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系统实际案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515194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星通信系统实际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卫星通信系统实际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卫星通信系统实际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星通信系统实际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卫星通信系统实际案例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端、地面端、用户端三部分组成。卫星段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面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卫星星体又包括两大子系统:星载设备和卫星母体。地面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也可以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地面站还包括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及其跟踪、遥测和指令站。用户段即是各种用户终端。 在微波频带,整个通信卫星的工作频带约有500MHz宽度,为了便于放大和发射及减少变调干扰,一般在星上设置若干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被分配一定的工作频带。目前的卫星通信多采用频分多址技术,不同的地球站

2、占用不同的频率,即采用不同的载波。比较适用于点对点大容量的通信。近年来,时分多址技术也在卫星通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即多个地球站占用同一频带,但占用不同的时隙。与频分多址方式相比,时分多址技术不会产生互调干扰、不需用上下变频把各地球站信号分开、适合数字通信、可根据业务量的变化按需分配传输带宽,使实际容量大幅度增加。另一种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CDMA),即不同的地球站占用同一频率和同一时间,但利用不同的随机码对信息进行编码来区分不同的地址。CDMA采用了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有较好的保密通信能力、可灵活调度传输资源等优点。它比较适合于容量小、分布广、有一定保密要求的系统使用。1.铱

3、星系统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于1987年提出的低轨全球个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它与现有通信网结合,可实现全球数字化个人通信。铱系统卫星有星上处理器和星上交换,并且采用星际链路(星际键路是铱系统有别于其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大特点),因而系统的性能极为先进,但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投资费用。铱星系统除了提供电话业务外,还提供传真、全球定位(GPS)、无线电定位以及全球寻呼业务。2.全球星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利用LEO 卫星组成一个连续覆盖全球的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向世界各地提供话音、数据或传真、无线电定位业务。它是作为地面蜂窝痛信系统和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延伸,与这些系

4、统具有互运行性。此外,它还是一个类似于无绳电话的无线电话系统,但其服务范围不受限制,同一手持机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任何时间与任何地方的用户建立可靠、迅速、经济的通信联络。全球星系统以高技术、低成本作为设计思想,故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由于90的呼叫是本地呼叫,故系统没有星际交叉链路,不会旁路现有的公共网,降低了卫星成本通话费用。 面系统存在多种标准,为与其兼容,无星上处理。CDMA技术,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在同一个频率上,允许同时通话的用户多达20个,而且还提供保密和防伪功能,可改善服务和提高可靠性,同时降低了成本和功耗。3低轨道通信系统是只能实现数据业务全球通信的小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该

5、系统具有投资小、周期短、兼备通信和定位能力、卫星质量轻、用户终端为手机、系统运行自动化水平高和自主功能强等优点。4. 空间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部分就是卫星,一般使用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 卫星可以工作在不同的频段。星上转发器的发射功率应尽量大,以使VSAT地面终端的天线尺寸尽量小.地面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地面部分由中枢站、远端站和网络控制单元组成,其中中枢站的作用是汇集卫星来的数据然后向各个远端站分发数据,远端站是卫星通信网络的主体,VSAT卫星通信网就是由许多的远端站组成的,这些站越多每个站分摊的费用就越低。一般远端站直接安装于用户处,与用户的终端设备连接。VSAT卫星通信组网方式灵

6、活方便,在VSAT系统中,通信网络结构形式可分为星形网络、网状网络和混合网络三类。VSAT通信系统综合了诸如分组信息的传输、交换、多址协议以及频谱扩展等多种先进通信技术,进行数据、语音、视频图像、图文传真和随机信息等多种信息的传输。一般情况下,星形网以数据通信为主,兼容语音业务。网状网和混合网以语音通信为主,兼容数据传输业务。未来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有以下的发展趋势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向多波束、大容量、智能化发展;低轨卫星群与蜂窝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全球个人通信;小型卫星通信地面站将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卫星通信系统承载数字视频直播和数字音频广播(DAB);卫星通信系统将与IP技术结合,用于提供多媒体通信和因特网接入,即包括用于国际、国内的骨干网络,也包括用于提供用户直接接入; 微小卫星和纳卫星将广泛应用于数据存储转发通信以及星间组网通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