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新铁矿西风井基岩段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49766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139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莱新铁矿西风井基岩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莱新铁矿西风井基岩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莱新铁矿西风井基岩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莱新铁矿西风井基岩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莱新铁矿西风井基岩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莱新铁矿西风井基岩段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新铁矿西风井基岩段施工组织设计(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篇 建设矿井的基本概况1第一章 矿井建设基本概况111 矿区概况与地质特征11。2 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11.3地质特征3第二章 矿井开拓与开采82。1井田边界及储量92。2。矿井开拓方式9第三章 工业广场布置与地面建筑93。1工业广场布置103.2 地面建筑12第四章 施工方案及工艺144。1 锁口施工144。2 井颈段施工154。3 井筒井身段施工164.4 井筒相关硐室开口的施工174。5 特殊地层(破碎带)施工184。6 井筒防治水184.7 井壁砼配制及质量保证措施21第二篇 矿井基岩段施工组织设计22第五章 西风井基岩段施工组织设计225.1 立井井筒基岩段施工方案225。

2、2井筒基岩掘进265.3施工辅助系统335。4 供电系统405.5提升系统415。6 悬吊系统565.7 砼搅拌系统665.8 井筒断面、天轮平台及地面稳绞车布置685。9 信号785.10 照明785.11 排矸785。12 测量78第六章 施工劳动组织806。1 工程项目管理程序806。2 劳动组织816。3 施工作业制度81第七章 施工工期827。1 施工准备工期827。2 施工工期827.3 保证施工工期的主要措施82第八章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及保证措施848。1 工程质量计划848。2 环境目标控制928。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95第九章 文明施工1179。1 制度牌板

3、1179。2 施工场地1179。3 车间和库房1179.4 工地办公室1189。5 两堂一舍118第十章 附件120第三篇专题莱芜铁矿西风井井筒含水层地面注浆预1231工程概况1232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243探水注浆方案1254注浆设计1265砼止浆垫1286埋设孔口管1307注浆孔施工1308注浆作业1319钻孔测水13510打钻注浆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3511主要安全措施13612排水、供电系统13713工期及人员安排13714主要设备及材料138参考文献140致谢141 / 第一篇 建设矿井的基本概况第一章 矿井建设基本概况11 矿区概况与地质特征1。1。1 地理位置莱新铁矿位于山东省

4、莱芜市西南的牛泉乡南面的西尚庄内,距市区12 公里,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730001173730;北纬36845361230。区内交通方便,由矿区至泰莱公路的嘶马河车站3 k m ,有公路相通。辛泰铁路蔺家楼火车站距矿区7。5km .矿区位于莱芜盆地南部、矿山帚状构造的收敛部位、矿山背斜西南岩体之侵没端、汶河南岸的级阶梯上。矿区基岩多裸露于盆地周边,内部被新生界地层覆盖.1。1.2 地形地貌本区地质构造受鲁中纬向构造及鲁西旋卷构造控制,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地形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山岭环绕,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海拔最高点994米,最低点148。1

5、3米。1。1。3气象及地震本区气候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013.0,降水量760。9mm,无霜期204天。本年年平均气温13.6,较常年偏高1.0,本年极端最高温37。8。极端最低气温14。5,本年降水总量591。5mm,较常年偏少131.8mm。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干旱、风灾严重。山东省地震局将该地区地震烈度带划为7级.1。2 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1.2。1交通条件图11-1矿区交通位置图矿区有泰莱高速,京沪高速,青兰高速,京沪铁路相接,区内公路四通八达。1.1。2河流(1)河流主要的河流有嘶马河,旱季流量较小,有时会断流。1。2。3工农业情况地面村庄稠密

