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模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497988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模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技术 指导教师: 戴永涛 班 级: 供配电142 姓 名: 覃俊杰、张凯琦、谢林宏 学 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2016 年 6 月 1 日实验一、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一、实验目的(1) 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2) 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与方法。(3) 熟悉与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及其主要点的波形测量与分析。二、实验所需挂挂箱及附件序号型 号备 注1MEC01 电源控制屏该控制屏包含“三相交流电源”等模块2PAC14 晶闸管触发电路组件该挂箱包含“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等模块3PAC09A 交直流电源、变

2、压器及二极管组件该挂箱包含单相同步变压器等几个模块4双踪示波器自备三、实验线路及原理利用单结晶体管(又称双基极二极管)的负阻特性和RC的充放电特性,可组成频率可调的自激振荡电路,如图4-1所示。图中V6为单结晶体管,其常用的型号有BT33和BT35两种,由等效电阻V5和C1组成RC充电回路,由C1-V6-脉冲变压器组成电容放电回路,调节RP1即可改变C1充电回路中的等效电阻。工作原理简述如下:由同步变压器副边输出60V的交流同步电压,经VD1全波整流,再由稳压管V1、V2进行削波,从而得到梯形波电压,其过零点与电源电压的过零点同步,梯形波通过R5及等效可变电阻V5向电容C1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

3、单结晶体管的峰值电压UP时,单结晶体管V6导通,电容通过脉冲变压器原边放电,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脉冲。同时由于放电时间常数很小,C1两端的电压很快下降到单结晶体管的谷点电压UV,使V6关断,C1再次充电,周而复始,在电容C1两端呈现锯齿波形,在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尖脉冲。在一个梯形波周期内,V6可能导通、关断多次,但对晶闸管的触发只有第一个输出脉冲起作用。电容C1的充电时间常数由等效电阻等决定,调节RP1改变C1的充电的时间,控制第一个尖脉冲的出现时刻,实现脉冲的移相控制。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各点波形如图4-2所示。电位器RP1已装在面板上,同步信号已在内部接好,所有的测试信号都在面板上引出。图4

4、-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原理图四、实验内容(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2)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五、实验方法(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观测用两根4号导线将MEC01电源控制屏“三相交流电源”的单相220V交流电接到PAC09A的单相同步变压器“220V”输入端,再用两根3号导线将“60V”输出端接PAC14“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模块“60V”输入端,按下“启动”按钮,这时触发电路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经全波整流后“1”点的波形,经稳压管削波得到“2”点的波形,调节移相电位器RP1,观察“4”点锯齿波的周期变化及“5”点的触发脉冲波形;最后观测输

5、出的“G、K”触发电压波形,其能否在30170范围内移相?(2)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记录当30o、60o、90o、120o时,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各观测点波形描绘下来,并与图4-2的各波形进行比较。六、实验报告(1) 画出=60时,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输出的波形及其幅值。Tp1、2点波形 Tp2、3点波形 Tp3、4点波形 Tp4、5点波形 (2)画出=30o、60o、90o、120o时,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输出的波形及其幅值。 =30o时波形 =60o时波形七、注意事项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同时观测两路信号,但这两探头的地线都与示波器的外壳相连,所以两个探头的地线不能同时接

6、在同一电路的不同电位的两个点上,否则这两点会通过示波器外壳发生电气短路。为此,为了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可将其中一根探头的地线取下或外包绝缘,只使用其中一路的地线,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被测电路上找到这两个信号的公共点,将探头的地线接于此处,探头各接至被测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发生意外。实验二、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 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2) 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性负载及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工作以及其整流输出电压(Ud)波形。(3) 了解续流二极管的作用。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序号型

7、 号备 注1MEC01 电源控制屏该控制屏包含“三相电源输出”等模块2PAC10 晶闸管及电抗器组件该挂箱包含“晶闸管”、“电抗器”等模块3PAC09A 交直流电源、变压器及二极管组件该挂箱包含“15V”直流电源等几个模块4PAC14 晶闸管触发电路组件该挂箱包含“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等模块5MEC21 直流数字电压、电流表6MEC42 可调电阻器7双踪示波器自备三、实验线路及原理将PAC14挂件上的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端“G1”和“K1”接到PAC10挂件面板上的任意一个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接线如图4-9所示。图中的R负载用MEC42挂箱的450电阻(将两个900接成并联形式)。电感Ld

