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4868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7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磷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磷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磷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磷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磷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磷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磷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磷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磷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总结目录一、 公司概况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3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3二、 知识(信息)要素与知识所有者地位4三、 合作竞争模式与双赢模式5四、 教育保证7五、 组织制度保证9六、 亲密原则16七、 目标原则19八、 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探索21九、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39十、 产业环境分析50十一、 磷化工概览:产值以肥料为主,精细产品亟待发展50十二、 必要性分析52十三、 项目风险分析52十四、 项目风险对策54十五、 SWOT分析55十六、 发展规划63一、 公司概况(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周x

2、x3、注册资本:112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0-10-47、营业期限:2010-10-4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4675.363740.293506.52负债总额1657.571326.061243.18股东权益合计3017.792414.232263.3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19286.6615429.3314464.99营业利润42

3、45.033396.023183.77利润总额3682.342945.872761.76净利润2761.762154.171988.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61.762154.171988.47二、 知识(信息)要素与知识所有者地位(一)知识(信息)成为稀缺资源在传统企业,稀缺的资源是资本,其生产过程主要是资本与劳动者结合的过程,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权利关系中处在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资本的极大丰富,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分工的细化,知识(信息)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知识(信息)成为生产要素,稀缺资源逐渐由资本转向知识(信息),或者说知识(信息)与资本同等重要,其生产过程是资本、知识(

4、信息)与劳动的结合过程,因此导致知识所有者和参与者的权利加大。可以说,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正在改变着传统企业制度的特征。(二)知识所有者地位提高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环境里,企业制度最大的特征是知识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企业。资本所有者以其投入的资本数量在企业权利关系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知识所有者以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和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在企业权利关系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知识所有者的地位不断提高,未来不是资本所有者而是知识所有者决定企业的命运。因此,在未来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其主要矛盾逐渐由处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转向处理资本和知识两类所有者之间的

5、关系。知识所有者不仅要占有越来越多的股权,而且在企业决策中将发挥主要作用,并将由这些人决定企业文化的主脉和方向。企业董事会的主要职能可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其重大决策职能相当一部分要转交给知识所有者的代表,如首席执行官及其经营团队等,董事会的职责主要是决定特别重大的投资事项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及年薪待遇等问题。三、 合作竞争模式与双赢模式(一)从对立竞争到合作竞争企业自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注定是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最原始的规则是优胜劣汰、你死我活。时至今日,企业的竞争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市场已经呈现战争与和平共有的状态。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产业分工协作日益密切,市场需求变得神秘莫测,在这种

6、情形下,一间公司不管有多大规模与实力,也不能做到掌握生产上所需要的所有技术,生产与提供现实和潜在市场所需要的所有产品与服务。每个企业在造就市场时均为互补者,在瓜分市场时才有相互之间的竞争。因此“合作竞争”的概念应运而生,美国人尼尔瑞克曼写了一本名为合作竞争大未来的书,其中深刻地揭示了这一道理:“真正的企业变革,指的是组织之间以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产生变化;公司开发出新的合作经营方法,协助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获利和竞争力。”因此企业竞争的游戏规则在改变:竞争是合作的一种方式,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压倒别人,而是与别人共同谋求繁荣。这种游戏规则不仅体现在生产上下游之间,也体现在直接的竞争对手之

7、间。通过合作竞争,寻找到自身最合适的市场定位和服务定位,与对手相得益彰,共同发展。这可以称作是一种竞合模式和竞合文化。近几年,“蓝海战略”以及“长尾理论”均受到推崇,不与竞争者直面竞争,走出“红海”,开发“蓝海”;不光关注一时利润贡献大的产品,更要关心一时利润贡献不大,但有潜力的产品开发。这些思想都是竞合文化的发展。(二)从单赢走向双赢与上述竞合模式相联系,由于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逐渐重视和对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视,也带来企业盈利模式的变化。“双赢”甚至“多赢”取代了传统的“单赢”。关起门来把企业办成像一个制造利润的机器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企业必须面向社会,把自身的目标与社会目标相融合

8、,不仅致力于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与顾客和社会分享所创造的价值,而且要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向好的方面转化。这种由“单赢”(企业自身的眼前利益)走向“双赢”(企业与竞争者分享利益),进而走向“多赢”(企业与竞争者、消费者乃至社会共同分享利益)的共同分享利益的盈利模式的形成,给企业文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要求企业必须做好经营战略和管理战略的调整,处理好企业眼前利益同长期利益的关系,处理好自身利益同竞争者利益、顾客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改组管理流程和营销方式,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化的企业”。当然,这只是从竞争角度看盈利模式变化,从企业运作的商业模式

