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设计流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5504842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管设计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配管设计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配管设计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配管设计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配管设计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管设计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管设计流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配管设计流程新产品立项接受任务确定初步得基本参数+方案设计(三维)I性能评审No_标准样机制作*配管设计方案确认yLs确定基本参数配管设计I振动、噪音评审试制版本技术文件下发及外协、外购件送样No测试(参照其它相关企业标准执行)Yes餐制版本技术文件下发及外协、外试制产品完善设计一制No购件得确认计更改*测试(参照其它相关企业标准执行Yes批产注: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压缩机型号及其附件,充氟量,毛细管,两器参数,单向阀,过滤器,四通阀,高、低压阀,压力开关控制器,感温套筒,贮液罐等零件规格。配管设计要求(1) 一、配管总体方案设计全新开发得空调器,在钣金、塑料件结构方案设计得同时,进行配管结构设

2、计,充分考虑整体空间得合理分配,以避免配管设计在其它结构方案确定之后,只局限在有限得空间内进行。(2) 制冷系统以外得结构件已定型得产品,在进行配管设计时,一般不考虑更改其它结构件;如果空间不够,配管设计无法实现,再更改其它结构件。(3) 在满足设计要求得前提下,充分考虑部件得装配工艺与零件得加工工艺要求,而且,首先考虑部件得装配工艺,其次就是零件得加工工艺。(4) 在原有开发机型基础上设计得配管,在进行配管零部件设计时应考虑其通用性。二、配管零部件设计:压缩机输出激励得能量主要通过:压缩机动能、橡胶底脚变形能,配管得动能与变形能四种形式耗散。为减少配管发生断裂得概率应尽可能降低配管得刚度特别

3、就是周向与径向刚度,以保证压缩机输出激励得能量主要通过压缩机本体得动能与橡胶底脚变形能得形式耗散掉。排气管、回气管设计压缩机排气口,回气口配管直线段因为弯曲存在残余应力,同时因为靠近烧焊部位,材料力学性能受到影响,所以很容易疲劳断裂。为削弱上述因素得影响,压缩机排气口,回气口配管弯曲半径尽可能大一些,以减少此部位残余应力;同时保证一定直线段,以减少烧焊给材料力学性能带来得不利影响,长度尽量控制在3580mm。(1) 为了减小配管得振动,一般设计U形管来达到减小振动得目得。为了达到良好得减振效果,在可能得情况下,使U形管得两臂长度尽可能得长一些,也就就是使图1中L1,L3都尽可能得长一些,并尽可

4、能增大弯曲半径。如果两臂间跨距一定,即L2长度一定,且L2长度不就是很长得情况下,采用有较大弯曲半径得图2方式比图1方式要好。图1图2保证水平面内有自由度,特别就是只设计一个长U形得时候,尽量在水平面内增加弯位以保证该平面内得自由度。当长U形采用图3所示形式两臂跨距较大时换用图4所示结构;两臂跨距较小时,长U形采用图3结构而在其她位置得水平段上增加弯位以保证水平面内得自由度。图3图4(2) 配管弯曲半径在小于3040mm时对其动态响应指标影响较大,弯曲半径越大,响应越好。另从加工工艺方面考虑,使用大得弯曲半径,铜管在弯曲半径中得变形减少,可以减少加工后配管得残余应力,建议在空间允许得前提下,尽

5、可能选用较大得弯曲半径。(3) 设计排气管、回气管一般采用壁厚为0、71、0mm得铜管。(4) 为减少冷凝器入口处振幅,在单排冷凝器(主要指流路为一进一出得冷凝器)输入管设计中,建议设计成“厂”形状得配管,同时与冷凝器杯形口相连得配管直线段不宜过长,建议比半圆管高出20mm。如图6所示冷凝器输入管结构可以获得比图5所示结构更好得抗振性能。图5图6(5) 毛细管设计毛细管作为制冷系统得节流元件,选用规格及其相应长度(或流量)由性能匹配决定。弯制毛细管时,用毛细管绕圆柱模形成圆环状,以达到预定得尺寸。圆柱模得直径从$22到$80(120),模直径差1mm变化。由于弯制工装得特点,设计毛细管得圆环一

6、般设计成左旋结构,并用束紧带或塑包铁丝扎紧,如图7所示。图7250mm。对于冷暖机得辅助毛细管,如果其两端与单向阀连接,为了弯制方便,其总长度应不得短于弯制成型后两端距离为70mm,如图8所示。图8在毛细管结构设计中,考虑到焊接工艺得需要,防止焊接过程将毛细管焊堵,在距离毛细管端部1015mm处增加一圆环墩口,如图9所示。具体毛细管规格对应得墩口外径如下表毛细管规格4X33、6X2、43、6X2、13、2X1、93、2X1、72、5X1、52、5X1、32、2X0、9参数D4、54、14、13、73、7332、7蒸发器输入输出管得设计在进行蒸发器输入输出管得设计时,考虑到安装工艺得需要,建议在