6、,土地肥沃,经济作物分布较广。矿区周围除在建的几个矿井外,无大型企业。 1.2。4建筑材料矿井建设所需的钢材、木材及部分水泥需国家调拨供应外,其余的砖、瓦、沙、石等土产材料和劳动力均可由当地供应。1.2.5矿井建设外部条件综评综合以上各方面情况表明:本矿区具有交通方便,电源落实可靠,水源充足,建筑材料易于解决等有利条件;同时有临近矿区和临近矿井的建设生产经验,因此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是非常优越的。1.3地质特征1。3.1地质概况根据检查孔揭露的地质资料,本孔自上而下揭露的地层依次为新生接第四纪松散层、第三纪泥岩与粉砂岩、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和蚀变大理岩、燕山期蚀变闪长岩等。(1)泥岩夹薄层粉砂岩(E

7、):层底埋深66.3m,层厚7.5m。泥岩呈棕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含粉细砂粒。其中60。361。0m间为棕灰、兰灰绿色粉砂岩,砂质结构。(2)粉砂岩夹薄层泥岩(E):层底埋深91.6m,层厚25。3m.棕红色夹兰灰绿色斑纹和团块,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其中73。0-74。0m、82。4-83.5m间为棕红色泥岩,泥质结构,块状构造。(3)泥岩(E):层底埋深105.0m,层厚13.4m。棕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含粉细砂粒。其中101。0-101。5m间为棕黄、灰黄色粉砂岩。(4)粉砂岩夹薄层泥岩(E):层底埋深111。8m,层厚6。8m。棕黄、灰黄色,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其中109.0

8、-110。2m间为棕红色泥岩,泥质结构,块状构造。(5)泥岩夹薄层粉砂岩(E):层底埋深153。1m,层厚41。3m。泥岩呈棕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含粉细砂粒。其中115.0116.Om、117.8118.4m、137。2-138。0m间为棕黄、灰黄色粉砂岩,砂质结构。(6)粉砂岩(E):层底埋深159.3m,层厚41。3m。棕黄、棕红色,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含泥岩团块。(7)卵砾石层(E):层底埋深163.2m,层厚3。9m。青灰色,成分以闪长岩为主,含少量灰岩砾石,分选性差,磨圆度次棱角状,粒径大小不一,一般3-5cm,大者可达1015cm,泥质充填,结构松散,易塌落。(8)泥岩(E)

9、:层底埋深167。4m,层厚4。2m.棕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结构面光滑细腻,具蜡脂光泽。(9)混粒砂(E):层底埋深170.1m,层厚2。7m。棕黄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夹较多闪长岩卵砾石,分选磨圆差,泥质充填,结构松散,易塌落。(10)粉砂岩(E):层底埋深181.1m,层厚11。0m。棕灰色夹兰灰色斑纹和条带,砂质结构,块状构造。(11)泥岩(E):层底埋深187.6m,层厚6。5m。棕红色夹兰灰色斑,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含少许粉细砂粒和豆粒状闪长岩小砾石。(12)粉砂岩(E):层底埋深191.8m,层厚4。2m.棕黄色夹兰灰色斑纹和条带,砂质结构,块状构造。(13)卵砾石层(E

10、):层底埋深194.0m,层厚2。2m。青灰色,成分以闪长岩为主,分选性差,磨圆度次棱角状,粒径大小不一,一般35cm,大者可达1015cm,泥质充填,结构松敞,易塌落。 (14)粉砂岩(E):层底埋深199.0m,层厚5.0m。棕黄色,砂质结构,夹泥岩团块。底部0.3m为结晶状石英砂岩. (15)细砂岩(E):层底埋深206。0m,层厚3。5m.棕灰、棕黄色夹兰灰绿色斑,砂质结构,泥钙质胶结,其中204.0206。Om间胶结程度差,岩芯破碎,易塌落。 (16)细砂岩(E):层底埋深220。0m,层厚12。6m。棕红色,砂质结构,呈半固结状态,结构较松散,底部含卵砾石,大小35cm。 (17)

