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常规教育的养成在幼儿园的重要性 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5481783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常规教育的养成在幼儿园的重要性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常规教育的养成在幼儿园的重要性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常规教育的养成在幼儿园的重要性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常规教育的养成在幼儿园的重要性 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常规教育的养成在幼儿园的重要性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常规教育的养成在幼儿园的重要性 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常规教育的养成在幼儿园的重要性摘要: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主要包括:一日生活常规教育、教育、教学常规等。幼儿园教师要会科学、合理的制定各项常规,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教育幼儿遵守各项常规教育,应使幼儿园常规教育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常规培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幼儿健康和良好的情绪,使幼儿学会适应生活并具备初步独立生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一日生活、常规教育、幼儿园正文: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是确保幼儿在园的各种活动有序地进行的基础上,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幼儿今后的成长之路做好铺垫。一、建立常规要求,制定管理

2、制度所谓常规,就是制定一定的制度,要求幼儿遵守在日常生活中的规则,这样幼儿的一日生活才能更加的有序,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性。常规教育是幼儿在一日活动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能够让幼儿明确什么事情应该是他们做的,什么是他们不应该做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对的。比如,别的幼儿有困难了,去帮助他们这是应该做的。小手去抓别人的脸蛋,这就是错的。碰到别人说对不起,这是对的。从而保证常规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点来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制度要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应,同时还要兼顾到每个幼儿的不同差异,开展不同形式、具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活动。从而能保证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有效开展。二、尊重个体

3、差异,把握认知特点在幼儿阶段,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有的幼儿动手能力强;有的幼儿运动能力强;而幼儿园里的常规教育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不能因为有的幼儿能力弱就评价教师常规教育管理的好坏。著名的蒙台梭利教育家曾提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就记住了;亲手做了,就自然理解了这说明幼兀是通过动手操作来进行学习的在幼兀园里有许多规则需要一幼儿来遵守的,因此,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规则。常规教育是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融入一日活动,养成良好习惯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细节入手,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继而解

4、决问题。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希望看到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常规教育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很多细节都需要我们去发现,把握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随机教育。在常规教育中,教师要有进行随机教育的能力,幼儿对什么事物感兴趣,教师不能去阻止,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等来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活动中,从幼儿活动中坐姿、回答问题、讲礼貌等方面入手,培养幼儿活动中坐姿端正、举手发言、使用礼貌用语等常规性语言,更要培养幼儿自主能动性的发展,让幼儿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遵守规则,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四、坚持常规培养,促进全面发展幼儿园常规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

5、对幼儿的行为要严格的要求,不能因为老师心情不好了或者高兴,就任由幼儿放纵、松懈。常规教育要从开学开始抓起,让幼儿知道在幼儿园里要遵守规则。先从小事抓起,怎么排队、怎么搬凳子、怎么上卫生间、怎么学会自己提裤子等,再逐渐学会做有挑战性的事情。常规教育的培养不光是在学期前,在学期中也要抓紧常规培养,幼儿只有知道了常规,教师才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常规,让幼儿有序的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以及对社会的融入,所以对他们常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幼儿园是幼儿的小社会,在幼儿园中与教师、幼儿进行交流,在交往中习得合作、解决冲突的策略,将会对幼儿今后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受益

6、无穷。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它将对幼儿日后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五、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培养,首先要尝试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常规、知道常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匿性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3一一是创设游戏情境增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厂使幼儿在玩游戏过程中学会遵守常规。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的活动,是幼儿最愿意从事的活动。因此,教师应运用多种多样得游戏方式来激发和吸引幼儿进行常规学习的欲望。例如,通过跑步可以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的发展,但是幼儿在跑步过程中存在着打闹,教师经常提醒,但收效甚微,对此教师可为幼儿表演青蛙走一走,让幼儿可以学着青蛙

7、的姿势走路,既可以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的发展,又可以让幼儿禁止打闹。让幼儿的锻炼变成玩游戏,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二是从幼儿生活经验入手,利用幼儿已有生活的经验引导幼儿知道什么是常规教育。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空洞的说教,对幼儿来说记忆和常规的遵守是没有用的,理解一定要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此,教师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和生活经验来帮助幼儿知道什么是常规教育。例如,幼儿洗手后不喜欢擦手,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拟人的方式来告诉幼儿,“小手洗完澡,不把水擦干净是会生病的”。由于有了感冒不舒服的教训,幼儿了解的很快,有的幼儿洗完手就立刻拿毛巾擦擦手,边擦边说,“擦擦手,不会感冒”

8、。在幼儿本身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常规的培养,这样更加方便让幼儿得到理解,并主动的去遵守、去配合。六、树立榜样作用,进行家园共育想要提高幼儿遵守常规的自觉性,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在“小小榜样星”的引导下主动的遵守常规,并一步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运用幼儿身边已有的榜样进行引导,幼儿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抽象逻辑思维正在上升萌芽阶段。幼儿正处于发展阶段,对言语理解能力有限,难以理解教师说的话。因此,教师选择表现好的幼儿或者有一点点进步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并树立榜样,让幼儿学习。利用幼儿追求上进、渴望得到教师表扬的心理需要。通过这一教育措施能帮助幼儿遵守常规,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强

9、大的动力。例如,在游戏结束时为保持场面的整洁,教师可表扬把物品摆放整齐的小朋友,让大家向她学习,以此来提高幼儿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二是教师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幼儿都有模仿的天性,幼儿是教师的另一面镜子。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面对幼儿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在游戏中,教师用言行去感染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游戏规则的趣味性,引导幼儿去接受规则的约束,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家园相互配合,与家长进行沟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一个榜样。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幼儿的麻,家长怎么做,幼儿也会学着怎么

10、做,只有家长的正确示范和引导幼儿才会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培养良好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许多幼儿教师在进行教育时会发现,幼儿在校能根据常规来严格要求自己,但是经过假期休息回来后会发现幼儿养成的好习惯就打破了,这样就形成了5+2=0O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家园之间没有相互配合,在家里家长不注意对幼儿这方面常规的培养,在家就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或者随便幼儿怎么玩闹,如果家园不配合一致,就无法对幼儿进行稳定的教育。因此,教师应多注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和在校的日常表现,家长也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家长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家园共同努力,才能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语:总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教育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常规教育的养成为幼儿以后的生活埋下了良好的伏笔,它与未来培养适应社会人才要求是紧密关联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富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多观察幼儿、多了解幼儿、多倾听幼儿内心的世界,并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多种组织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常规教育活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参考文献:1张晓云.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02)2韩冬梅.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现状研究J1.西南大学.201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