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专家论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495238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专家论证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专家论证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专家论证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专家论证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专家论证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专家论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专家论证(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2第二章支护、支撑系统的结构设计6第三章总体施工安排7第四章基坑支护计算书7第五章基坑开挖及排水16第六章施工进度安排16第七章施工平面图16第八章资源配置计划17第九章基坑检测控制措施19第十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0第十一章保证措施22第十二章应急救援预案24机车二期水泵房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水泵房:本项目为一般工业建筑,主要由水池、地下水泵房、控制室、软水制备间及变电所组成;总建筑高度为5.70m,室外高差0.3m。总建筑面积1169.2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98.52m2,地下水泵房建筑面积770.76m2(地下水池不计入建筑面积)。建筑

2、类别为3 类,合理使用年限50,水泵房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 度。屋面防水等级级。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一)工程地质1、 杂填土:回填时间不超过2年,但已经经过强夯处理。厚度2米。2、 强风化板岩:厚度为1.93.4米。3、 中风化板岩:厚度为15.64米(二)水文地质市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市区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形成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影响整个气候的变化。冬季主要受蒙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多为偏

3、北季风,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变化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基础上并受海洋影响的情况下,本区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风力较大。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岛气候区,雨量集中,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八月最热,一月最冷。1、根据国标建筑气象参数标准提供的市气象资料(19511980年),主要气象要素如下:(1)、年平均温度10.20,极端最高温度35.30,极端最低温度-21.10。(2)、平均年总降水量658.7mm;一日最大降雨量171.1mm。(3)、

4、全年平均风速5.2ms;30年一遇最大风速31.0ms;全年最多风向N,频率15%;最大积雪厚度37cm。2、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50年一遇本市基本风压0.65kN/m2,基本雪压0.40kN/m2;100年一遇本市基本风压0.75kN/m2,基本雪压0.48kN/m2。3、据市气象局气候资料室统计。19712000年气象资料如下:(1)、相对湿度(%)月份123456789101112月平均565655566174848169626058月最大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气温(0C)年极端最高干球温度:35.3;日期1972年年极端最高湿球

5、温度:27.7;日期1994年连续5天平均最高温度极值:32.7连续5年平均最低温度极值:-16.6(近20年连续5天平均最低温度极值:-16.1)(3)、雷暴(天)年平均雷暴日数:20.3最多年雷暴日数:30最少年雷暴日数:11(4)、冰雹累年最大冰雹直径:20厘米年平均冰雹次数:0.9次(5)、台风年平均台风次数:1.5次台风出现月份:6月9月说明:(1)、所提供资料除风以外均为1971年-2000年。(2)、观测站经度:121.38E;纬度:38.5N;观测场拔海高度91.5米。(3)、测风仪距地高度1984.11.13:16.5米2000:19.0米(4)、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观测时段

6、:1951-1956、1971-2000瞬时极大风速感测时段:1991-20004、土壤标准冻结深度0.70米,最大冻结深度0.93米。5、据市区旅顺口地区海潮观测资料表明,年平均潮位-0.066米,年高潮位1.954米,年最低潮位-2.816米,年平均高潮位0.964米,年平均低潮位-1.116米,受台风影响时,最大海浪高达8米。三、施工场地条件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条件,结合现场踏勘,项目部布置主要在业主规定的红线围,并按方便施工、经济实用、管理方便的原则进行布设,实行标准化管理,力求做到科学、合理、文明、规。第二章 支护、支撑系统的结构设计一、支护、支撑结构选型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

7、程基坑开挖深度围6.75米,根据周边的条件,基坑开挖及施工通道,西侧坡道两侧随高度变化均按照下图边坡支护结构进行施工。(一)基坑支护形式三、基坑监测要求1、监测容(1)基坑周边沉降及位移监测监测点和控制点均采用钢筋水泥制作,设置稳固。采用J2光学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水平位移,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垂直位移。基坑开挖期间每开挖一层观测2次且每天观测2次,时间为上午开工前,下午收工后。(2)土体侧向变形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开挖支护一层观测一次。(3)基坑四角各凿一集水坑,集水坑深1米,直径1米,始终低于工作面1米。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分别流向集水坑,防止雨季施工地表明水。第三章 总体施工安排本基坑边坡

