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5475573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宝鸡市高新区磻溪镇斜坡小学 张宝平在新课程原则的理念下,综观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也尚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反思,现结合我校正在开展的“新教师岗位练兵课”的有关案例谈某些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呈现同样的精彩。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她们所体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创新思想,无不冲击着我的思想和心灵,给了我心灵深深的震撼。也让我学到了某些新的教学措施和新的教学理念,引起了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思考。一、以生为本,发明性地使用教材新课标

2、规定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觉得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毕了教学任务,必须通过再加工重新发明,使教材“新鲜出炉”,规定教师要发明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本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善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教师要敢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发明”,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各位教师的课都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措施,设计新颖,教学内容更贴进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周礼教师执教的“折线记录图”,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与众不同。我们平时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大多数教师都是运用书上的例题,重点教学生如何描点画折线,完全是教师牵着学

3、生的鼻子走,学生只懂得怎么做,而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周礼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充足感知新知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措施大胆地进行了创新。教学描“点”时,教师并没有直接教学生如何描“点”,而是先让学生比较条形和折线记录图的方格图有什么不同,接着问学生为什么条形记录图中的年份对着方格,而折线记录图中的年份对着线 ,学生明白“点”应当画在线上,接着让学生思考“点”应画在什么地方,这个“点”应对着几种方向?二、以问促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运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

4、到真实、新颖、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她们摸索、追求的浓厚爱好,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摸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例如,周礼教师在执教“折线记录图”这一学时,课前让学生猜一猜,张教师喜欢哪一种标点符号?为什么喜欢?号,周教师有许多地方不理解,你们乐意帮教师解答这些问题吗?接着在黑板上画了一种?号,出示第一种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又出示一种?号外面画有一种圆圈比前面要难一点的问题,接着又出示一种?号外面画有两个圆圈更难的问题,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她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

5、起来,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新的课程原则强调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摸索,合伙交流,动手实践。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合,让她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脑、动手,去创新。只有这样做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如惠林教师执教的“二十四时记时法”,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多种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以及丰富的学习活动,如猜一猜,说一说,做游戏,表演动作,听故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快乐,教学效果好。四、找准难点,有效突破一节成功的课,教学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得到突破,因此教学中,课前应深钻教材,找准本学时

6、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选择恰当措施。周礼教师在执教 “折线记录图”这一学时,整体把握教材,不仅难点找得准,并且突破措施也非常恰当。如引导学生理解“趋势”和“幅度”这两个词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比划,体会增长、减少、不变,然后让学生通过手势的比划,感受增长一点,增长诸多,以及下降一点和下降诸多。使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感到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反思是思考、反省、摸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总是指向教师自我的,教师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反思的过程,是将“学会教”与“学会学”统一起来,努力提高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付诸于实践后,再不断的

7、反思进行调节,在教学中应常常问一问自己,哪些教学行为及其观念是对的的,为什么;哪些是不对的的,问题在哪里,应当怎么办。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发明性的见解,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教学之后,我听取了教师们给我的意见,进行了教学反思。在备学时,光靠经验或一本教材、教参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进一步钻研、领略教材,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才干发明性地解决教材,驾驭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工作还在继续,努力不能停止,我们不仅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并且要把所学的措施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后来的教学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