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51237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人们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她的衡量原则,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

2、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也许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也许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主线上变化了学术界对初期道家的结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典型,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步,黄

3、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种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初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诸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明“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

4、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觉得是的确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1.下面有关作者写作本文的因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有关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后来,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

5、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C.此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自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理解决的也许。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体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因此老子成书应当早于皇帝书。C

6、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因此“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当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仅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她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似相似,可见这三

7、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仅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46题。窗棂上挂串红辣椒王长元村长带着那拨儿人进屋的时候,老太太正在扫地。灰尘沸沸扬扬,仿佛是鲜活的跳蚤在空气中上下跳动,弄得人眼睛迷迷茫茫。“那啥,顶子哪?”“下甸子打草去啦。”“啥时走的?”“小半个月啦。”“回来过没?”“没。”村长吸溜一下鼻子,“二婶,还不懂得吧,顶子出事了。”二婶就一惊:“出了啥事?”“杀人啦,顶子。这不,官家正寻她哪!”“啥?”老太太便呆在那里,眼睛就

8、直直地看着炕沿边上的那几种人。她这才发现其中一种戴大沿帽的已经带了绑绳和黑亮亮的枪。立马她心一颤抖,眼仁儿就朝上翻过去,人便跟着向门框斜过去。几种人惊恐地奔了过去,将老太太放到炕上。一忽儿,老太太的鼻翅儿便扇动一下,翻转的眸子虽归了原位,但仍旧是愣愣向上看着。“二婶,你看你啥个身板还不懂得,上甚火?既是杀了人,顶子就不是原先的顶子了,那便是犯了王法。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麻溜缓缓,人家公安局尚有事情跟你说。”老太太眸子这才转了一轮儿,一汪亮亮的湿润便映在里面。看着老太太有了活气,警察就轻轻一笑,说:“老人家,您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儿子杀了人,犯了罪,如今又跑掉了。这,国法是不能容的。

9、我们但愿您控制住感情,配合我们来抓凶犯。否则,例如说包庇儿子、袒护儿子,那样您老人家也有罪了。按我们的经验,您的儿子还会回家来的,那时您必须报告我们。”“顶子真若是回家,你可得说呀!”村长眼睛觑觑着,冲着她说,“要不,那叫什么?对,叫窝藏。二婶,咱可不能糊涂啊!”她痴痴地点着头,两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水了,闪着亮晶晶的光辉。村长最费思考的是:她儿子若回来,她怎么告诉她们哪?她猝然发现了粮囤上那串红辣椒,眼睛立时闪出光亮,便指着红辣椒说:“对,就用它。二婶,她若是回来,您就将这串红辣椒挂到窗户上。”她又痴痴点点头,看了一眼红辣椒。顶子伏在高粱地垅沟里已经三天了。事情来得太

10、突兀了,突兀得她只有逃到高粱地之后才想起懊悔,悔自己不该为小事冲动,悔自己冲动时不该抡那镰刀。战战兢兢挨了三天,吃喝目前全成了问题,最讨厌的是那垅上的风,哗啦哗啦吹得叶子直响,仿佛有无数个脚步向她走来,把她弄得一惊一乍的可是一想到出逃,她又茫然了,天下这样大,地面这样广,去哪里呢?可是,不管去哪里,在要走之前,她一定要回家看一眼老娘。老太太送走了那些公家的人之后,就把家里仅有的二十几斤白面都烙成饼,然后就一张一张地折叠,用纸包好,一沓一沓塞进帆布口袋里。又包了二斤盐巴,塞在缝隙处。她早已谋算好,顶子若回来,就让她躲进小南山的石洞里,过个十天半月的,看看风声,她再想措施。她相信,措施总是有的。记

11、得,她刚十岁那会儿,还扎着羊角辫呢,就给八路军伤病员往那山洞里送过饭,想想那会儿她都从没断过伤病员的一顿饭。如今,为了儿子,她还会没有措施?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老太太迷迷怔怔刚要闩门的当儿,忽然间,门“吱呀”一声开了,顶子站在了她的面前。老太太眼泪立即就下来了。顶子狼吞虎咽地吃着饼,眼睛贼溜溜地寻觑着,待最后一口食物从喉咙处咕噜一声咽下之后,她才急急地说:“娘,我看你一眼就得走了,有无钱啥的,给我准备点。”老太太赶忙把裤腰子拽开,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沓钱,递给顶子,说:“就这些了,都拿着吧!顶子,你要去哪里?”“娘,这您就不要管了。”“顶子,你把饼带上,到小南山的石洞里躲躲。

12、”“娘,您就别管我了,我这一走,是死是活,真的不好说,啥年月能见到您,也都不敢想。娘,只求您自己保重啦!”“顶子,”老太太整个抖动起来,亮亮的泪珠向脸颊处滚动。“娘,尚有一事,把咱家那把菜刀给我。”老太太抹了眼泪,愣了,说:“干啥?”顶子咬了下嘴唇说:“娘,我手头怎么也得有个应手的家伙呀。”“啥?”老太太倒吸了一口冷气。“娘,我目前已经想好,谁真若是抓我逮我,我已没有别的路了,就得拼了,反正我已是有人命的人啦,杀一种够本,杀俩就赚一种。”“轰”地一声,老太太就觉得脑袋像被谁猛然击打了同样,眼前金光四射,她颤颤地向前走了一步。“娘,快快给我取刀来。”老太太表面应允着她,脚步便悄然向窗前接近,趁儿

13、子回身的工夫,就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选自第7期故事月报,有删改)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村长在老太太苏醒后,劝慰她说“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更暗示了老太太苦痛难受的心情,也为顶子回家提供背景。C老太太但愿顶子躲进小南山的石洞,可是顶子不要老太太管她,由于顶子觉得那个地方村里人都懂得不安全,还不如逃到外面更容易活下来。D作品论述了经历儿子杀人这毕生活变故后老太太复杂的情感世界,呈现了老太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14、,体现了作者对质朴而不愚昧的母爱的赞美。5.本文在论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6作品以老太太“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为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见解。(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题。材料一: 圆梦合法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迅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注重、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目

15、前,海归回国重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窗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涉及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种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通过近年努力,国内人才队伍建设获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附图:(选自 2 月 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共同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