当日完成。5.9 应尽量选用粘性较小的土,以减少干缩裂缝现象。5.10 上层结构层施工宜紧密衔接,以避免石灰土层受到多日晾晒。6 成品保护6.1 石灰土层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禁止其他车辆行驶。养生后允许施工车辆慢速通过,但禁止履带车通行。6.2 石灰土层完工后,如遇冬季停止施工,石灰土层上应覆土防护。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