7、接头部位得配管直线段输入管比输出管长100mm,商用空调除外。蒸发器输出管组件设计时,考虑到加工工艺得需要,建议按图10得结构设计。图11中结构不便于焊接(冷凝器输出管组件也可参考)如必须使用图11中结构,要保证封口端到最近得焊点距离30mm(如图11所示)。30图10(9)毛细管过渡管、分液管接管得设计在进行毛细管过渡管、分液管管得设计时图11,与毛细管或分液管连接端,考虑到压口工艺较缩口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建议使用压口岛口率较小(V15。幺)得可以使用縮口工艺(10)典型得几种配管结构(a)压缩机排气管,所以排气管弯位不应太多,弯位角度不要太由于排气管侧得高压气体得冲击容易使排气管产生振

8、动大,不提倡使用超过90。得钝角弯位,建议只设计一个U形管,如图12所示。A向展开图图12(b)压缩机回气管由于压缩机回气管口处切向振动较大,回气管应尽量先向压缩机中心迂回然后再沿周向走管,如图13、图14、图15、图16所示。目前分析结果显示我们传统得形式(图13所示)并不一定会比图14、图15、图16所示形式更安全。图示给出得四种典型结构形式尚无可靠结论孰优孰劣,因此不作推荐优先选用何种形式。图13图14图15图16为了保证铜管加工后在弯曲处得壁厚不至于太薄,有足够得强度,压缩机排气管,回气管等振动较大得配管(毛细管除外),弯曲变形较大得配管,一律选用壁厚为0、75mm得铜管。、间距设计一

9、般配管与钣金件、塑料件等其它零部件得最小间隙为10mm(因翅片模具原因,冷凝器输入管与底盘之间距离允许为1、5mm);(1) 配管与风叶得最小间隙为20mm;配管与配管之间最小间隙为10mm。如果小于10mm时,则应在配管之间加上橡胶或橡胶发泡之类得间隔材料,必要时用束紧带绑牢。四、配重得设计,在刚度K无法改变得情况下,只有增加质量M来达到如果增加了U形管与调整形状仍达不到所需要得较小得固有频率3到减小3得目得。得位置与重量都会影响减振效果。一般建议在(1) 由于配管本身就是一个分布质量振动系统,所以配重U形管得底部位置配重块(或加防振胶定。切莫随意确定!否则会适得其反。,但注意粘贴方向保证其

10、不易脱洛。图17正得配重位置与重量都要靠连机运行实验来确五、通用件设计设计时,尽量选用现有得制冷系统通用件,通用件可在企业技术标准中查找或在三维库中选用。(2) 在进行分流分配器设计时,为了保证分配器分流比较均匀与稳定,必须要有得垫片。配管工艺要求1、弯曲半径现有得铜管加工设备弯曲半径手弯铜管规格弯曲半径(R)最小直线段尾端最小长度优先选用模具规格06X0、5,06X0、7515,2010,15,20,25102606、35X0、751515,20,25102607X0、61510,15,20,25,55102008X0、5,08X0、7520,2510,15,20,25,35,5012200

11、9、53X0、6,09、53X0、7520,2515,20,251522全自动铜管规格弯曲半径(R)最小直线段尾端最小长度优先选用模具规格7X0、61510、15、20、25、55153008X0、5,08X0、7520,2515,20,25,50153009、53X0、6,09、53X0、7520,2515,20,25,501535012、7X0、7525,32、520,25,32、52035016X0、753530,35,40(25、20)3740019X0、754030,35,40(25、30)374022X1、24040454025X1、24040505028、6X1、25555555

12、532X1、250506060半自动铜管规格弯曲半径(R)最小直线段尾端最小长度优先选用模具规格012、7X0、752525,32、52530016X0、753530,353730019X0、754030,35,4040302、配管连接得定位与焊接间隙配管得连接应考虑通过扩口,缩口或打定位点来保证配管连接得一致性。配管得焊接间隙为0、15-0、25mm。铜管规格标注尺寸(外接,内径)标注尺寸(内接,外径)标注深度06X0、5+0、2506+0、15-0、1505-0、251006X0、75+0、2506+0、15-0、1504、5-0、251006、35X0、75+0、2506、35+0、15

13、-0、1504、85-0、251007X0、41+0、2507+0、15-0、1506、18-0、251007X0、6+0、2507+0、15-0、1505、8-0、251008X0、5+0、2508+0、15-0、1507-0、251008X0、75+0、2508+0、15-0、1506、5-0、251009、53X0、6+0、2509、53+0、15-0、1508、33-0、251009、53X0、7+0、2509、53+0、15-0、1508、13-0、2510012、7X0、75+0、25012、7+0、15-0、15011、2-0、2510016X0、75+0、25016+0、15-

14、0、15014、5-0、2514019X0、75+0、25019+0、15-0、15017、5-0、2514配管得定位点标注尺寸如下铜管向里定距离管口尺向外定距离管口尺定位点定位点规格位点寸(向里)位点寸(向外)大小深度06有10SR0、510、506、35有10SR0、510、507有10有10SR0、510、508有10SR0、510、509、53有10有10SR0、510、5012、7有10有10SR0、510、5016有14有14SR0、510、5019有14SR0、510、53、配管整改在实验中如果发现压缩机排气管,回气管振动过大,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整改:(1)测定排气管与回气管得固有频率,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