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的发展方向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550099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物流的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物流的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物流的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物流的发展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物流的发展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物流的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物流的发展方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物流的发展方向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逐步发展成一种崭新的运作方式和商务模式,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引发了经济领域里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的同时,物流业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物流过程是企业选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同时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企业降低成本的最终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2、,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关键推动力、以及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支撑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物流将极大地转变目前的商务、生产模式,最终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层面部分。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凹凸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具普遍影响力的经济基础和“朝阳产业”。 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发达国家,现代物流的发展特别快速。美国和日本已经走在物流发展领域的前列,欧洲的现代物流起步稍晚,但最近在政府部门与企业的重视下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美国的经济模式具有

3、将信息通讯领域里的新技术有机融入到社会之中的敏捷性,因而能在世界上领先实现高度的物流信息化与集成化。美国的生产流通率特别高,这使企业的利润和投资收益能持续增加,从而诱发新的研究开发投资,这种投资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良性循环。美国专家Litan曾于20XX年计算了物流领域里的信息革命对美国经济带来的降低交易、运输费用、削减存货等方面的管理性节省,如在制造业里,成本降低为1%2%。信息化程度与中国相当的法国通过大力发呈现代物流应用软件技术,追求高起点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法国KN公司在全球98个国家、600个城市开展物流业务。在没有自己的轮船、汽车和飞机的状况下,该公司通过

4、自行设计开发的全程物流信息系统,对世界各地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使其空运业务做到了世界第五,每周运输量1.9万次,其海运业务更是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史学家AngusMaddison通过对过去1000年世界经济的分析指出:500年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成果绝大部分是由通信和运输成本降低带来的,经济自由化以及运输和通信成本的日益下降将连续推动经济一体化。从这一点来说,融合了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的现代物流将连续对世界经济的运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业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并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定趋势。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

5、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在国际上,信息技术与标准化两大关键技术的系统化集成应用对物流的整合与优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网络规划和优化理论与方法、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型包装材料与技术的应用等科技进步也对现代物流发挥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并且在新的技术平台的支持下不断创新。 在各大物流服务商致力于寻求技术领先优势的竞争中,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呈现四个主要方向,即物流技术装备的自动化、物流运作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运作流程的智能化及多种技术和软硬件平台的集成化。相对而言,目前现代物流的信息化、集成化发展快速,这一点在横向领域里更为普及。在纵向领域里,现代物

6、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问题 我国物流业最近几年增长非常快速,以20XX年为例,依据中国物流与选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分析,20XX年中国物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高速增长。 1.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9.5437万亿元,同比增长26.9%(按现价计算)。物流总值的高速增长,表明经济增长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靠程度也越来越高。 2.社会物流总成本为24974亿元,同比增长13.6%,较同期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6.9%的增长速度低13.3个百分点,说明由于物流运行条件的改善,社会物流总效益在提高。 3.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为7880亿,同比增长1

7、0.5%。物流业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为6.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7%。从物流业细分类增长状况看,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等发展最快,说明物流增值服务在加速发展。 4.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企业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增加活力与竞争力的推动力气。信息化决策主要集中在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特殊是7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说明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从简洁应用发展到复杂应用,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层面,从管理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从技术推动发展到变革推动。 但是,我国物流总体水平并不高,信息化程度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依据国际研究机构的估计,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约相当于全社会物流成本支出的25%,欧洲为30%,亚洲的总体水平低于5%,而中国仅在2%左右。我国现有物流服务模式基本上仍旧以自营为主,缺乏相应的关键技术与信息支持。我国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比重较小,水平、规模均不能令人满足,能够供应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几乎没有,而第四方物流服务模式尚处于理论研究和探讨阶段。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200多家物流服务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能供应的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这是制约我国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