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5512923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余文森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论与实践中认为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 :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 标的整合。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来,课堂有效教学作为当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渐贯穿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操作中。但山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大值得探讨

2、的空间。笔者到各乡镇学校调研,听了不同课型的初中化学课,发现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多了;多媒体“整合”多了,单一枯燥的活动少了;课堂气氛活了,不再死气沉沉。整体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但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具体表现是教师只单一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二是教学设计粗,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且以讲解式为主。三是教学过程虚,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初中生活动时间较少或者教学活动设计单一。四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课堂上存在学生昏昏欲1睡的现象。五是学生参与演示有效太少,学生有效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六是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却忽视学生的学。七是缺少化学

3、知识在实际 生活中的运用实践。如此种种存在与教学当中的问题,一方面对课堂有效性教学这一教学理论的宣传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让部分人对有效性教学的概念认识愈加模糊。另一方面,似是而非或者说是浅尝辄止的“四不像”有效教学已经影响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最重要的是极少的实践运用已经削弱了化学知识在生活当中的魅力,更对学生情感 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厘清学术概念。初中化学概念对化学的现象,化学的事实经过进行一定比较并综合分析,归纳出事实,类比要点,抽象相关的理性科学知识,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主要针对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素养。让初中生掌握一定学习化学的方式,使

4、学生早日掌握所学的方法,并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甚 至全部的科学难题。通过化学模型与图表并且多媒体演示等多种直观的手段辅助学生把客观的概念具象化,让初初中生学到扎实深刻。比如讲解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的概念时,结合宏观辨识和微观研究、论证推理和模型认识的学科核心原则素养。使用有效器材引出化学概念,不但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而且使学生直接形象形成化学概念。例如:物理有效、化学反映、催化试剂、饱和度溶液、不饱和度溶液等2相关概念,均可用有效现象来分析与引导最后归纳得出它的结果,更 便捷落实好学科素养关于“有效探究和创新意识”的要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对在新的理念和要求下,什么是化学课堂教学

5、的有效性,如何将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整合到化学课堂教学目标中,通过化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进行理论思考研究;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解决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化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化学教学时间紧张等一些实际问题,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最有用的化学知识与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有机统一。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发现初中教师当前化学有效教学现状并能敦促教师有效提高有效技能;本课题与初中化学教学紧密相连,与新教材同步,有利于把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加强了化学教学、化学有效、教学设计三者

6、的关系,明确了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培养优秀的初中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对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指导,本 研究则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2、彰显应用价值。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教育的独特魅力和自身价值在新的时代体现的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初中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情况,立足于初中化学教学,立足于初中化学有效教学促进高效课堂的实施。无论对于初中教育,教师本人以及学生都 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3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初中阶段正处于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相对不成熟,容易出现叛逆的性格,尤其处于农村初中,思想相对闭塞,接触新理念相对较难,思维灵活性相对较差,因

7、此良好的教育模式,高效的教学方法,勤于动手、善于动手的实践能力,恰到好处的思维能力,对这些学生就显的尤为重要,因为这一时期的教学方式培养理念不单单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也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 界观。为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提供依据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育手段相对陈旧,教学环境相对恶劣,一方面制约了化学的教学,也使一部分教师外流,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等因素更造成了农村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困难处境,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不愿意主动接受新事物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直接影响了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

8、。本课题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紧密相连,与新教材同步,有利于把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加强了化学教学、化学有效、教学设计三者的关系,明确了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培养优秀的初中生打 下良好的基础。给开发寻求有效教育资源提供有效手段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现行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农村初中课程资源相对单一的现实情况下,课堂教学课堂有效化是教育资源多4元化开发与使用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教学的有效化、实效化、高效化。但农村初中现实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因为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形成良好的课程体系,更没有体现出化学教学在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性。农村教育作为相对落后的教育

9、组成部分,有些学校教学还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没有得到好的实施。针对农村初中的实际,如何开发低成本、效果好的高效课堂则成为了农村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不但可以有效的弥补由于客观教育条件所造成的差异,更可以提高农村初中教学的特色,提升学生 的培养质量。三、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一)课题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陇县初级中学九年级师生2、总体框架(1)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教师课堂教学现状 调查及分析;(2)针对调查研究结果,尝试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初步形 成教学设计,进行课堂观摩研讨;(3)开展教学实践、研讨、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及策略 研究;(4)总结、推广经验;3、重点难点5重点

10、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实践中议题的选择、“有效性”的辨识、选择、整合、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及教学策略。难点是教学思想 的突破、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过程。4、主要目标应用新课程理念改革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提升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有效性 ,这对逐步实现有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尤其是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对推动初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高初中化学教与学的效率都有着积极意义和研 究价值。通过文献梳理,对有效教学进行综述研究,了解目前课堂教学 有效性的研究现状;研究现行化学课程标准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间的关系,如何落

11、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进行化学核心素养教学,厘清核心素养观下,什么是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通过教学实践,寻找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策略,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化学成绩有机统一的综合育人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及过程:(一)课题研究思路以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2011 版)为依据,以实现课程标准目标为指引,以化学教材为蓝本,统整化学教学内容,整合课内外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积极进行教学实践。6课题研究以理论学习为支撑,课堂教学实践为根本,反思实践再总结, 不断形成成熟的案例,进行总结和推广。(二)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

12、献、资料学习阅读,进一步了解“有效性教学”的概念、价值、掌握其特点,学习已有经验,为课堂实践研 究做好理论支撑。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了解本县“有效性教学”中的现状 ,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实践 研究提供事实依据。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实施主体是教师,通过教师参与理论 学习、实践研究、教学研讨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4、案例分析法:制定“有效性”教学方案,在部分校九年级进行实践活动,然后总结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再实践,形成 可行性成果。(三)技术路线1.通过文献梳理,对有效教学进行综述研究,了解目前课堂教学 有效性的研究现状;2.研究现行化学课

13、程标准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间的关系,如何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进行化学核心素养教学,厘清核心素养观下,什么是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3.通过教学实践,寻找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策略,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化学成绩有机统一的综合育人目标。7(四)、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过程本课题研究时间为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0 月,研究按照以下 步骤进行:第一阶段(2020 年 3 月2020 年 5 月)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成员召开研讨会,确定研究课 题,完成课题申报;(2)制定研究方案,召开开题会议,明确研究任务及分工;(3)其次学习相关

14、理论,收集和学习群文阅读教学的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8 月)研究阶段:(1)在师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师生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 析研究;(2)开展专题研讨,对议题的确定、选择、整合、师生角色定 位、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及教学设计等进行研讨交流;(3)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群策群力,形成课堂教学案例,并进 行课堂实践,总结经验得失,撰写案例及反思;(4)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提出下 一步研究计划。第三阶段(2021 年 9 月至 2021 年 10 月)总结阶段:(1)召开课题总结会,申报结题;(2)撰写结题报告,教学论文、课例等,进行成果鉴定;(3)召开课题成果推广会,展示、汇报、推广研究成果。 五、研究成果:8(一)课题研究有创新1、在学术观点方面的创新山区课堂教学水平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效教学作为当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它虽不是一种创新,是目前县区教学的重要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