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MicrosoftWord文档(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5478665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MicrosoftWord文档(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MicrosoftWord文档(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MicrosoftWord文档(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MicrosoftWord文档(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MicrosoftWord文档(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MicrosoftWord文档(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MicrosoftWord文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全区教科研成果评选作品浅谈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类别: 中 学 作者: 何 军 锋 单位:沙河子镇张村中学浅谈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沙河子镇张村中学何军锋有些老师认为习题课就是做练习,对答案,枯燥单调,学生无精打采,好像很没有意思,既达不到巩固、活化知识的目的,更谈不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在讲题时,超前提示多,等待思考少。一人承包多,集体参与少,无论是教师由审题到解题一人承包,还是教师指定某位学生一问一答,都把本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变成了个别教学;直线讲解多,发散分析少。着眼结果多,突出过程少。就题论题多,方法指导少,教师只停留在这个问题怎样解

2、而不能升华为与其它问题怎样联系渗透。在从强化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向着培养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模式转化的改革中,应该将习题教学的改革作为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待。 一堂高质量的习题讲评课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呢?一、选择习题方面1、要有针对性习题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故要达成高效的训练目标。教师在选择相关习题时,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考查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选题要注意照顾全体学生,但对于学生普遍有缺陷的、常犯的错误则要适当反复及强化,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2、要注意可行性过分简单的习题会影响学生思维的质量,思维活动未得到充分的展开,缺

3、乏其应有的激励作用;难度过大的习题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将使学生丧失自信心。所以,习题的选择要把握好“度”。3、要有典型性习题的选择要克服贪多、贪全,有时看看题目哪个都不错,都想让学生做一做,结果题量就大了,所以习题的选择一定要典型,既要注意到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4、要有研究性选择习题要精,要有丰富内涵,教师除注重结果之外,更要注重组题方式和质量,尽量设计选自实际生活中原型,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选编习题,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中应用,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注重研究过程,才会应用化学知识

4、,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5、要注意对课本习题的挖掘课本习题均是经过专家多次筛选后的题目的精品,教师在题目选编中,要优先考虑课本中例题与习题,适当拓深、演变,使其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不应“丢了西瓜去捡芝麻”忽视课本习题去搞大量的课外习题。在实践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和挖掘课本习题,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的习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6、要有一定的梯度每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等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习题课教学中,对于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处理,既要创设舞台让优生表演,发展其个性,又要重视给后进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否则,将会使

5、一大批学生受到“冷落”,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后进生不至于“陪坐”,优生也能“吃得饱”,使全体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二、教学实施方面1、教学方式的预设要多样化习题课教学知识密度大、题型多,学生容易疲劳,如果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在习题课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双向活动,将讲、练、思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疑点启发、重点讲授、难点讨论”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激发学生全方位“参与”问题的解决,有效地减轻学生的

6、“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2、习题课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主体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应该是由参与欲望、参与过程、体验成功组成。在习题课教学中,一定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习惯,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提出问题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它们在主动探索和讨论中达到问题的解决。 3、习题教学中要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一个问题,达到运用、巩固、深化多个物理过程的效果。一题多变可以深化学生对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充分认识基本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明确只要掌握规律和方法,就可以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一题多问是指对一个问题变换不同的角度的和不同的层次进行设问,随着条件的变化,不断的注入新的信息,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使学生即全面又深入地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