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国庆这一天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5490961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生于国庆这一天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生于国庆这一天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生于国庆这一天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生于国庆这一天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生于国庆这一天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生于国庆这一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生于国庆这一天(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生于国庆这一天这是一群特殊的被采访对象,选取他们作为主角,是因为一个特殊的日子:0月日。当新中国六十华诞姗姗而来之际,当“国庆”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合之时,生于1月1日的他们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与他们交谈你会发现,无论是弱冠的学生,而立的职工,不惑的教授,还是知天命的干部,虽然每个人有着各自的不同的人生经历、职业生涯,但正如水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般,每个人的人生历程同样也镌刻着新中国发展的脚印。原来“中国”不仅是一个名词,不是一个称呼,更是一股血液,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身体里、血管中。爱国之心,在0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被成百倍、成千倍地放大、被凸显,而出生在这个令人自豪的日子里,对于这

2、些幸运者们,可以更大声地说:“我,生于国庆这一天!我爱我的祖国!”主角一:范伟民男生于1年10月1日 公共事务管处处长六十年翻天覆地变迁 珍惜今日幸福生活 14块肥皂 3台电视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可以说是既幸运,又不幸。我们那时所经历的事情是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所无法想象的。在我小的时候,物质极其匮乏,尤其是在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时期后,生活变得更艰苦了。那时候买东西都要凭票的,像粮票、油票、禽蛋票、糖票、肉票、肥皂票、布票而且即使有票也不一定能买得到,每次去还要排很长的队伍.每人一个月一般只有几两肉,像肥皂的话,一个季度,很小的一块,大约只有现在一块肥皂的四分

3、之一大小。在那个生活必需物资都匮乏的年代,家用电器更是不可企及的东西。看着别人手里拿个收录机招摇过市,都羡慕的不得!可现在不同了,电视电话,谁家没有?我母亲家里都有三台电视机,我们家也有三台电视机,不要了就送人或卖掉。生活水平真是有了天壤之别的差距。“禁书 S网络开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解放的度也越来越大.我们那时候,文学作品非常贫乏,很多书是不能看,也找不到,比如红与黑、红楼梦那绝对就是禁书,属于封资修的东西,是不允许看的;像三国演义、水浒传,那都是听听的,根本就找不到书。我下乡锻炼的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了两本小说-青春之歌和林海雪原,真是如获至宝般得翻来覆去地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那时候

4、,白天下地种田,晚上除了睡觉,没有别的事消磨时间,有小说可以看,那就是幸福得不得了的事了。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图书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小说传记、短评杂论各种图书应有尽有啊。此外,当今世界也是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足不出户,只需打开电脑,点点鼠标,天下大事便尽收眼底了。封闭、冒进 VS 走出圈子大跃进时我还小,印象最深的是路上随处可见的土窑子,用来炼钢的.我爸爸还把家里箱子上的铁柄给撬了,说是拿去献给国家炼钢。那时候是口号是:要快速过度到共产主义,赶英超美;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等等。现在觉得很可笑,但那时真的就是如此冒

5、进,急于求成。当时还有一张地图,说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形成了包围圈,所以要自己搞发展,闭关自守。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几乎已经停产,还出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终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认识到了稳定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向其他国家学习,走出自己的圈子,开放自己,和全世界交流,我们才能发展的更快。我们用了30年的时间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事。每次想到这些,我的同龄人们都是感触万千,深有体会.陪着祖国走过了近0年的波澜曲折,我有说不完的感慨,我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30年中,

6、我过得很艰苦,但也丰富了人生经历;改革开放之后的0年,我很珍惜眼前的幸福,努力地为祖国为学校添砖加瓦,希望能多做贡献。如今,新中国六十华诞!生于国庆节的我,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送上对祖国最深的祝福:我们国家现在的繁荣、稳定、和谐,来之不易.要珍惜这六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我们带来.和谐是要靠大家一起来巩固的.希望祖国的明天会更好!主角二:胡国承 男 生于157年10月1日 驾驶员技师祖国越来越强大日子越过越舒心不读书不干活的时代过去了19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当时的我才读小学三年级。那个时候提倡学工、学农、学军,却不提倡读书。毛主席最新指示一发表,我们立刻就到马路上游行去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

7、,即使你有心认真读书,都没有这个条件。文化大革命真是一场浩劫,社会乱了、人心乱了,什么都乱了.混到高中毕业,要分配工作了。当时社会提倡支边支工支农,就是家里的孩子要分配到工厂、农村和边疆去工作,想要分配到好的工作单位还是很困难的。家里托关系找熟人,最后我去了杭州电机厂。在工厂里大家都是吃大锅饭,上班的时候磨洋工、混日子,专业技术上也没学到真本领。在工厂里,不管单位亏损还是盈利工资都是一样发的,大家没有工作积极性。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吃不饱人,也饿不死你,但是到了最后大锅饭还是吃不起了,企业没有效益,养不活那么多职工。改革开放好,是因为它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大家能够更主动地去工作,做自己喜欢的

8、工作,单位也能够更方便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人才,可以说是各取所需吧。“大家”迈向富强 “小家奔进小康都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其实只需要看看浙江经济在全国的比重和地位,就能感觉到国家实力的提高。现在老百姓的收入跟以前比翻了不知多少倍,日子也越过越舒心了.以前那个时候在工厂工资一个月只有5块,生活条件很差.187年,我来到财院学院工的时候在学校食堂工作,那时候的工资大概是00多块,手头依然不富裕.工资一级一级地往上涨,现在我一个月的工资就有几千块.工资涨了,说话的底气也足了。1993年,时兴起了学车热,我很幸运地被学校派去学车了。说起学车,真的要感谢学校攀学车的费用要

