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17 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498259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17 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17 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17 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17 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17 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17 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17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右图漫画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A建设民主国家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C坚持独裁内战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时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漫画中“逆我者亡”可以判断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答案:C2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一生为和平而奔走,被誉为“和平将军”。1945年以后,他曾代表国民党当局先后与中共进行两次和平谈判。你认为这两次谈判应该是()1945年重庆谈判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1949年北平谈判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ABC D解析:张治中参加了国共双方的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故选B项。

2、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不是国共谈判,排除。答案:B3它“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搞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材料中的“它”()A改变了国共内战形势B直接配合了延安保卫战C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D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解析:解读材料可得“它”是指解放战争期间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带动了全国各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故A项正确。答案:A41947年12月16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发表

3、陈毅的反攻形势诗:“举国艳说新民主,土改狂潮遍地来。南天民变羽书急,准备审判蒋独裁。”其说明了()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已成定局B国民政府在政治上陷入孤立C土地改革在全国展开D民主政府成立条件的成熟解析:1947年12月,人民解放战争刚刚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故A项说法错误;而民主政府成立条件成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故D项错误;土地改革是在解放区进行的,C项叙述不准确,且也不是整个材料的主旨。材料从民主形势、土改展开、人民斗争几个角度反映了国民政府在政治上陷入孤立的境地,故B正确。答案:B5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

4、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平,说明战役的地点跟北平有关,辽沈战役主要在辽宁沈阳,故A项错误;平津战役主要发生在北平和天津,故B项正确;淮海战役主要在淮河地区,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故D项错误。答案:B6该电报(如下)发于哪场战争中()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军委佳亥(9日2123时)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由材料中的“

5、华东局”“中原局”“华北”等可以看出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战役,与淞沪会战无关,故A项错误;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战役,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是解放战争中的战役,材料又涉及徐州,可知该战役是淮海战役,故C项正确;渡江战役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7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挺进大别山B渡江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C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D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解析:根据“1949年4月”这一时间可以确定,已经完成了战略决战,故A项错误;渡江战役发生在194

6、9年4月,故B项正确;平津战役发生在1948年底,故C项错误;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故D项错误。答案:B8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A民国35年 B民国37年C民国38年 D民国36年解析:由材料中的“总统府”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可知影片再现的是1949年4月23日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的史实,所以按民国纪年应该是民国38年。答案:C二、非选择题9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开的全面的内战会不会爆发?这决定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因素。国内的因素主要是我们的力量和态度。会不会因为国际国内的大趋势和人心所向,经过我们的奋斗,把内战限制在局部的范围,或者使全面内战拖延时间爆发?这种可能性是有的。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材料二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共将尽心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1945年9月27日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问材料三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

8、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归纳材料一中毛泽东对内战的基本观点并分析“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因素”的具体内涵。(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内在的联系?材料二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3)材料三和材料一、二相比,共产党在国共关系问题上的态度有什么显著变化?变化的主要条件是什么?解析:第(1)问,应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认为内战必然爆发,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因素。第(2)问,应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二的主张不可能实现,并分析其原因。第(3)问,应依据材料三指出随着战局的变化,共产党对国共关系问题的态度的变化及变化的主要条件。答案:(1)基本观点:内战必然爆发,但可以控制其时间和规模。国内外的因素包括: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但准备尚未完成;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呼声高;美国为控制中国,实现全球霸权积极扶持蒋介石;中国共产党经过抗战实力得到增强等。(2)材料二是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会见记者时的发言,它是材料一“我们的奋斗”的具体举措。材料二的主张不可能实现,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联合政府的前提就是要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3)变化:共产党在国共关系问题上已经掌握了主动权。条件: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基本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企图以假和平作为缓兵之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