8、在PAC10面板上,有100mH、200mH两档可供选择,本实训中选用200mH,二极管VD1在PAC09A面板上。直流电压表及直流电流表从MEC21挂箱上得到。图4-9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线图四、实验内容(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2)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并记录。(3)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Ud/U2= f()特性的测定。(4)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续流二极管作用的观察。五、实验方法(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用两根4号导线将MEC01电源控制屏“三相交流电源”的单相220V交流电接到PAC09A的单相同步变压器“220V”输

9、入端,再用两根3号导线将“60V”输出端接PAC14“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模块“60V”输入端,按下“启动”按钮,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中整流输出的梯形波电压等波形。调节移相电位器RP1,观察锯齿波的周期变化及输出脉冲波形的移相范围能否在30170范围内移动?(2)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电阻性负载触发电路调试正常后,按图4-9电路图接线。将电阻器调在最大阻值位置,按下“启动”按钮,用示波器观察负载电压Ud、晶闸管VT两端电压UVT的波形,调节电位器RP1,观察 =30、60、90、120、150时Ud、UVT的波形,并测量直流输出电压Ud和电源电压U2,记录于下表中。306090

10、120150U2220220220220Ud(记录值)90.871.445.722.1Ud/U20.410.320.210.10Ud(计算值)92.474.349.524.8Ud=0.45U2(1+cos)/2(3)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电阻电感性负载将负载电阻R改成电阻电感性负载(由电阻器与平波电抗器Ld串联而成)。暂不接续流二极管VD1,在不同阻抗角阻抗角 =tg-1(L/R),保持电感量不变,改变R的电阻值,注意电流不要超过1A情况下,观察并记录 =30、60、90、120时的直流输出电压值Ud及UVT的波形。306090120150U2220220220220Ud(记录值)86.87

11、3.05625.3Ud/U20.390.330.250.11Ud(计算值)92.474.349.524.8接入续流二极管VD1,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续流二极管的作用,以及UVD1波形的变化。306090120150U2220220220220Ud(记录值)89.175.274.920.8Ud/U20.410.340.340.09Ud(计算值)92.474.349.524.8计算公式: Ud = 0.45U2(l十cos)/2六、实验报告(1) 画出=90时,电阻性负载和电阻电感性负载的Ud、UVT波形。(2) 画出电阻性负载时Ud/U2=f()的实验曲线,并与计算值Ud的对应曲线相比较。(3)

12、分析实验的现象,写出体会。 30度60度90度120度电感90电感60电感30电感120二极管30二极管60二极管 90二极管120七、注意事项(1) 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同时观测两路信号,但这两探头的地线都与示波器的外壳相连,所以两个探头的地线不能同时接在同一电路的不同电位的两个点上,否则这两点会通过示波器外壳发生电气短路。为此,为了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可将其中一根探头的地线取下或外包绝缘,只使用其中一路的地线,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被测电路上找到这两个信号的公共点,将探头的地线接于此处,探头各接至被测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

13、而不发生意外。(2) 在本实验中触发电路选用的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同样也可以用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来完成实验。 (3) 在实验中,触发脉冲是从外部接入PAC10面板上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此时,请不要用扁平线将PAC10、PAC13的正反桥触发脉冲“输入”“输出”相连,并将Ulf及Ulr悬空,避免误触发。(4) 为避免晶闸管意外损坏,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主电路未接通时,首先要调试触发电路,只有触发电路工作正常后,才可以接通主电路。 在接通主电路前,必须先将控制电压Uct调到零,且将负载电阻调到最大阻值处;接通主电路后,才可逐渐加大控制电压Uct,避免过流。 要选择合适的负载电阻和电感,避免过流。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大的电阻值。 (5) 由于晶闸管持续工作时,需要有一定的维持电流,故要使晶闸管主电路可靠工作,其通过的电流不能太小,否则可能会造成晶闸管时断时续,工作不可靠。在本实验装置中,要保证晶闸管正常工作,负载电流必须大于50mA以上。(6) 在实验中要注意同步电压与触发相位的关系,例如在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中,触发脉冲产生的位置是在同步电压的上半周,而在锯齿波触发电路中,触发脉冲产生的位置是在同步电压的下半周,所以在主电路接线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否则实训就无法顺利完成。(7) 使用电抗器时要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