8、支护工程随土方开挖进度逐层进行加固施工。本工程土方开挖分3个层次进行开挖。第一次开挖将整个平面降标-2.5米。第二阶段开挖至-6.00米。第三个阶段开挖至-7.25米。其中-6米和-7.25米工作面预留人工清槽层。第四章 基坑支护计算书本计算书参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文渊编著人民教同、地基与基础第三版、土力学等相关文献进行编制。计算土坡稳定性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由于该计算过程是大量的重复计算,故本计算书只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省略了重复计算过程。本计算书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假定滑动面为圆柱面及滑动土体为不变形刚体,还假定不考虑土条两侧上的作

9、用力。西侧及南侧边坡计算书一、参数信息:条分方法:瑞典条分法;条分块数:14;不考虑地下水位影响;放坡参数:序号放坡高度(m) 放坡宽度(m) 平台宽度(m) 条分块数 1 2.00 3.00 1.50 0.00 2 3.50 2.00 4.00 0.00 3 1.25 0.50 2.00 0.00荷载参数:序号类型面荷载q(kPa) 基坑边线距离b0(m) 宽度b1(m) 1 满布 10.00 - -土层参数:序号土名称土厚度坑壁土的重度 坑壁土的摩擦角 聚力C 饱容重(m) (kN/m3) () (kPa) (kN/m3)1 风化岩 7.00 21.50 32.50 30.00 22.00

10、 二、计算原理: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进行计算。自然界匀质土坡失去稳定,滑动面呈曲面,通常滑动面接近圆弧,可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计算。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分成若干个土条,从土条中任意取出第i条,不考虑其侧面上的作用力时,该土条上存在着:1、土条自重,2、作用于土条弧面上的法向反力,3、作用于土条圆弧面上的切向阻力。将抗剪强度引起的极限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按照规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1.3的要求。三、计算公式:Fs=cili+(h1i+h2i)bi+qbicositani/(h1i+h2i)bi+qbisini式子中:Fs -土坡稳定安全系数;ci -土层的粘聚

11、力;li-第i条土条的圆弧长度; -土层的计算重度;i -第i条土中线处法线与铅直线的夹角;i -土层的摩擦角;bi -第i条土的宽度;hi -第i条土的平均高度;h1i -第i条土水位以上的高度;h2i -第i条土水位以下的高度; -第i条土的平均重度的浮重度;q -第i条土条土上的均布荷载;其中,根据几何关系,求得hi为:hi=(r2-(i-0.5)bi-l02)1/2-r+l0-(i-0.5)bitan式子中:r -土坡滑动圆弧的半径;l0 -坡角距圆心垂线与坡角地坪线交点长度; -土坡与水平面的夹角;h1i的计算公式h1i=hw-(r-hi/cosi)cosi-rsin(+)-H当h1

12、i hi时,取h1i = hi;当h1i0时,取h1i = 0;h2i的计算公式: h2i = hi-h1i;hw -土坡外地下水位深度;li的几何关系为:li=arccos(i-1)bi-l0)/r-arccos(ibi-l0)/r2r/360i=90-arccos(i-0.5)bi-l0)/r四、计算安全系数:将数据各参数代入上面的公式,通过循环计算,求得最小的安全系数Fs:-计算步数安全系数滑裂角(度) 圆心*(m) 圆心Y(m) 半径R(m) 第1步 5.634 35.509 1.226 3.228 3.453 示意图如下:计算步数安全系数滑裂角(度) 圆心*(m) 圆心Y(m) 半径

13、R(m) 第2步 2.724 49.929 -0.029 9.878 9.878 示意图如下:计算步数安全系数滑裂角(度) 圆心*(m) 圆心Y(m) 半径R(m) 第3步 2.734 36.960 4.461 11.323 12.170 示意图如下:-计算结论如下:第 1 步开挖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Fs= 5.6341.30 满足要求! 标高 -2.500 m第 2 步开挖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Fs= 2.7241.30 满足要求! 标高 -6.000 m第 3 步开挖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Fs= 2.7341.30 满足要求! 标高 -7.250 m北侧及东侧边坡计算书本计算书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假定滑动面为圆柱面及滑动土体为不变形刚体,还假定不考虑土条两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