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建材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548115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市建材工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市建材工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市建材工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市建材工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市建材工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市建材工业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市建材工业发展调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市建材工业开展调研报告建材工业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是我市施行“3331”百亿工程的重要组成局部。要实现20xx年全市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利税12亿元,产值上亿元的企业35家的目的,必须加快以水泥、玻璃、电瓷、化工陶瓷等为重点的建材工业构造调整步伐,促进建材工业转型晋级。 一、客观评价我市建材工业开展 近年来,全市建材工业快速开展,形成了以水泥、工业陶瓷、电瓷、玻璃为主导的建材工业体系。建材企业达500余家,其中水泥企业38家,工业陶瓷企业176家,电瓷企业80家,玻璃消费企业2家,化学建材企业6家,化工管材企业1家,新型墙体材料企业120家。主要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较大的市场

2、份额,浮法玻璃产品占全省的90%以上,工业陶瓷占全国的70%以上,电瓷占全国的30%以上。建材产品产量不断增长,仅去年水泥就增长15%,工业陶瓷增长了17%,混凝土外加剂增长了20%,新型墙材增长了12%。大量新工艺、新技术被采用,水泥行业开展了新型干法水泥;工业陶瓷采用了隧道窑、梭式窑等新工艺;电瓷企业推行了煤改气工程,普及清洁能。“十五”期间,取缔了浪费资、影响环境的55家小水泥、小玻璃、小陶瓷企业。 二、正确认识我市建材工业开展中存在的缺乏 尽管我市建材工业近年来开展较快,但整体上是“大而不强”。即产量大、企业数量大、职工数量大、能消耗大,但在规模、技术、产品构造上与国内先进程度相比存在

3、着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数量多,龙头企业少。全市现有建材企业500余家,但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很少。38家水泥企业中,只有日江、正大等2家年产100万吨以上,兰丰、久久等2家年产60万吨以上,到达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年产200万吨以上规模的只有1家在建企业印山台水泥,其余均是年产10万吨左右的小企业。239家工业陶瓷企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42家,目前还没有一家上亿元的龙头企业,缺乏采用自动化流水消费线,年产值上亿,甚至5亿、10亿的龙头企业支撑。规模达不到,本钱降不下来,利润上不去,抵御市场风险才能弱,被淘汰的可能性大。 2、产品销量大,销

4、售利润小。由于国家根本建立加快,房地产业的高速开展,产品供需两旺,价格稳中有涨,但企业的利润并未随销量上涨而上涨。一是因为煤、电等消费要素价格上涨,挤占了利润空间;二是我市建材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两败俱伤,造成建材产品市场份额大利润少。 3、低档产品过剩,高端产品短缺。一方面中低档产品大量积压,供过于求;另一方面高端产品严重短缺,供不应求。目前全市38家水泥企业中采用立窑消费的有35家,由于国家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标号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少,这类企业的市场也会越来越萎缩。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20xx年换发水泥行业消费答应证,这35家立窑消费企业很可能拿不到新的消费答应证。工

5、业陶瓷行业中,80%的企业都在消费化工填料,20%的企业都消费研磨瓷球,产品相似度在90%以上,属低程度重复消费,“人无我有”的个性化产品几乎是空白,而且200多家企业仅有4个商标。 4、节能减排压力大,可持续开展空间小。建材工业是环境污染的大户,每年排出的大量废气、废渣、废水对环境影响很大。建材工业又是资消耗大户,我市水泥每年要消耗石灰石600万吨,工业陶瓷每年消耗瓷土45万吨。除此之外,资金、能、交通方面也制约了萍乡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开展。建材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很多企业“不缺技术不缺市场,就是缺少资金”。工业陶瓷因本地煤炭达不到技术要求,需要从山西、内蒙古等省区购进,本钱大幅度增加,削弱了

