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知识考核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49619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知识考核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幼儿园知识考核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幼儿园知识考核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幼儿园知识考核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幼儿园知识考核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知识考核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知识考核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识记与理解1、广义的和狭义的学前教育基本概念;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比如幼儿在家看电视、看图书、帮父母做家务劳动,或随成人去旅游、参观、看电影、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是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则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2、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儿童、教师、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学前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是互动关系,学前儿童是接受教育的人,教师是教育者.学前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领导、控制和执

2、教地位,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的体裁,体现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需要教师和学前儿童共同参与;教育环境则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物质资源,是现代学前教育必须具有的教育手段。3、学前教育的特点(非义务性、启蒙性、直接经验性和保教结合)及其含义;非义务性:进学前教育机构是自愿的而非强迫接受的;家长有选择性,选择孩子进托儿所还是幼儿园,及上哪家幼儿园.保教结合性:对学前儿童教育进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一切活动都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启蒙性: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不损伤“幼嫩的芽”促其茁壮成长。直接经验性:学前儿童认知水平较低,知识经验缺

3、乏,认识事物要通过感官、动作、与周围事物的直接接触,感知、操作,获取直接经验.、幼儿园的保教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打好基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体、智、德、美),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03岁早教机构的任务:为家长提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先进理念,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早期教育服务;指导家长进行科学育儿;帮助家长为婴儿制定切合的教育方案,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5、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宗旨,并了解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宗旨 :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条例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保

4、育和教育工作的任务是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它明确了幼儿园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方面分工负责的管理原则。它对幼儿园的设置、教师和保育员的任职资格做出了明确规定.它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以及行政事务工作做出规范性的要求.内容:明确了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必须具有符合下列条件的保育、幼儿教育、医务和其他工作人员;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形式;幼儿园的行政事务.6、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含义,并了解该规程的主要内容;规程是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的.它明确了幼儿园的任务、目标和教学原则;规范了幼儿园的卫

5、生保健和教育工作;对幼儿园的园舍、设备、经费和管理做出了明确确定;对幼儿园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和主要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知识观和儿童观,了解该纲要的主要结构与主要内容;知识观:把知识看作是动态性的、过程性的,是在学习者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并非终极真理。同时强调它的主观性、个人性和相对性,把知者和被知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儿童观:新纲要把孩子终身受益放在首位,既强调对学生智力因素(感知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培养,又重视对儿童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兴趣、信念、世界观等)的培养。要结构:第一部分 总则,第二部分 内容与要求,第三部分 组织与实施,第

6、四部分 教育评价。教育内容: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促其态度、情感、能力、知识、技能方面发展8、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一般原则: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特殊原则:保教结合的原则;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环境育人的原则;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基本精神.答:意见: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坚持科学保教

7、,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基本精神:学前教育的主要职责由社会转向政府,政府将成为主体.简单地说就是公办幼儿园为主,社会办和私立为辅。扩大公立,加强对其他的管理。目的是保证和促进学前儿童教育事业发展。二、分析与应用1、能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说明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举例说明我国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条例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3、能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说明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答:意义: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有助于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有助于培养

8、热爱学前教育的信仰 方法: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博览与精读相结合;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预习与复习相结合三、识记与理解1、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与意义;答:首先,学习学前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学前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学前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再次,学前心理学的实践意义: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学前心理学产生的根源;最后,学前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2、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实验法、测验法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答: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基本概念; 答: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一般说来,儿童心理发展是以渐进式变化的.但是也有一些时候

9、,儿童心理出现了飞跃式的变化。这时儿童心理急剧发展,在短时期内变化非常明显,心理的矛盾高度激化。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我们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各种否定性行为,所以,转折期往往被称为危机期. 关键期:关键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敏感期和最佳期: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则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 最近发展区: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

10、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一个距离.前者水平不及后者。这一段距离或差距,称为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的程度的重要标志.、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体系。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答: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年龄特征的可变性: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情况有各种差别,构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统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对

11、的,表现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化,其变化是有限度的。 在处理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问题上,要反对片面性。只有全面地、辩证地理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相互关系,才能够真正把握住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6、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生物性因素(遗传因素、先天素质);社会性因素(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早期的生活经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 答:(1)自然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美国格赛尔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历史演化的结果,是由儿童的生理成熟所规定的,有自己的阶段性和顺序性。 (2)环境-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其基

12、本观点是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一种心理学理论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准确地预测行为,它必须能正确地说明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以及引起行为变化的中介机制;承认直接学习同时更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提出观察学习的强化机制是替代性强化;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观察学习的过程、榜样示范和模仿学习的类型。强调人能够使用语言符号,从而扩大了观察学习的范围。强调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强化。 ()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奥地利弗洛伊德提出儿童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可以分为:口唇期(01岁)、肛门期(3岁)、性器期(5岁)、潜伏期(51岁)、生殖器(1220岁). (4)认知发展学派的代表人物及观

13、点 瑞士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是先天遗传结构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行为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5)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而是通过成人或年长伙伴来习得和掌握的,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8、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注意: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记忆: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 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 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想象: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想象有时容易和现实混淆(把没有的说成有的,说谎现象) 思维:具体

14、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幼儿概念、判断与推理的发展,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 9、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应用;情绪、情感的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性。 情绪、情感发展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感染作用。10、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答:初生到满月:适应新生活;依靠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满月到半岁: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开始认生。 半岁到周岁:身体动作迅速发展;手的动作开始形成;语言开始萌芽;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13岁称为先学前期:学会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出现独

15、立性;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 34岁生活范围扩大;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 45岁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6岁好问、好学;抽象能力明显萌发;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11、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社会性。社会性与个性相比,个性强调的是独特性,是个人的行为方式;社会性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组织中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共性的行为方式。1、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答:儿童动作发展表现为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表现为由粗到细;儿童动作发展表现为由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儿童动作发展表现为由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身高:每年大约增长47公分;体重:每年增长4公斤左右新陈代谢较旺盛,但机能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差,易生病骨骼硬度小、弹性大、可塑性强肌肉发育不平衡阶段(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群不完善)皮肤娇嫩、易受伤感染,对温度调节功能比成人差心肺功能较之成人差,心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