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5)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551306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浙江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5)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浙江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5)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浙江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5)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浙江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5)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浙江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5)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浙江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浙江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5)(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浙江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5)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中,规定“二五减租”原则的土地立法文件是_。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D中国土地法大纲 2.唐朝受理行政诉讼的中央司法机关是_。A大理寺B刑部C御史台D吏部 3.关于法理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_。A法理学是从总体上研究法和法律现象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B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

2、法论C法理学是一门以法(或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D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法理学是通过对所有部门法材料进行高度抽象概括而获得材料来源的,所以法理学既提供了研究部门法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它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部门法学的研究又具有指导意义 4.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效力是_。A部门规章效力大于地方政府规章B部门规章效力小于地方政府规章C部门规章效力有时大于、有时小于地方政府规章D具有同等效力 5.宋朝的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是_。A都察院B御史台C谏院D尚书台 6.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

3、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_A个别指引B确定的指引C有选择的指引D非规范性指引 7.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_。A1/5至1/3B1/5至1/2C1/3至1/2D1/3至1倍 8.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_。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B中华人民共和国及该外国人所在国的法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该外国人所在国的法律及国际条约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及国际条约 9.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了_制度。A领事裁判权B会审公廨C观审制度D

4、陪审制度 10.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又称为_。A“天坛宪草”B“五五宪草”C“袁记约法”D“贿选宪法” 11.按照唐律的规定,对于“决不待时”的重犯,不适用秋冬行刑,此重罪不包括_。A谋大逆B恶逆C谋叛D不道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任命专家若干人为顾问。顾问由_任免。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厅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13.下列关于法律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_。A法律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作用下,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所创造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或者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

5、、习惯以及学说理论的复合有机体。因此,法律文化就是现行法、法律实践以及法律意识的总和B法律学说、法律心理、法律习惯都属于法律文化的范围,但法律制度、法律规范不包含在法律文化之中C法律文化并不体现在脱离现实的法律规则中,而是体现于在实际生活中起着作用、指导人们的法律活动的实际规则中D法律文化具有多样性、阶级性、民族性,其中法律文化的多样性成为法律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大障碍 14.关于法律推理的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A法律推理是任何法律适用中必须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B法律推理以法律与事实为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因此,在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就不可能进行法律推理C法律推理的目的是得出法律适用的

6、结论D由于法律推理是连接抽象的法律规范与具体的人和事的逻辑思维过程,因此法律推理并不涉及当事人的利害关系 15.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经_通过,可以罢免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个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A与会人员的过半数B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C与会人员的2/3以上D全体组成人员的2/3以上 1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诉讼法草案是_。A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B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C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D大理院审判编制法 17.在我国,_有权决定特赦。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最高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法院 1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的

7、制定者是_。A子产B邓析C李悝D商鞅 19.在清朝制定的各种“例”中,地位最重要的例为_。A条例B则例C判例D成例 20.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这一规定表明司法活动具有_。A被动性B终极性C专属性D形式性 21.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_。A双方协商B法律规定C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章程决定D基层政权决定 22.宣称“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的是_。A

8、美国独立宣言B英国权利法案C法国人权宣言D英国权利请愿书 23.实行“廷议制度”的朝代是_。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_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A撤销B改变C改变或者撤销D废止 25.1992年9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规定:本决定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本决定施行前提出的专利申请和根据该申请授予的专利权,适用修改以前的专利法的规定。该条规定说明该决定在法律溯及力上_。A有溯及既往的效力B实行从旧原则C实行从旧兼从轻的原则D实行从新原则 26.著作权法第54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

9、,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该条规定属于以下哪种法律规则_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 27.在地方两次人民代表大会之间,如果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人民法院院长需要撤换,须_。A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B报请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过半数委员通过D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报经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28.下列关于法的第一层次本质国家意志的体现,理解不正确的是_。A法律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这说明法不可能是全民意志的体现,一定具有阶级性B统治阶级的意志必须要变

10、成国家意志,才能被视为法律C表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都是和其根本经济利益相关的意志D虽然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法的内容也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同盟阶级的某些要求和愿望 29.关于守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A守法中的“法”是指广义上的法律,即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B法律正当论认为法律可以给社会和每个公民带来利益,如稳定的秩序、安全、行为结果的可预测性等,这是公民遵守法律的基础C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守法的原因是人们出于道德上的要求,即认为守法是道德义务的当然要求D只有达到守法的高级状态,法律调整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 30.选民名单应在选举目的_公布,实行凭选民证参加投票选举的,应当发给选民证。A1

11、0日以前B15日以前C20日以前D30日以前 31.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议案,在交付大会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对该议案的审议_。A继续进行B由会议主席团决定是否继续进行C即行终止D由大会秘书处决定是否继续进行 32.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是_A预备犯B犯罪后自首C犯罪以后有重大立功表现D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33.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是_。A犯罪构成B犯罪概念C犯罪现象D犯罪对象 34.对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_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_。A基层B原审C中级D中级以上 35.某甲与某乙有仇,遂

12、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带匕首向某乙家走去,途中猛觉不妥,刺伤或刺死某乙自己也要受法律制裁,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_。A犯罪中止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 36._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已经过了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法定事由消失后重新计算追诉期限的制度。A时效中断B时效中止C时效延长D时效终结 37.我国刑法对从犯所规定的处罚原则是_。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徐处罚C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D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8.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_。A表面关系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C一般联系D普遍联系 39.不法侵害尚处于预备阶段或犯意表示阶段,对于合法权益的威胁并未达到现实状态时,就对其采取某种损害权益的行为的,是_。A事前防卫B假想防卫C紧急避险D防卫过当 40.甲为了牟取私利,故意将一包面粉说成是毒品“白粉”,将其卖给乙,从中牟利3000元,请问甲的行为构成_。A贩卖毒品罪B诈骗罪C招摇撞骗罪D属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