11、泥岩(E):层底埋深249.2m,层厚25.2m.棕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18)角砾岩(E):层底埋深297。3m,层厚48。1m。青灰色,砾石成分以灰岩为主,闪长岩次之,砾石大小不一,分选磨圆差,泥钙质充填胶结.上部249.2-253.7m间胶结程度较差,岩芯破碎;253.7257.0m间砾石含量较少,砾石颗粒较小,一般12cm;257。0m以下,砾石含量高,约占90%以上,大小悬殊很大;266.7270。5m和291.3-293.7m间胶结程度较差,岩芯破碎,易塌落。 (19)石灰岩(O2):层底埋深332.7m,层厚33。6m。青灰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具斜层理,裂隙较发育,方

12、解石脉充填。其中302。0303。7m间节理裂隙较发育,具溶蚀现象,泥质充填,弱富水。(20)闪长岩(5):层底埋深353。6m,层厚20.9m。青灰色、灰绿色,晶质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普通角闪石等。上部332.7333。15m间蚀变为锈红色,含褐铁矿,岩芯破碎。353.0353。6m间风化蚀变严重,呈碎块状、砂粒状。(21)石灰岩(O2):层底埋深364。4m,层厚10。8m。青灰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具斜层理,裂隙较发育,方解石脉充填。其中上部353.6354.4m间节理裂隙较发育,具溶蚀现象,泥质充填,弱富水。(22)大理岩(O2):层底埋深365.7m,层

13、厚1.3m.灰白色,结晶结构,块状构造,断口具玻璃光泽,节理、裂隙较发育,方解石脉充填.(23)石灰岩(O2):层底埋深422.8m,层厚57.1m。青灰色,结晶结构,块状构造,呈厚层巨厚层状,发育斜层理,方解石脉充填,岩芯完整.其中389.5-397.Om间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较破碎,节理面具泥质浸染现象;414.0414.5m间岩溶较发育,见有溶孔、溶洞,方解石及红色粘土矿物冲填,弱富水。(24)大理岩(O2):层底埋深437。6m,层厚14.8m.乳白色、浅青灰色,结晶结构,块状构造,呈中厚层-厚层状。其中423.0-423.45m, 425。4-426.2m和430。7-431。9m间

14、裂隙发育,裂隙面具溶蚀现象,泥质充填,弱富水。429。9430.7m间为青灰色灰岩。(25)闪长岩(5):层底埋深445.3m,层厚7。7m。深灰绿色,结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普通角闪石等,含铁矿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充填方解石脉.顶部蚀变现象较严重,呈碎块状、砂粒状,岩芯破碎,含铁量较高,磁铁能吸起。(26)石灰岩(O2):层底埋深449.2m,层厚3。9m。青灰色深灰色,结晶结构,块状构造,中厚层状,节理裂隙不发育,岩芯完整.(27)大理岩(O2):层底埋深460。2m,层厚11.0m。浅灰色灰白色,结晶结构,块状构造,中厚层状,断口具玻璃光泽,节理裂隙不发育.(28)闪

15、长岩(Art):揭露深度850.64m,揭露厚度390.44m。深灰绿色,结晶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方解石脉充填,中间断续有蚀变现象。其中460。2-476。4m间蚀变严重,绿泥石化现象明显,岩芯呈碎块状,含磁铁矿和黄铁矿;487.0-491。6m、499。9505.0m、 567.5575.Om和683.3692。4m间蚀变较严重,岩芯呈碎块状,手捻即碎,含少量磁铁矿石。1.3.2水文地质情况(一) 矿区水文边界南部边界, 东西向塔子石门官庄断裂,该断裂具有明显的阻水作用东部边界, 矿区东边界的侯家沟断裂为平行的复合性断裂,其两端的收尾部位具有进水的点,并且北强南弱,是矿区灰岩含水层接受区域侧向补给的主要进水边界;北部边界, 矿区的北部边界为F5 断裂,F 5 断裂以北与谷家台矿区统属一个水文地质单元,根据大量抽水实验表明,除了断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