6、市场竞争力。交通运输本钱较大,据测算,年产100万吨的水泥厂需要700辆次/日的车流量,20xx年全市水泥行业开展的目的是1000万吨,仅此一项就需要7000辆次/日的车流量,工业陶瓷、电瓷、玻璃等都是对交通需求较高的产品,目前的铁路运力满足不了需求,大局部产品还是通过高本钱的公路运输。 三、以构造调整为主线,做优做强我市建材工业 (一)推进“消费基地化”,进步产业聚集度 1、科学布局建材产业,引导企业向基地集中。一是科学布局产业。根据各县区现有产业实际,综合考虑建材行业的各方面要素配置,在全市科学布局水泥、电瓷、工业陶瓷、玻璃、管材等产业,为块状开展、集群开展、规模开展奠定根底。二是实行“抱

7、团”开展。充分发挥消费基地化便于集中管理、集中效劳的优势,实现政策、效劳等资共享,降低本钱、减少投入,开展企业集中与合作,加速产业集聚、专业化分工,不断完善产业链。三是培育基地支柱产业。水泥行业应根据其运输本钱高、销售半径小的特点,综合考虑资、 交通、环保等条件,在各县区培育开展一户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工业陶瓷要以安区(含经济开发区)、湘东区为主要消费基地,安区(含经济开发区)依托管理、技术优势,走“高”、“精”、“尖”的开展道路,湘东区依托湘东陶瓷产业聚集区,吸纳企业聚集,五年内引进企业150家,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电瓷业应抓住芦溪电瓷整合扩产的有利时机,靠大联强,组建航母级企业上市

8、融资;玻璃工业围绕安股份新型浮法玻璃,新型墙材围绕武冠实业,实行聚集式开展。 2、积极引进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一是开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充分发挥建材工业消化工业废弃物多的优势,大力开展配套产业。充分利用陶瓷消费中的煤灰、陶瓷废泥、破碎残次品以及煤矸石等废料消费空心砖,利用粉煤灰消费水泥,产生的余热建热能发电厂,根据我市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工业废弃物多的实际,建议把这类相关企业纳入建材工业消费基地,充分、有效地进步资的综合利用率。二是引进上下游产品。引进高岭土、石英砂等要素企业为玻璃、陶瓷提供原材料;引进焦化企业解决陶瓷企业的能问题。依托工业陶瓷企业引进陶瓷化工、瓷土开采加工、彩印包装、耐火材

9、料等相关行业;依托玻璃工业引进开展玻璃深加工和应用企业。三是集成配套效劳。在消费基地内集成研究中心、设计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通过开展研究所、创意园、试验基地等,进步消费基地对企业的吸引力,增强建材企业的内在实力。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建材“航母”。一是着力调整构造。水泥产业要重点支持和开展日产5000吨的上栗印山台、日产4500吨的湘东兰丰和日产2500吨的莲花惠金;工业陶瓷和电瓷要重点开展绿宝陶瓷、中天化工、新景特陶瓷、神马实业、五星陶瓷、强联电瓷、高强电瓷等企业;玻璃行业要重点开展安股份新型浮法玻璃;新型墙材及化工建材要重点开展以武冠实业以龙头,联友建材

10、和众大高新材料为骨干的企业。二是实行强强结合。以芦溪县强联电瓷共铸企业集团为契机,鼓励干法水泥、高压电瓷、工业陶瓷等行业的企业强强结合,让资金实力强的企业结合起来,组成既分工又合作的结合体,防止无序竞争,共同解决开展难题。三是大力招商引资。陶瓷产业要盯紧佛山陶瓷产业转移,水泥行业力争引进可以提升产品档次,形成规模效应的水泥巨头,芦溪电瓷大力引进中国中材集团的投资。四是鼓励并购重组。对市场竞争力弱的小企业,鼓励以“大鱼吃小鱼”的方式并购,扩大企业规模,整合优势资,进步市场竞争力。 (二)施行“品牌特色化”,进步核心竞争力 1、发挥特色优势,做优做强传统产品品牌。一是发挥资优势。充分发挥萍乡境内石

11、灰石品位高、资丰富,高岭土抗拉力、高绝缘,粘土性能好的优势,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力度,关停一批资浪费大的小企业,做好节能降耗文章。二是发挥劳动力优势。充分发挥我市建材工业起步早,培养了大量纯熟工的优势,主要培养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建议在萍乡高专设立材料专业,将其作为萍乡建材工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的基地,同时,从外地引进工程师、研究人员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技术学校、职业学校等设立建材专业班,培养纯熟工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与各建材企业联姻,加大对农民工的建材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形成建材产业大军。三是发挥市场优势。建议设立萍乡建材产品展销市场尤其是设立工业陶瓷产品展销市场,做大做强萍乡