9、00多块钱,是相当大的一笔钱,个人是难以承担的.学成回到财经学院之后,我就一直在学校车队工作了。之后考职称,从初级驾驶员到中级,中级到高级,我技师了,都是学校培养的。199年学校进行了后勤面向社会的改革,车队也同步进行了改革,我开始承包了一辆车队大巴,用车做些接送的生意,一直做了0年,收入积攒下来也比较可观,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自己过上了好日子,不能忘了帮助别人.所以当国家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的时候,我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参加捐助活动.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只有“大家”迈入富强了,“小家”才能跟着奔进小康.国家这些年来经济实力明显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极大的得到改善,我自己都觉得很知足了

10、。再过几年,我就该退休了,奋斗了一辈子接下来也要学会消费、学会享受了。最后祝福我们浙江财经学院早日升为大学,我们的祖国继续越来越好!主角三:刘学男 生于165年1月日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副教授相信未来会更好穷孩子靠知识改变命运因为生于10月日,我的小名就叫“国庆.从小就觉得全国人民都会给我过生日,很是自豪。我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子里,父母都是当时响应国家号召下乡的知识青年,家中兄弟姐妹五个我排行老二.在那个年代,吃饱饭都是种奢望,苹果也是过年才有的稀罕物,更不要说其他水果。记得儿时的中秋节,每人能分到一个月饼,对于没什么零食的我们来说,月饼可谓美味佳肴了.香香甜甜的月饼,我舍不得吃,大哥就琢磨

11、着骗我的月饼,他问我“现在都剩月弯儿了,你的月饼还是满月,你知道怎么把满月变月弯儿么?我摇摇头,大哥就“啊呜一口把我的月饼咬得只剩一个弯儿了,急得我嚎啕大哭。现在回忆起来,真是感慨万千.不过穷归穷,我母亲却很有远见,从小对我们的学习很严格。妈妈说孙中山留过日,邓小平留过法,可见我们得向外国人学习先进文化才能发展,所以干脆给我起名叫“刘学,让我很小的时候就懂“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读书时,我成绩名列前茅,是兄弟姐妹、同学朋友的的榜样。高考的时候,以松花江地区日语第一的成绩,考取了东北师范大学.火红火红的青春,火红火红的理想很多人都会感到好奇,作为六十年代的人,我却从事的是日语专业.其实选择日语专

12、业,对我而言是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的。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始了友好往来。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呈现出了一片繁荣,稳定、高效发展的前景势不可挡,在全球也颇具影响.而此时的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正轨,急需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选择了学习日语。其实,刚开始学日语,我思想上还是有点抵触的。后来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劝导我说:“刘学啊,你叫刘学,就是要去留学回来之后报效祖国的,不好好学怎么对得起你的名字呢?这句话对我犹如醍醐灌顶,那种狭隘的民族爱国主义情结顿时就消失了,充实、认真地完成了我的大学学业,为我日后的工作、

13、生活夯实了基础.爱国在心底的情感因为从小成长在东北浓厚的红色氛围中,我内心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在那个充满理想色彩的年代,小孩子也不例外.童年的时候玩游戏,无论如何都是不肯扮演特务和敌人的,哪怕帮大家做许多杂事也要扮演好人。小时候爱唱马路边的螺丝钉,是唱一个小朋友捡到螺丝钉交给工人造机器的故事.1993年, 我作为“中日青年友好访问团”的代表之一第一次出国去日本,最大的感慨就是国内外物质生活差距比较大.当时,我连出访的必备服装-西服都没有,更不要提其他的了。此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国内根本没见过的碗装方便面, 50日元一盒,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10块,而那时我一个月的收入才20块。虽然国外物质生活丰

14、富,但我没觉得外国月亮比国内的圆,我坚定地认为,祖国总有一天也会强大起来的。果然,这个愿望的实现比我预计得快。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这的确不是一句空话。多年的出国经历,让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国家地位和实力的提升。其实只有出去过,才会发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在国外的街头,累了、渴了只能在街边店里歇歇,没有家啊!于是就会更加思念自己祖国,金窝银窝都比不上自家草窝嘛.身为教师,我的理想就是“教好书”,让学生有个美好未来。讲发展求进步,是需要有拼搏精神的.我经常鼓励学生心要“野要敢于和一流名校的学生去竞争.当然,我自己还是不断在学术上下功夫,尤其是学校目前还有日籍外教,便

15、于我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多与外教探讨、交流教学心得,更好的培养我校的日语人才.主角四:陈玲芬 女 生于976年1月1日 综合档案管理员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成长从温饱边缘奔入了小康1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当时我才两岁,基本上我也可以算作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成长起来的.我出生在台州三门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有姐弟人,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虽然生于国庆,但是家里穷,既没钱庆国庆,更甀日。儿时最大的梦想是顿顿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每天早晚喝粥,中饭才能吃到米饭,而且几乎每顿都是要先吃一碗红薯垫好肚子,才有半碗米饭吃。当时不光是我家如此,几乎村里家家如此。至于糖果之类的零食,更是奢望了,于是家里的白糖,就是我们姐弟最眼馋的零食。白糖不是随便就可以吃得到的,只有生病吃药的时候,妈妈才肯拿筷子蘸点白糖让我们舔舔。所以为了能吃到点白糖,我们都盼着自己能生病,现在说来,真是可笑又可怜啊。吃得差,穿得就更差了.家里姐弟众多,我是老二,上面是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可以说小时候基本没穿过什么新衣服,都是捡姐姐穿剩下的。衣服缝缝补补尚且可以捡,但是鞋子却很难。小时候的我最害怕过冬天了.记忆中儿时的冬天特别冷,因为没有暖和合脚的鞋子,我的脚后跟一到冬天就生冻疮,年年如此,红肿流脓,又疼又痒,那种难受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