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6山川之美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学生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5499978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6山川之美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学生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6山川之美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学生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6山川之美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学生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6山川之美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学生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6山川之美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学生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6山川之美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学生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6山川之美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学生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姓名:_班级:_考号:_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褐色(h) 逶迤(wi) 喧嚣(xio) 殉职(xn)B参差(c) 噙着(qn) 瞩目(zh) 热忱(chng)C底壳(k) 栖息(q) 星宿(xi) 倔强(ju)D阿谀(y) 分泌(m) 矜持(jn) 恬静(tin)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多宝佛塔别具匠心的设计令人称奇。B王晓庆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深受大家喜欢。C教师节那天,全校师生汇聚一堂,谈笑风生,不拘一格,场面很是热闹。D小选手通过形体表演,将二十多个人体

2、象形字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博得了满堂喝彩。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文学如泉,越品越见 ;文学如茶,越品越知 ;文学如酒,越品越感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A醇厚 幽香 清冽 B清冽 醇厚 幽香C醇厚 清冽 幽香 D清冽 幽香 醇厚4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2分)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大约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在形体上逐渐由

3、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的比例相当高。现代汉字已实现部分简化,更具实用价值。修改1修改2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念无与为乐者(念:想念)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回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欣赏)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既望:农历十六)6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D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

4、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C饮食百物皆倍穹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9下列作家、作品、朝代连线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归园田居陶渊明晋代 B游山西村陆游南宋C水经注郦道元北魏D观潮周密三国吴人10下列句子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保尔在神父家等补考时,把一撮烟末儿撒在神父厨房里预备做复活节糕的面团上,后被赶出学校。B阿尔焦姆为保尔报仇,

5、狠狠地将普罗霍尔打翻在地,被关进宪兵队。C冬妮娅在池塘附近的旧采石场看保尔钓鱼,苏哈里科、维克多来挑衅,结果保尔教训了苏哈里科。D保尔把佛罗霞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两人热心交往,保尔还把从德国中尉那儿偷了手枪的秘密告诉了佛罗霞。11文言诗句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萧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是故 ,教然后知困。(礼记)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范仲淹在渔家傲这首诗中,抒发边塞将士思乡之情和建功之志的句子是,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贴切形象的比喻,把自己的命运同

6、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爱国赤诚之心的诗句是 , 。二、现代文阅读(14分)风筝的心朱成玉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莫非是与这城市积下了太多的仇怨,连云都躲藏起来,不肯给城市的天空一点梦想的色彩吗?而我依然仰望,寻找那些飞翔的痕迹,寻找那只要一点点风就可以抖擞起精神来的风筝。再次见到风筝,是在三月最破败的小巷。一些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欲要飞翔的念头,被一群孩子们嫩小的手提着,轻轻地,飘在一人多高的风里。孩子们必须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才可以带来风。老人们说,放风筝可以放掉人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晦气,只剩下美好的愿望。人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

7、的愿望传达给上帝。小时候没有卡通没有电脑,却有广阔的草地放风筝。如今,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却再也腾不出时间和空间纵情奔跑,纵情释放他们的梦想。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所有的空间都被钢铁水泥占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孩子们在巷子里终于跑累的时候,其中一个把风筝举过头顶叹口气说,有风多好,有风它就能飞上天空了。另外几个孩子也如泄了气的皮球,蹲到地上,不停地抱怨着风都哪儿去了?风都哪儿去了?孩子的话让我不禁一怔。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小时候

8、,我的风筝可以放得比云朵还高。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风筝飞不起来,然而它们却是这座城堡里唯一长着翅膀的鸟了。它们醒着,心怀世界上最单纯的愿望:只要一点点风,只要一点点可以飞翔的天空。天空不冷清,风筝不冷清,冷清的只有风筝的心。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无法飞上天空的风筝,我的心里异常难受。尽管这是一些廉价的风筝,用最普通的材料制成,大概两三块钱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商店里买到,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飞起来。这种希望点燃我心中隐匿了许久的渴望飞翔的念头。我对孩子们说,“明天早晨在这里等我,我领你

9、们去一个可以让风筝自由自在飞翔的地方。”那个晚上,我挑选了最结实的竹签和最漂亮的桃花纸,精心制作了一个美丽的风筝。这是对童年的牵挂。我尽可能地将生命中所有美丽的色彩都绣到风筝的翅膀上,再扯一根长长的思念的线牢牢拴住它。我知道,我的童年不会走得太远。风筝上的那些花朵,鲜艳得就像那群孩子的脸。我仿佛听见了风筝在说:给我一点点风,给我一点点与梦有关的颜色。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上亲手制作的风筝领着孩子们去了广场。广场上人头攒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风筝,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然后奔跑、奔跑,风来了!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我手中的线轴飞快地旋转,我的风筝追上了云朵,正在向它打听童年的消息。很多人站在那里不再

10、走动。很多人仰起了头。很多人高声喊道:“快看,多美的风筝!”那一刻,我感觉到,适合风筝飞翔的风来了。那些安静的、优雅的心灵回来了。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12本文围绕“风筝”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4分)13“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一句中两个“春天”的含义是什么?(4分)14作者在文中第节提到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有何作用?(2分)15从修辞和表达效果方面,赏析下面一句话。(2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16文章结尾说:“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

11、话的理解。 (2分)三、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15分)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略无阙处(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素湍绿潭( ) (4)属引凄异( )18将下列句子

12、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B全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C文章用“寒”“肃”“哀”等词,写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清幽秀丽之美。D本文多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20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4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13、,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1、 本文作者 (人名)是明末清初 家。(1分)2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3刘勰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24、 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上活现。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2分)25、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3分)(三)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12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