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县三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系统复习资料:第二单元主要内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547301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渠县三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系统复习资料:第二单元主要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渠县三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系统复习资料:第二单元主要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渠县三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系统复习资料:第二单元主要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渠县三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系统复习资料:第二单元主要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渠县三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系统复习资料:第二单元主要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渠县三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系统复习资料:第二单元主要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渠县三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系统复习资料:第二单元主要内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课文题目作者我觉得最感人的情节阿长与山海经鲁迅举例: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背影朱自清举例:父亲为“我”买橘子爬上月台的背影。台阶李森祥举例:父亲“洗脚”老王杨绛举例:老王扶病给“我”送香油和鸡蛋信客余秋雨举例:信客遭人诬陷共同的专题:感受形形色色的“爱”,感受普通人身上可贵的真善美。学习重点:掌握继续这种表达方式,看看作者如何在写人纪事中寄托深厚的感情。了解描写,品味精彩描写,揣摩记叙文语言特点,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记叙文)课文题目 线索 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主题思想 写作特色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的推移渡江部队的战况 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所向披

2、靡,进兵神速。 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突破敌阵,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的三个主要部分:标题、导语和主题。新闻的三个特性:准确性、及时性、简明性在叙述中兼以议论,增强新闻的思想性。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中原我军节节胜利 同 上 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我军随即占领南阳。 新闻的六要素完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芦花荡 以老头子护送冀中两个女孩回苇塘为线索。 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精干坚韧,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爱国,过于自尊和自信 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从这个老英雄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从苇塘的歌声中

3、我们可以想见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 (1)描写老头子用了外貌描写,行动语言描写。(2)景物 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加强抒情意味。 蜡烛 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夫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遗体,并且点燃了蜡烛。 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遗体,表现了她对苏联红军的最崇高的、最热情、最真挚的感情。情同母子。 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赞美了跨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深情和战斗的友谊。 炮火为人物的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写出了德国人的疯狂,突出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对老妇人的行动描写表现了她的年老体弱。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鲜明

4、的态度和立场,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同情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对圆明园的美丽进行描绘,更能批判毁坏它的英法联军的罪恶。反语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到南斯拉夫参加悼念活动 明赫白:真诚的忏悔。日本人:自私的狡辩 要和平,不要战争 景物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叙述和议论相结合 阿长与山海经 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实在不佩服产生敬意怀念 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一个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她愚昧而又善良。粗犷而又细致。 表现了主人公爱护孩子,善良热心,进而歌颂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普通人的深厚感情。

5、描写是对事物作具体的刻画和描绘。作者写了阿长“切切擦擦”的样子,写了阿长的睡相,写了“元旦古怪的仪式”写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写阿长买来了山海经都是描写,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先抑后扬,前面的事情是为后面的事情蓄势。 背影 以父亲在南京送别时买橘子的背影为线索:点背影引背影写背影忆背影 父亲历尽艰辛,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 父亲爱儿子,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思念。 语言描写,都很简短,可是充满深情。动作描写:表现了特定环境下人物的特征。外貌描写:父亲穿戴与我的毛衣形成对比。 台阶 父亲嫌自己家的台阶低,用尽一生的精力修筑了九级台阶的新屋,可是父亲却老了 倔强、勤劳、坚强、俭朴、谦卑 作

6、者对父亲的感情混杂了敬仰。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的心愿。小说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细节描写详略得体 老王 与老王的相识和相处为线 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他作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手钱。 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淳朴的好人。生活启示: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人道精神。 (1)选择片段表现人物;(2)兼用逻辑和时间顺序组织材料;(3)外貌、语言描写 (4)对比 信客 以信客的信客生涯为线索。信客做信客的缘起信客是怎样

7、做信客的信客是怎样不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当老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信客任劳任怨,他理解在外谋生者,也理解在家的家属,理解他们的需要与感情。信客诚信无私。诚信是职业的生命,诚信以不贪为前提,他洁身自好,洁白无暇,不怕别人怀疑。信客待人宽容,信客的阅历又增长了他的才干。 文章重点写了两件事,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死在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的故事。作者为一名普通的信客立传,褒扬信客的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这些品质难能可贵,正是现实社会生活中需要大力提倡的。 语言特点:(1)质朴而典雅(2)警辟而又畅达。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

8、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9、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

10、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11、。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置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

12、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

13、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

14、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1.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常见的几种方法(一)、开头: 1、开门见山。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文章开头单刀直入,从一位大学生与母亲告别写起,感人至深,为全文表现母亲借债送子读书,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奠定了感情基调。2、交代动机。特别征友的开头:近日来,老班扣压笔友来信,为示抗议,全寝室同胞嘱我为他们撰写特别征友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