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常规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5510605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传染病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传染病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传染病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传染病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护理常规(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护理常规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所有内科病人原则上都应卧床休息。二、入院后当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 次,次日后体温正常者每日测量两次。发热病人每4小时测试一次。如体温在38.5C以下者,11pm和3am酌情免试,体温正常后连测3次,再改 常规测试。体温有突然升高者应复查核对,需密切观察体温者随时测量并记录。新病人测量血 压及体重,常规每周测量一次并记录,其他按医嘱执行。三、护理按病情分特别护理和一、二、三级护理1. 特别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 变化,备齐抢救用品,随时准备抢救,及时准确地填写特别护理单。2.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危、病重及极度虚

2、弱的病人,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高热、 昏迷、抽搐的病人,心力衰竭、严重呼吸困难、肝肾功能衰竭者等,病人的一切活动需护士协 助。护士每 15 分钟至半小时巡视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危、病重期已渡过,症状减轻,病情好转但仍需卧床休息者,如慢 性病及年老体弱的病人,在床上可以自理但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护士每 1-3 小时巡视一次, 了解疾病、思想及饮食情况,递送大小便器。4. 三级护理:适用于轻症等待检查的病人,恢复期和慢性病好转期已可下床活动且生活能 自理的病人。护士每日巡视 1-2 次,观察病情。轻病人可适当到室外散步。四、病人入院后,于次晨留取各种标本;急需的

3、标本立即留取送化验室检查。五、每日下午记录大便一次,有次数增多者通知主管医师处理。3 天无大便者应通知医师 给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记录于护理记录中。六、按医嘱给予饮食并进行饮食指导。病人家属、亲友送来的食物需经办公室护士检查后 方可食用。病人之间不得互换食物,以免交叉感染。七、病人入院后 24 小时内完成个人处理。一般冬季每周沫浴或擦澡一次,夏季每周3 次。 洗发每两周 1 次,夏季每周 1 次。剪指甲每周 1 次。八、卧床病人应预防褥疮,并做好口腔护理。九、病室应保持整齐、清洁、安静、舒适。贯彻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十、定期消毒灭菌,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传染病一般护理

4、常规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三、病室环境要求简单,便于消毒。一切设备最好是金属、陶瓷、塑料或木料制成。室内要空气新鲜,保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四、尽早地填写传染病卡片,上报防疫部门。五、向新病人详细介绍有关制度,如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划分,活动范围、消毒 隔离制度、探视制度等。六、病人入院后按不同病种安置病室,并执行不同的隔离方法(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 昆虫隔离、严密隔离),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七、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及轻症者可适当活动。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放床挡以防 坠床。八、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5、变化、每次记录大便次数。如有突然 改变或出现惊厥、面色苍白,紫绀、严重呕吐或腹泻、大出血等情况,立即通知医师。九、按医嘱给饮食,呕吐、腹泻者鼓励多饮水与补充电解质。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后方 可食用。十、高热、昏迷病人,执行高热、昏迷护理常规。对外感风寒、发疹性热病正在出疹时的 病人,一般不用冷敷或冷水擦浴,可行针刺治疗。体温过低或四肢发冷用热水袋保暖。十一、熟悉各种传染病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其先兆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的护理。 十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和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十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十四、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病毒性肝炎护

6、理常规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按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分室收容,重症病人住单人病室。甲型、戊型肝炎执行肠道 传染病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小于30 天。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应杜绝血源性传播,并防 止病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严格卧床休息。症状明显改善、肝功恢复正常后可逐渐 下床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对病情反复波动的慢性肝炎病人,需加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 除长期或多次住院产生的焦虑情绪,重症病人预防自杀行为。四、急性肝炎早期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进食量少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 液。病情及食欲好转后,适当增加蛋白饮食,避免过多含糖高的饮食。慢性肝炎可给病人乐

7、于 接受的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有浮肿者适当限制水和钠盐。五、病情重,有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肾功能障碍者,应严格限制钠盐、蛋白质、 粗纤维食物和水分的摄入。恢复期病人,给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六、病情观察1. 注意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饮食、恶心、呕吐、腹胀、乏力、黄疸消长、排便情况 发热、浮肿及出血倾向等。2. 重症病人加强巡视,日夜监护,注意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肝臭、瞳孔、神志 精神、智能、性格、扑翼样震颤、胃肠症状、大小便、黄疸及腹水等情况。意识不清、谵妄、 烦躁者,应有专人护理,加床档或适当约束,防止发生意外。3. 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皮下淤斑、口

8、腔黏膜渗血、鼻衄及柏油样大便等。遇有消化道大 出血,立即通知医师,并稳定病人情绪,记录出血量,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消除口腔积血, 给氧,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输血和急救药品器材。4. 若病人意识状态急剧恶化,伴有血压升高、肌张力增强、抽搐或瞳孔大小不等征象,提 示严重脑水肿或脑疝形成。应迅速通知医师,做好脱水治疗准备。七、做好口腔护理。八、保持大便通畅,可口服乳果糖,也可用乳果糖溶液或酸性液体灌肠。腹胀严重时,用 肛管排气或松节油腹部热敷。九、食具、用具、排泄物及血液污染物,均需严格消毒。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肝硬化的护理常规一、执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二、肝功能代偿期不能行重体力劳动;失代偿期