9、角度看,金融创新与资本运作、网络技术的运用将在未来商业模式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盈利模式将因此产生革命性变革。四、 教育保证企业文化的教育保证,是指通过各种培训手段,提高员工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等),启发员工的觉悟,开发员工的潜能,使之能够成为承载和建设企业文化的主力军。员工的素质与企业文化的层次成正相关关系。很难想象,在一个整体素质极其低下的员工群体中能够孕育或承载高品位的企业文化。因此,发展企业文化必须有良好的教育保证体系,始终把搞好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作为企业一项战略任务。企业培训按对象划分包括领导人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以及一线员工培

10、训三个层次。(一)领导人员的培训从广义上讲,企业领导人员包括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及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和总经济师等。他们的道德、文化、业务素质的高低,既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也是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否培育起来并得到继承和发扬的关键。对企业领导人员的培训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到高等院校、培训中心进修学习,出国考察、参观,参加各种研讨会与论坛,在企业内部进行职位轮换,请专家学者到企业来咨询诊断、作专题报告等。对领导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战略思维、政治思想水平、政策水平、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和相关专业能力等,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与领导水平,使他们成为经营管理,的专家和内行,成为优秀企

11、业文化的主导力量。(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企业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中坚,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骨干力量,因为大量的、具体的文化推广工作要靠他们来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可通过国内外进修、参加专业培训、岗位轮换以及学术交流等途径进行,主要是使他们掌握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专业技术和实际管理能力;同时掌握企业文化的精髓,提高主动实践、传播、建设企业文化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三)一线员工的培训一线员工是企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巩固和创新企业文化的基本力量。他们好的意见、建议、看法、发明创造都是企业文化的营养来源,直接滋

12、润着企业文化。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可通过专门的入厂教育、业务技术培训、企业文化教育等专题培训班形式进行,也可通过开展岗位培训、岗位训练、师傅带徒弟等途径进行,还可以将他们送到各类学校深造以及开展演讲、研讨、知识竞赛活动等。目的是使他们树立职业理想,坚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纪律,掌握职业技能,促使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奉献企业,成为创造、实践、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力量。五、 组织制度保证组织制度是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的组织制度保证,是指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组织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民主制度等,使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规范化、制度化,使员工的行为更趋合理化、科学化,从而保证企业文化的形

13、成和巩固。在企业文化建设初期,组织制度保证是关键性保证措施。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各个方面,如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企业精神的发扬、企业风尚的保持等,都离不开企业组织制度的保障。(一)企业治理结构及管理组织结构企业治理结构及管理组织结构,是确保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合理安排、企业经营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根本组织保证。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企业治理结构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制度创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治理机构由股东会(国有独资公司除外)、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和总经理组成,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

14、负责制。股东会是会议性的权力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董事会作为常设的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实行集体领导;总经理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公司的日常事务。在新的企业治理机构中,企业党组织除了继续搞好自身建设外,依照法定程序,通过承担行政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公司员工或通过参加董事会、监事会,或通过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国有公司)的形式,参与企业管理。这种新的企业治理结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机构各个部分职责明确,相互制约,有利于新时期的企业文化管理。2、管理组织结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就像一架机器,设计合理、“部件”齐全、动力强劲,运转效率就高;否则,就不会产生高效率。尤其是企业组织机构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实

15、际推动者和操作者,它的功能发挥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管理的成效。设置有效的管理组织结构,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企业事业领域、市场定位、经营战略、目标和任务为主要依据。(2)管理组织结构的划分、业务的归口应当兼顾专业分工及协作配合。(3)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强化横向沟通,确保高效灵活。(4)按照管理层次建立统一命令、统一指挥的系统。(5)坚持权责对等,避免有权无责、滥用权力或有责无权、难以尽责的现象。(6)坚持精干高效。从适应企业市场经营需要并有利于企业文化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在变革或完善组织机构时,特别要加强信息、战略与政策研究、科研开发、营销推广、员工培训和公共关系等部门的建设。从发展趋势来看,为强化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大中型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形式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3、企业文化管理的领导与推进机构根据中国多数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的经验,应建立一个由公司主要领导人,如董事长、党委书记或总经理挂帅的领导机构企业文化领导小组或企业文化管理委员会。职责是确定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文化理念系统,制定与企业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或战略),决策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企业文化的全面创新与变革。下设办事机构,如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