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歌音乐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5477887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彝族民歌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彝族民歌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彝族民歌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彝族民歌音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彝族民歌音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彝族民歌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彝族民歌音乐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彝族民歌音乐教案能力目标:l通过欣赏、学唱、律动,使学生理解云南彝族民歌的音乐风格。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分析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3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目标:l音乐的表现手段,即音乐的基本因素的回顾。2通过对云南彝族民歌的欣赏,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3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对彝族民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认识。2跳月歌的节奏感受。教学难点:形成彝族民歌音乐风格因素的分析和探究。教学用具:录音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一组云南彝族服饰、火把节及民间集体舞“跳月”的图片。设问:这组图片描绘的是哪个民族的哪种节日?这种民间集体舞叫什么?学生经过讨论认为是云南

2、彝族的火把节。教师引出“跳月”这一舞蹈形式及跳月歌。(出示课题)二、倾听与感受(1)欣赏跳月歌a介绍作品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笛子、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b欣赏作品(大屏幕出示歌曲曲谱)要求学生注意感受作品的节拍、节奏和情绪等风格特点。教师小结:这是一首欢快、跳跃、活泼的彝族民歌,表达了彝族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愉快心情。c设问:音乐是如何表达欢快、跳跃这一情绪特点的?回顾音乐的基本要素,即音阶、调式、旋律、节拍、节奏

3、、速度、力度等。但不要求学生立即作出回答。(2)教唱跳月歌,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彝族民歌的风格特点。要求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注意旋律、节奏、节拍的特殊性。(3)复听全曲,继续体会作品的音乐风格。(4)引导学生认识作品的基本节奏和节拍,注意它们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出示节奏型)a讲解5/8拍,并且用手拍出的节奏型。b把跳月歌的歌词用固定节奏型进行拍手说唱。加深对这一节奏型的认识,理解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5)引导学生跳彝族舞蹈的基本舞步。(讲彝族民间关于“火”的传说故事,使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作品的舞步特点。)(6)随着跳月歌,学跳彝族舞蹈,加深对这一民间舞蹈音乐的认识。组织几名学生随音乐跳舞,其他学

4、生在最后两拍拍手配合。三、分析探究(出示乐谱)A从音乐的基本要素方面分析形成云南彝族民歌跳月歌特殊音乐风格的原因。引导学生排列作品音阶,分析曲谱。教师小结:全曲只由1、3、5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有一个固定节奏型贯穿全曲,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节奏鲜明而有特色。B分布区域、地理环境、生活特点、风俗习惯也是促使彝族民歌音乐特点形成的原因。四、拓展延伸A欣赏另外一首阿细跳月的作品,引导学生注意节奏的变化。这首歌曲节奏变化为教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彝族音乐也走出了山寨,与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音乐进行了融合,形成了另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歌曲。B欣赏山鹰组合的七月火把节片断,进行对比,感受这部

5、作品所展示的音乐风格。设问:你认为这部作品与本土气息浓郁的跳月歌有什么区别?教师:七月火把节更具有时代特征,节奏感强,它融合了非洲的音乐元素,美洲的爵士和摇滚的特点,显现出独具特色的风格。五、创作活动要求学生用5/8拍,以1、3、5为主,以固定节奏型进行创编具有彝族风格的旋律。教师先展示自己的创作,学生进行参照对比。教师巡回在各小组进行辅导。最后展示学生35人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在课下积极进行创新性的创作尝试。六、课堂小结A彝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不是抽象的,而是可感的,它主要体现在构成音乐作品的音阶、调式、旋律、节奏、节拍、演唱、演奏法和表演形式等方面。B音乐的民族风格在民歌里最能得到直接、鲜明

6、的体现。音乐离不开人民和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人民在民歌里直接生动地反映了自己的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思想感情可以说,哪里有人民、有生活,哪里就有民歌。c民族音乐也应该有全球化的意识。然而,当前人们并不是很重视民族音乐,而是一味地去学习欧洲音乐,脱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丧失了主体,失去自己的文化身份。我们只有拿出自己具有特色的内容,才会平等的与其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因此,我们大家应该积极踊跃地去了解其他民族的作品,努力做民族音乐的传承者,为弘扬民族音乐做一些贡献。教学反思:1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无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美育目标,在本课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所涉及的目标基本符合

7、学生的能力范围,从讲课中感受的目标比较实际,而且容易达到。但能力目标第三点由于时间关系,体现的略显不充分。2倾听与感受这一环节设计比较合理。通过重复播放歌曲,学唱旋律,按照歌曲节奏说唱歌词,学跳跳月舞,使学生在听、唱、跳各方面都体验到了作品的风格特征。但这一部分容量大,时间的控制较难掌握,因此,在重复播放时听一段即可(全曲只有10小节,演唱时重复了两遍)。3教学难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解决。在倾听与感受这一环节,提出了作品要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来表达情绪情感,在曲谱展示、演唱及拍节奏时,都暗示性的涉及到教学难点要解决的内容。因此,事实上,在分析探究时,学生很轻松地找到了答案,教师小结后即可顺利进入下一环节。4课堂小结延伸的“全球化意识”非常有必要。因为只有具备与其他各国进行平等对话、交流的意识,我们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来关注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才不会是一句空话。5由于创作活动时间安排略紧,不能充分辅导学生进行创作。因此,只能以本课跳月歌曲谱为参照,进行几小节的旋律创编,有些创新性的任务只能安排在课下进一步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