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49094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1.电纺过程处在导电体尖端的聚合物熔体或溶液液滴,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流体克 服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直径微小的射流,快速地射向电场的另一极。射流在从 电场的一极向另一极的高速运动过程中,迅速地冷却凝固,或者溶剂迅速挥发 而固化,最终以直径超细的纤维形式沉积在电场的另一极。Wlbisf few 站图1.(左)静电纺丝示意图和(右)电纺纤维的扫描电镜图2. 静电纺丝技术的起源静电纺丝”一词来源于 “electrospinning或更早一些的 “ electrostaticspinning,” 国内一般简称为 静电纺”、电纺”等。1934年,Formalas发明了用静电力

2、制备 聚合物纤维的实验装置并申请了专利,其专利公布了聚合物溶液如何在电极间 形成射流,这是首次详细描述利用高压静电来制备纤维装置的专利,被公认为 是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的开端。但是,从科学基础来看,这一发明可视为静 电雾化或电喷的一种特例,其概念可以追溯到1745年。静电雾化与静电纺丝的最大区别在于二者采用的工作介质不同,静电雾化采用的是低粘度的牛顿流体, 而静电纺丝采用的是较高粘度的非牛顿流体。这样,静电雾化技术的研究也为 静电纺丝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对静电纺丝过程的深入研究涉及 到静电学、电流体力学、流变学、空气动力学等领域。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期间,静电纺丝技术发展较为

3、缓慢,科研人员大 多集中在静电纺丝装置的研究上,发布了一系列的专利,但是尚未引起广泛的 关注。进入90年代,美国阿克隆大学Reneker研究小组对静电纺丝工艺和应用 展开了深入和广泛的研 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静电纺丝技 术获得了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科研界和工业界都对此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 趣。此段时期,静电纺丝技术的 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 第一阶段主要研究不同聚合物的可纺性和纺丝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及性能的影响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等;2. 第二阶段主要研究静电纺 纳米纤维成分的多样化及结构的精细调控;3. 第三个阶段主要研究静电纺纤维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光电等领

4、域 的应用;4. 第四阶段主要研究静电纺纤维的批量化制 造问题。上述四个阶段相互交 融,并没有明显的界线。5. 静电纺丝技术现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材料是近十几年来世界材料科学技 术领域 的最重要的学术与技术活动之一。静电纺丝并以其制造装置简单、纺丝成本低 廉、可纺物质种类繁多、工艺可控等优点,已成为有效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主 要 途径之一。静电纺丝技术已经制备了种类丰富的纳米纤维,包括有机、有机 /无机复合和无机纳米纤维。然而,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还面临一些 需要解决 的问题。首先,在制备有机纳米纤维方面,用于静电纺丝的天然高分 子品种还十分有限,对所得产品结构和性能的研究不够

5、完善,最终产品的应用 大都只处于实验阶 段,尤其是这些产品的产业化生产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其次, 静电纺有机 / 无机复合纳米纤维的性能不仅与纳米粒子的结构有关,还与纳米粒 子的聚集方式和协同性能、聚合物基体的结构性能、粒子与基体的界面结构性 能及加工复合工艺等有关。如何制备出适合需要的、高性能、多功能的复合纳 米纤维是研究的关键。此外,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的研究基本处于起始阶段, 无机纳米纤维在高温过滤、高效催化、生物组织工程、光电器件、航天器材等 多个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但是,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较大的脆性限制了其应 用性能和范围,因此,开发具有柔韧性、连续性的无机纤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6. 静

6、电纺丝技术的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静电纺丝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可生产纳米纤维的新 型加工技术,将在生物医用材料、过滤及防护、催化、能源、光电、食品工程、 化妆品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纤维的直径小于细胞,可以模拟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的结 构和生物功能;人的大多数组织、器官在形式和结构上与纳米纤维类似,这为 纳米纤维用于组织和器官的修复提供了可能;一些电纺原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 容性及可降解性,可作为载体进入人体,并容易被吸收;加之静电纺纳米纤维 还有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率等优良特性,因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研究 者的持续关注,并已在药物控释、创伤修复、生物组织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很好

7、 的应用。 r维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会随着纤维直径的降低而提高,因而,降低纤维直径 成为提高纤维滤材过滤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静电纺纤维除直径小之外,还具 有孔径小、孔隙率高、纤维均一性好等优点,使其在气体过滤、液体过滤及个 体防护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朋电纺纤维能够有效调控纤维的精细结构,结合低表面能的物质,可获得具有 超疏水性能的材料,并有望应用于船舶的外壳、输油管道的内壁、高层玻璃、 汽车玻璃等。但是静电纺纤维材料若要实现在上述自清洁领域的应用,必须提 高其强力、耐磨性以及纤维膜材料与基体材料的结合牢度等。製有纳米结构的催化剂颗粒容易团聚,从而影响其分散性和利用率,因此静电纺纤维材料可

8、作为模板而起到均匀分散作用,同时也可发挥聚合物载体的柔韧 性和易操作性,还可以利用催化材料和聚合物微纳米尺寸的表面复合产生较强 的协同效应,提高催化效能。I电纺纳米纤维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可增大传感材料与被检测物的 作用区域,有望大幅度提高传感器性能。此外,静电纺纳米纤维还可用于能源、 光电、食品工程等领域。7. 影响静电纺丝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分子结构(分支,线性等) ;2. 溶液性质(浓度,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液体流量等) ;3. 电动势大小;4. 毛细管和收集屏幕之间的距离;5. 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和室内空气流速) ;6. 收集装置的运动规律;7. 喷丝口针头形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