9、应减少活动,睡眠充足;感染或出血时, 应卧床休息。三、给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低脂、低盐软食,避免粗糙食物,肝功能明显减 退或有肝性脑病先兆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20g/日),腹水严重者应严格限制水、钠摄入 (钠 0.5g/日),水500ml/日。四、静脉或肌肉注射时,注意速度要慢,拔针后按压三分钟,防止皮下出血;门脉高压,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口服药应研碎服用,行口腔护理等操作应动作轻柔,以免引起出血。五、注意观察病情:1. 肝性脑病先兆症状,如情绪,性格,行为等的改变2、出血倾向:如呕血、黑便、皮下出血等。3、利尿剂使用效果,保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记 24 小时尿量,每日测量体重并记录

10、。六、健康教育1. 病程长、症状复杂多变,常有悲观情绪。应经常与病人交谈,指导有关保健知识,教会 病人如何自我护理。2.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避免出血,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的规律,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3. 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各种并发症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 出院时指导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有节制,防止便秘及增加腹压,避免对肝脏有害 的药物。附:置双气囊三腔管护理常规一、病情观察:1. 插管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心悸、呼吸的改变协助医师迅速找出原因,及时处理。(食道气囊注气80100毫升,压力50 60mmHg;胃气囊注气

11、150 300毫升,压力30 40mmHg)。2. 置管后,定时从胃管中抽吸胃液,查看有无出血并记录。二、使用前检查三腔管的性能,有无漏气,气囊有无变形,管腔是否通畅变软,若有异常 需更换。三、操作前需向病人说明插管目的及配合方法。四、用物准备:治疗盘内三腔管一副、纱布、绷带一卷、弯盘、石蜡油、血管钳3 把,50 毫升空针一副,棉棒。五、插管 24 小时需放气,以防粘膜缺血坏死。若需服药,将药液碾碎后胃管内注入,然 后注入小许冷开水,以防管腔堵塞。六、插管后向病人交代保持管道通畅和足够压力的重要性和配合方法。七、加强口腔护理,每日两次,以防口腔感染或鼻腔破溃。八、放气前口服石蜡油 20 毫升,

12、放气后留观 24 小时,观察有无出血现象。九、拔管后将三腔管消毒后销毁,观察有无出血并交班。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一、执行传染病护理常规二、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无蝇。给病人讲解隔离知识,取得合 作,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隔日送 1 次大便培养,连续 2 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三、急性期卧床休息,高热时绝对卧床。慢性菌痢适当休息。四、急性期给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可给适量淡糖盐水或稀释的果汁 水,保持尿量每日1000-1500ml。病情好转后改为无渣获小渣半流质,不宜进刺激性食物。慢 性菌痢应照顾病人的饮食习惯,注意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五、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

13、颜色、性质及量。按时留取大便标本送常规检查及培养。注意 必须采集新鲜标本并及时送检。六、对症护理: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给予退热剂。腹痛可用热水袋置腹部、针刺或按医嘱 给予镇痛药物。保持肛门及其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便后洗净。如有脱肛现象,可用温水坐浴, 盖以消毒纱布,轻柔局部,使其还纳。七、中毒性菌痢病人需设特护。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面色、 皮肤、手足颜色及温度等变化,记录出入量。注意呼吸频率、深浅和节律,及时给氧,随时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出现休克或脑水肿征象者,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八、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急性期应彻底治

14、愈。九、出院时对病人进行卫生宣教,不吃腐败或不洁饮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伤寒、副伤寒护理常规一、执行传染病护理常规。二、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无蝇。待临床症状消失后第五天起 间断大便培养 2 次阴性,或体温正常 2 周后,可解除隔离。三、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无并发症者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四、发热期给易消化、不易产气的高热量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热退1 周后给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热退 2 周后逐渐改为普通饮食,恢复期食欲亢进者,需严格控 制饮食量,并讲明道理,取得合作。五、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并发症。六、对重症及老年病人需做好皮肤护理。七

15、、发热期每 4 小时测体温 1 次,高热者宜给物理降温,一般不用退热剂,以免大量出汗 而致虚脱。有精神症状、谵妄或躁动者,加用床档,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八、腹胀时用松节油局部热敷和肛管排气,避免按摩腹部。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嘱病人 勿用力排便,可用盐水行低压灌肠,禁用泻药。腹泻时应适当调节饮食,减少脂肪及乳糖类食 物,按医嘱给予收敛剂。九、若出现便血,伴有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速及血压下降,应迅速通 知医师。嘱病人绝对安静,测量并记录血压和大便次数、量、性状,按医嘱留取标本送检。暂 禁饮食,立即静脉输液,做好输血准备。十、若出现右下腹突然剧痛,体温骤降后复升,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脉搏细速等,提 示肠穿孔。立即通知医师,停止饮食及一切口服药物,进行胃肠减压,做好手术前准备。十一、有严重毒血症时,注意心率、心律及脉搏变化,观察有无心肌炎发生。 十二、观察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药物热、药 物疹及肝、肾功能障碍等。十三、出院时做好卫生常识宣传,如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霍乱护理常规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执行肠道传染病严密隔离。病人的泻吐物、食具、用具、污染的衣物等均需随时消毒处 理,收容霍乱的病区不允许探视和陪伴。待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隔日送大便培养,连续3 次培 养阴性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