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547761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县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种植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建设单位:#薯业法人代表:#单位性质:#公司1.1.4项目建项地点、规模、期限与建设容1.1.4.1 建设地点: #镇、#镇、#镇1.1.4.2 建设规模与容: 1、建母本园1600亩; 2、建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种植基地10000亩。1.1.4.3 项目建设期限: 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1.1.4.4 投资规模与资金构成项目概算总投资960万元,其中:1、流转土地建立母本园386万元;?2、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种植基地建设

2、投入514万元。3、专业流通合作组织建设60万元。1.1.4.5资金来源与筹措: 项目概算总投资960万元,其中:申请省预算补助资金320万元;地方配套:65万元;企业自筹:206万元;农户自筹:369万元。1.1.5项目辐射围与带动能力 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全县14个乡镇与毗邻地区农户种植优质加工专用红薯 20000亩。通过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强化红薯标准化示种植带动,提高全县薯农标准化种植技术,搞好薯农种植技术培训,全年培训薯农15000人次。该项目建设单位是所在县龙头企业,通过实行最低保护价合同订单收购红薯20000亩,解决薯农产品销售问题。推广耕制改革,提高复

3、耕指数,增加薯类作物种植面积。规和完善专业流通合作组织,提高项目区所在县薯业整体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国家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1、#市农业局关于发展加工专用红薯的意见(广农发200635号)2、#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加工专用红薯产业发展规划(2008年2010年)的通知(旺府办函2007210号)3、#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示园区建设的通知旺府发200842号4、#县农业局关于抓好2008年加工专用红薯生产基地建设的紧急通知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本项目倡导、帮助项目区农户种植红

4、薯,有利于调整项目区的农业经济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项目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的政策的精神,积极助农增收,减少城乡贫富差距,从而拉动需。可以为项目区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建设项目一举两得,对实现项目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经过测算,本项目投资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对财务的要求,资金使用合理,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将红薯产业发展成为“富民产业”,现提出在#、#、#三个乡镇实施“#县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种植建设项目”是必要可行的,符合国家项目申报要求。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项目建设单位除了搞好本项目建设外,还应完善售后服务,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关注种植工作质量。目前由于项目建设单位所在县红薯良种普与率低、种植技术不配套、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等原因,导致该县红薯单产低、农户增收有限,限制了红薯产业进一步发展。由于季节性较强,该项目建设迫在眉睫,工期较短,要求极高。建议项目单位尽快申报该项目,加强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迅速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同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成本控制和建设管理,杜绝浪费和挪用现象的发生,积极争取各级监督部门过程监督,共同将该项目建成让政府放心、让当地百姓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现代化优质加工专用红薯标准化示种

6、植园区。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稀缺。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特别是鼓励和支持他们进入农业的产前、产后领域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鼓励他们对农业资源进行投资开发。在200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强调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区,发展优势农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开辟新的农民就业渠道,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在优势产业区发展主导产品,能够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

7、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2003年底,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时再次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来抓。2004年初,中央颁布了200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文件强调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向农业广度和深度进军。主要是抓好三件事:一是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出要扩大良种补贴,逐步把法定检验和商业检验分开等措施,加快建设产业带,带动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区域化。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通过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财政贴息和补助等形式,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强农业科技。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还必须努力在农村部拓宽农民

8、增收的空间。这就必须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此文件还强调了要促进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等问题。中共中央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一号文件下发,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久安的必然要求。2008年12月,省委通过的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未来5年,我省农业将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5件

9、大事。其中,发展10大特色优势种植业,马铃薯、茶叶、柑橘、油菜、蔬菜(含食用菌)等5大特色产业将被作为突破口,进行重点打造。将从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规划入手,以规模化特色效益农业园区为载体推进项目实施,同时将这些优势农产品纳入市场体系。这需要一方面完善营销链条,不断创新形式的农业组织,壮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另一方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2.1.2发展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是解决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省农民的收入在全国围相对较低,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46.70元,低于全国平均数。全省农民增收已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10、如果单靠传统种植,农民增收的空间十分狭小,只有转变思路,重新考虑区域经济布局,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规模化发展有较强优势的农产品,才有可能彻底解决好农民增收难的问题。2.1.3国家已制定了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农业部2002年12月26日发布的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之一是要抓好特色农业生产。意见指出:“西部地区具有特殊的物种和气候资源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种繁多,特色突出,发展潜力大。这些产品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能够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要坚持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栽培技术,改造特色农业生产的传统生产方式,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一定

11、的生产规模”。 “要加快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加强设施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2008年11月28日召开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会上提出,“把推进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要积极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坚持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结构并举,集中加快建设和启动一批支持三农、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结构优化、加强农业生产,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2.1.4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红薯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粮、经、饲兼用作物。红薯可以鲜食,充作口粮,也可作为饲料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支持;可加工淀粉,实现红薯的初

12、级转化;也可作酒精和乙醇汽油的原料,实现较高层次的转化。据分析,红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黏液蛋白质与高比例食用维生素,被营养学界誉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益寿食品”。红薯作为一种新型营养保健食品已引起了国外的高度重视。 #县地处北部山区,辖区土地充裕、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植被丰富, 多坡地和旱地,生态环境纯净天然,极适合红薯的种植、生长。#县常年种植红薯60000亩以上,占全县粮食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0.35%,年产红薯120000吨左右. 2005年#县组建了#市首家专业从事红薯生产、淀粉加工、新技术开发、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运作模式的股份制企业-#薯业。该公司取得了QS质

13、量认证、国家食品安全示单位称号,属于“县级重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2500万元,占地11000平方米,员工60人,招收国有粮食企业下岗职工50人,其中专业技师12人。该公司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年加工鲜薯60000吨,粗淀粉加工20000吨,加工红薯粉条5000吨。目前产品已销往、等地。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该项目建设将促进地震重灾区农村经济发展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地震局、统计局、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会同、三省人民政府,对汶川地震灾害围进行了全面的客观的评估,省#市#县被

14、评估为重灾区。“5.12”地震使该县的工业、农业遭受了重创,特别是项目区三镇经济损失尤为惨重。该项目建设是#县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恢复当地农业生产,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带动所在县经济发展,促进灾后重建工作有效快速开展。2.2.2该项目建设是合理利用柑橘大实蝇危害种植地的最正确选择2008年10月,#县又遭受了柑橘大实蝇病虫的危害,而且是大面积感染。全县三镇(#镇、#镇、#镇)25村179925株蜜橘、橙类、碰柑、柚类等柑橘树受大实蝇损害。销毁果实586.34吨。据了解,对于感染了大实果蝇的桔树,最好的方法是砍树,砍树后要进行低位嫁接。如果选择低位嫁接,必须一年四季加强管理,根据

15、不同季节翻土、修枝、施肥、撒药,连续3年到5年,才能基本保证大实蝇“销声匿迹”,要不就只有改栽其他经济作物。而红薯最高亩产量8345斤,平均亩产6300斤,最高亩产值1669.00元,平均亩产值可达1260.00元,远远高出其他经济作物。加之柑橘园土质非常适合红薯的生长。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合理利用柑橘大实蝇危害种植地的最正确选择。2.2.3该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农业示园区的建设#县人民政府200842号文件指出:农业示园区的建设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劳动收益,保证农民稳定增收的有效方式,是全面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快捷之路。建设农业示园区,就是要用现代化手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生态环境,由点带面,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效益。该文件指出:要创新经营模式,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建立“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农业增收。该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建设,将该项目纳入#县农业示园区建设规划。2.2.4该项目建设能有效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在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引下,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