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47986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搞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搞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搞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搞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搞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搞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搞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搞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继续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动力,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过去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益低下,如今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起民主、高效、和谐、创新的体育课堂。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教学焕发应有的活力?一、强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体育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2、传统的体育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向学生灌输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上,努力做到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起抓,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协调发展;既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既发展学生强健的体魄,又培养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二、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念能否兑现的关键因素。而新课标没有给体

3、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开发、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做这个工作时一定要记住: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心和学习有用的运动技术,体育教学的基本性质是身体活动性。1.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以投掷类教学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中的挥臂动作,可以采用掷纸飞机比远、扔纸团、投绳等学习内容;为了提高投掷中的出手速度,则可以选择甩绳、小皮球等轻物对墙、对地投掷为练习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采用单、双手抛、投实心球为练习内容。2.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例如,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许多教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

4、注意力,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能紧扣主教材,能为主教材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选择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要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三、激发

5、运动兴趣“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学生只有真正地形成了锻炼习惯,他们才能自觉地坚持锻炼,才能切实地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从而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首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学习、自定目标、自由选择练习手段、自由支配练习时间、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其次,要抓住学生求新、求异的需要不断创新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每节课都感到新颖。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

6、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如教学耐久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每次课都要注重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上的改变,跑的队形花样多样新颖。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重复接力跑,分组对抗等。这样使学生寓耐久跑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

7、,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五、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有效的教学评

8、价能够有力地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1.反馈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 评价体育学习不单要测量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检验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增长了多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课程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体能测试;体能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运动的行为,运动习惯;意志品质情况状态、自信心;与人交往的能力、合作精神等。 学习评价不仅要有教师参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综合评定。组内相互评定是对组内各个成员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综合评定。2.反馈评价的方

9、式要多样化体育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要坚持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给学生评价,改变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评价模式。教师作为评价者的态度应是朋友式的、建设性的,而不是居高临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除了教师评价外,同时开展自评、互评,真正体现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民主化。3.反馈评价的标准要个性化评价的标准不能只看运动成绩的好坏,往往同样的学习结果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不评价学习过程,是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状况的。评价应该结合学生学习态度和情意表现以及课后锻炼及发展的全部过程,既要看最后的结果,更要注重运动进步的幅度和学习态度。评价既要有体能、技能等量性项目的考核,也要有学习态度、学习情意等定性项目的评价内容。评价要因人而异,切合实际,对于那些素质比较差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要参考运动进步的幅度,多用一些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以后的学习会产生很强的推动力。教师制定的评价方案要科学、简单,易于教师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