12、建材品牌,让全国乃至世界认可萍乡建材,形成“买建材到萍乡”的共识。要发挥传统建材产品在省内外、国内外的“知名”优势,做好品牌,除继续打造“青峰”、“久久”等省内知名品牌外,要充分发挥“武冠”这个萍乡第一个中国著名商标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中国工业陶瓷之都”,对外统一推介“萍乡电瓷”证明商标,着力培养一批在省内、国内甚至国际上都能叫得响的品牌。 2、加快新产品研发力度,进步产品科技含量。一是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建材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安排不低于年销售收入3%的资金用于研发,省、市的科研资金要向有新成果、新产品的企业倾斜。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校结合。针对企业规模较小,研发资金缺乏的普遍情况,促

13、成产学研结合,利用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市校合作院校的科研资,研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三是组建公共技术效劳平台。针对我市中小企业无力组建科研机构的实际,建议组建重点企业或重大关键技术的公共技术效劳平台,鼓励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组建研发平台,发挥效劳平台一头联络企业,一头联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引进消化科技成果、提供高端检测和行业信息等方面的效劳,有效解决建材行业的共性问题。 3、加快科技创新,打造开展平台。一是积极采用新技术。水泥行业要重点开展干法水泥,20xx年干法水泥的比例要到达70%以上。工业陶瓷要向环保、蜂窝、电子等高科技陶方向开展,全面淘汰倒焰窑,大力开

14、展燃气窑烧成技术,积极采用静压、热压注成型等先进的成型工艺。电瓷行业要向“高电压、高强度、高等级”的大套管、大棒型电瓷方面开展。玻璃及其他建材要重点开发和消费优质浮法玻璃、高档工程玻璃、钢骨架复合管、安管道、腾飞新型塑料管材等产品。二是建立“三个中心”,壮大“一个市场”,即建立“人才培育培训中心”、“国家级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壮大“萍乡建材大市场”,以此为平台扶优扶强,做大产业。同时,整合市硅酸盐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资,加大科研力度,为建材产品推陈出新发挥作用。三是创新营销方式。利用三维图像进展产品的整体效果展示,利用互联网进展与顾客的互动营销,设立“萍乡建材网”,集中宣

15、传萍乡建材,开展网上营销。 (三)实行“管理标准化”,营造良好的开展环境 1、打造“诚信平台”,破解恶性竞争难题。建材行业内部恶性竞争问题,特别是工业陶瓷长期以来互相压价、互相拆台的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开展壮大的一大顽疾,有关部门要摸清情况,找准原因,提出可行性意见,破解难题。一是加强调查摸底。各县区、乡镇街有关部门尤其是主管部门要深化企业,理解情况,推广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提倡企业打造诚信平台,良性开展。二是统一税收标准。实行以销定税,严厉打击企业偷税漏税行为,严格制止县区、乡镇街降税让利,使企业在同一起步线上竞争,自然优胜劣汰。三是鼓励企业错位竞争。恶性竞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容量有限,产品

16、相对过剩,根本的解决措施就是减少过剩产品。要通过加强产业调控,引导过剩产业、产品的消费企业转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优质品牌,进步科技含量,开发高端产品,防止在同一层次上拼杀。四是加大监管力度。成立包括公安、检察院、法院、工商、建材行业办等执法、职能部门在内的专项机构,对在竞争中“耍小动作”、不按规那么出牌的企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罚款的罚款,该撤消执照的撤消执照,该判刑的判刑,同时在相关媒体上公布,降低客户对该企业的信任度。 2、解决企业难题,提供优质效劳。一是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要继续加强政银企合作,发挥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建立银企洽谈合作机制,强化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担保才能,创造条件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争取南昌商业银行在萍设点,扶持企业上市。同时增强企业的信誉意识,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现代管理制度,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形成良好的融资环境。二是解决企业资问题。建议市政府组织对全市矿产资进展全面勘查,探明详细储量,做出科学规划,效劳长远开展。三是解决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