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d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547273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stmd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astmd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astmd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astmd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astmd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stmd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stmd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1. 范围1.1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1.1.1 方法 A :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剥离的测试方法。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1.2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 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1.3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

2、不适 用不统一的胶质。1.4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 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 力。1.5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 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1.6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 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4. 测试方法概要4.1方法A 单面胶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 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 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4.2方法B 单面背衬胶的粘性一一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 取另一式样粘

3、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 进行测试。4.3方法C双面胶4.3.1表面粘性一一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 外。撕去衬纸,贴一层 0.025mm(0.001in )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 A 进行测试。后撕去衬纸贴到不锈钢板上。接下来的测试同方法 A。4.4 方法 D 测试离型纸胶带(单面或者双面)的粘性把胶带粘 贴到测试钢板上,衬里面朝外。同方法 A 中单面胶从钢板上剥离类似,用同 样的方法测试衬纸与胶粘剂的剥离强度。4.5方法E无基材胶带的粘力测试4.5.1 正面把胶带贴到标准测试钢板上。除去衬纸,贴上厚度为0.025mm的聚酯薄膜形成一个背衬薄膜胶带试样。按照方法 A进行

4、剥离 力的测试。4.5.2衬里面一一把胶带正面贴上厚度为 0.025m m的聚酯薄膜,撕 去衬纸贴后贴到钢板上按方法 A 进行测试。4.6方法F单面胶90剥离在可控的压力下把胶贴到标准钢板上,以恒定的速度从钢板上 90角进行剥离测试,计算剥离过程的力。5. 意义和应用5.1 这些测试方法是为保证质量使用的。给定的压敏胶在特定条件下测 定其最大和最小剥离力,其数值用作验收标准。5.2方法A B C E、F还可以用来测定给定胶带与其他一种或多种不同材料和材质的表面的相对粘力。有代表性的材料式样足以作为标准钢板试 验使用。5.3 方法 A, B, C, E or F不能被用来对比测试同类但不同粘着力

5、的胶 带。这是因为测试的剥离力并没有规范为一定压力范围。压力会因为单 面背 衬的硬度和黏着力度而有所不同。两种不同胶带极少有相同此类属性。5.4 方法 D 可以测试在特定剥离速度下剥离掉黏胶带的离型纸所需要 的不同力 值。不同的剥离速度剥离力值不同。5.5 这几种测试方法没有提供设计信息,原因在于通常粘着力和功能要 求之间没有直接关联。6. 设备6.1 取样器取样器应使用两边平行的单刃刀片,精确的分开距离,这 样可以剪切出宽度精确的试样。两种剪切 12 和 24-mm0.05-and 1-in. 剪 切 宽度都是可用的。为了不引起试样边缘破损,取样器也可以选择适合的。注意1这些宽度是根据Gui

6、de D 5750/D5750M的公制计量单位为参照的。除了欧洲外,所谓的组合公制单位世界通用,如果测试的宽度不同,计算的方法也相应 的不同。注意2-12m取样刀规格是12m宽,220mfe的铝制刀柄。6.2 剂量器分配器溶剂,比如洗涤瓶。6.3测试板一一不锈钢板,50X125,不小于1.1mm厚,表面粗糙高度50 25nm测试板如果有锈或者很多刮痕就不能使用。新板使用前要清洗。要保护测试板表面不被刮花或污染,其存放条件如 10 节所述。6.4 压辊自动或手动6.4.1 压辊钢圈直径85 2.5mm宽45 1.5mm 表面橡胶6mn左右 厚,硬度 80 5. 压辊表面为无任何凹凸缝隙的光滑圆筒

7、。滚轴克重为2040 45g。6.4.2 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让别的部件增加其重量。压辊可以是自动的或者以 10 0.5mm/s 手动操纵,推荐使用自动压辊。注意 3 有一种检测压辊表面橡胶性能的简易方法。用薄纸包住橡胶层,然 后在铺着复写纸(印面向上)的平板玻璃上滑动。复印纸的颜色就会被拓到薄纸 上,这样就能直观的显现出橡胶表面是否有小的凸起或凹洞。6.5 粘力检测仪可能会用到恒速拉力机。在此推荐使用电子设备能 检测每秒的剥离力值。拉力机的工作台中央有两个动力方向平行的夹具,其 同试样统一在同一工作台。用 5.0 0.2 mm/s 恒定速率拉动夹具然后另一装 置测试数据。装置的精确度应达到 0.

8、5%,测试水平在满量程的 20%到 80%之间。6.6固定装置一一用于方法F的90剥离。7. 试剂和材料7.1 试剂的纯度所有试验用的试剂应该达到化学纯。如果用其他的 纯度的试剂,应该要保证其纯度不影响测试结果才能使用。7.2 试剂7.2.1 以下是所有可能用作清洗剂的试剂:7.2.1.1 无酒精双丙酮,技术级或者更高,7.2.1.2 甲醇( 95%),7.2.1.3 丁酮,7.2.1.4 n正庚烷,7.2.1.5 丙酮7.2.2 在测试时,最后的清洗应该用到丁酮或丙酮。7.2.3 在选择和使用试剂清洗钢板之前要谨慎注意化学试剂对环 境,身体和安全的影响。7.3 清洗材料吸收剂,外科纱布,棉毛

9、或者薄纸。材料必须为无棉 绒纸;吸收剂不能含同有 7.2 所列溶剂可溶的添加剂。8. 取样8.1 选取试样试样应该符合 Practice D 3715/D 3715M 标准。8.2 其它用途试样试样的选择取决于试验目的。可以参考 PRACTICEE122。通常一种胶带需要至少五个试样。测试试样必须取自不同的胶带卷, 如果有可能取自不同的生产线。单一的产品取样检测不能得出有力结论。9. 测试试样9.1试样规格宽为24mm如果宽度不同于此,参考 N0TE5. 0.5 mm的 误差范 围是允许的。长度规格为300 mm左右。9.2 作为试样的胶带,必须先从胶带卷上去掉 3-6 圈之后再取材。9.3

10、从每个胶带卷上取下一块试样的方法。以 500 to 750 mm/s 的速率 从旋转 的胶带卷上扯下试样。当由于胶带宽度或某些原因致使粘性过高而不 易扯掉试样时, 速率可以减少到 500 mm/s。9.4 当胶带宽度大于 24 mm 1 in. 时,多出的那部分宽度用刀法剪切掉。9.5 解卷后 5 分钟之内进行试样测试。10. 测试条件10.1 根据 D 4332 把试样放置在标准温度环境下至少 24 小时。在此环境下测试即可。(警告试验者要知道试验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不锈钢板 上。因此在胶带黏贴到试验板的过程中或者之后,试验板应该尽可能的不接 触。)11. 方法A单面胶的180剥离11.1 把

11、7.2.1 所列的一种试剂涂抹在试验板上,用清洁吸水的材料擦 拭干净。用此种溶剂擦拭三次,试验板在标准环境下晾干时间至少需要 10 min。如果10h之内不使用,应该重新清洁再用。注意4 避免使用有污点,色污或划痕的试验板。禁止用手指接触试验板表面。在存放中,应保护试验板不被破损或者污染。11.2 按照9.3的要求取300-mm的胶带试样。在试样一端12 mm处折叠, 粘成标签状。拿住标签端,让试样的另一端接触试验板,这样试样没有 同试 验板紧贴而只是轻微的置于其上。自动或者手动的按长度方向滚动压辊, 使 胶带完全粘附到实验板上,这样可以避免胶黏剂和试验板间有任何空隙。 如 果真的出现空隙现象

12、,此试样作废。注意 5 为了试样黏贴时更好的滚压,试样宽度小于 24 mm1 in. 时,用一段胶带补齐24 mnfl in.或者用适宜重的压辊来线压,使其等同于2045g的压辊11.3 在一分钟之内准备好每一试样和测试装置。注意 6 试样搁置时间的长短会带来不同的检测结果。各种胶带因搁置时间 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剥离力。要选择合适的搁置时间。11.4 把胶带对折成 180,从试验板上剥离出 25 mm1 in. 。把试 验 板的这一端放入拉力机的活动夹口,另一端置入另一夹口。操纵夹具以 5.00.2 mm/s 的速度上升。11.5 启动拉力机后,检测出的最初25 mm的剥离力值不在统计范围 之

13、内。用之后的50 mm的剥离力的平均值作为粘力测定值。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12.1 把试样一粘贴到像标准不锈钢一样的坚硬试验板上,用压辊滚压 牢固。另取一试样如 11.2 所述黏贴到试样一得背面,要确保两试样边缘线 齐。按照 11.3-11.5 所述操作试验。13. 方法C双面背衬胶的粘性13.1 正面按 11.1-11.3 步骤进行操作,去掉衬纸。把厚度为 0.025mm聚酯薄膜叠加在测试样上,薄膜要比试样稍微宽一些。遵循把胶 带 黏贴到试验板的方法,把薄膜用压辊准确的贴附到胶黏带上。注意 7 薄膜的滚压最好用手动压辊。滚压速度能增加到50 mm/s2 in./s. 按照 11.4

14、 和11.5 的方法继续试验。13.2 衬纸面用厚度为 0.025-mm 0.001-in. 的聚酯薄膜按照 11.2 黏贴到胶带表面,把他们充分粘合。修剪薄膜使其比胶带稍微宽一些。取掉 衬纸,按照 11.1-11.5 继续试验。14. 方法D单面或者双面背衬胶离型纸的粘性14.1双面背衬胶一一遵循11.1把试样一端的125 mm粘到试验板上, 胶 粘面(表面)向下。用压辊以 100.5 mm/s 的速率两个方向共各滚压两 次。 把试样另一端离型纸剥离掉,保留试验板上的胶带的离型纸。不要碰 到钢板 上的胶带。对折离型纸然后按 11.4 和 11.5 进行试验。14.2 14.2 单面背衬胶遵循

15、 11.1 。把试样一双面背衬胶贴到试验 板上,长度和试验板一致。取掉单面背衬胶带的离型纸。把试样一端的 125 mm的光滑面向下,叠贴到试样一上。用压辊以 10 0.5 mm/s的速率两个方 向共 各滚压两次。把试样另一端离型纸剥离掉,保留试验板上的胶带的离 型纸。 对折离型纸然后按 11.4 和11.5 进行试验。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粘性15.1 胶黏面按照 11.1-11.3 的步骤取掉离型纸。把厚度 0.025mm 的聚酯薄膜黏贴到试样上,其宽度比无基材胶带稍微宽一些。按11.2 所述 黏贴薄膜保证其无缝隙贴附到无基材胶带上。遵循 11.4 和 11.5 继续试验。15.2 离型纸面一在无基材胶带的胶黏面上贴附上厚度为 0.025m m的 聚 酯薄膜。用适合的压辊手动滚压两次,滚压速度可能增加到 50 mm/s/s. 去 掉试样的离型纸如 11.2 和 11.3 所述把其黏贴到试验板上。如 11.4 和11.5 的步骤继续试验。注意 8 尽管方法操作简易,但其操作需细致,尤其当两个不同的实验室或 者操作者按照书面程序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