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填空题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5469476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化融合填空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两化融合填空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两化融合填空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两化融合填空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两化融合填空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化融合填空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化融合填空题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国家标准号为:GB/T23020-2013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4个基本要素包括: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机构、数据3、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应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4、两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优化的长期过程,持续改进是实现持续优化的必要环节,企业应确保有 效识别任何引起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运行变更或数据开发利用状态改变的内外部因素,按照策划的周期或 在条件满足时开展评审,必要时进行动态调整。5、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创造价值的源泉在于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6、采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做法全面提升企业

2、两化融合水平,是从关注局部向统筹转变,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 理转变。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四个管理域为: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8、过程方法是一种闭环管理方法,需要明确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确定过程之间的联系,明确过程绩效,加强过 程考核,监测、分析和持续改进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过程的增值效应。9、系统方法指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从系统的整体层面出发,实现分解与综合、分工与协作的有机结合,加强 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交互应用,科学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实现的方法。10、企业应充分应用检查、釆集、测试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视与测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适宜 时,应从源头自动采集数

3、据。11、业务流程职责是指业务流程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任务,以及业务流程各环节相关任职者完成这些任务所需 承担的相应责任。12、企业应以业务流程职责为牵引,梳理和调整管理职责,并将部门职责和业务流程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13、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策划、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匹配规范、运行维护、数据开发 利用、动态调整等。14、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技术方案的确认和批准应包扌舌得到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实施主体的确认。15、数据开发利用时,企业应选择所需的数据,进行跨时间、跨职能、跨层次的累积,清理和重构,建立适用的 数据应用模型,进行评审和批准,并在相应的业务系统中部署。16、企业应

4、策划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评测与改进体系,通过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内部审核、考核、管 理评审等过程,对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的绩效、符合性、有效性以衣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进行全面评价和分 析,确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寻找可以改进的机会,并改进两化融合的绩效及其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不断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从而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17、管理评审是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活动。18、企业两化融合是指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战略且标,将信息化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 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

5、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 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的绿色发展的过稈。19、企业开展内部审核,主要用于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也可用于识别改进机会。审核方案 的制定应基于企业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审核方式可采集中式或滚动式,但应确保在一个 审核周期内,覆盖所有应审核的对象。20、MRP的中文含义是:物料需求计划21、CAD的中文含义是:计算机辅助设计22、CAE的中文含义是:计算机辅助工程23、CAPP的中文含义是: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24、CAM的中文含义是:计算机辅助制造25、CAQ的中文含义是

6、: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26、CAT的中文含义是:计算机辅助翻译27、SCM的中文含义是:供应链管理28、CRM的中文含义是:客户关系管理29、OA的中文含义是:办公自动化30、PDM的中文含义是:产品数据管理31、PLM的中文含义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32、MES的中文含义是:制造执行系统33、EIP的中文含义是:企业信息门户34、CIO的中文含义是: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35、企业应依据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依据评估和诊断、监视与测量,审核考核管理评审等结果,采纠正措 施和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36、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的目的是以坚定丕移的态度,通过管理体系咨询的方式了解企

7、业情况、诊断病情、探 索病理,帮助组织改善管理,快速发展。37、培训在贯标咨询中最根本的根本目的是,让组织人员准备、全面、深入的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思 想、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在内的方法论,认识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本质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管理现代化38、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要结合贯标企业自身的特点、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为企业量身打造具 有个性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深层次的管理变革。39、某造纸公司战略研究人员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电子读物市场增长迅速, 2007 年中国电子图书市场实现销售 收入1.6 亿元人民币,拥有读者5900 万人。这将对该公司传统的造纸业务构成巨大

8、威胁。按五种竞争力量分析 模型,这种威胁属于新进入者威胁I替代品的威胁I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I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I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能力40、横向型结构组织结构是按企业核心流程划分部门和组织员工,能够减少纵向层级和跨越原有职能边界,提高 组织灵活性和对顾客需要的反应能力,但可能会制约知识和技能的纵深发展。41、根据收集的信息资料是原始资料还是二手资料,将收集信息的方法分为间接调研法和原始调研法。42、质量管理咨询是咨询公司必须开展的内部质量管控活动。43、全面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需要充分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将4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需要运用自身在工业化、信息化以及企业管

9、理等领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为企业带 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管理工具,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45、对咨询项目有效管理,是满足客户要求,顺利完成咨询项目的重要方法,咨询项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管 理、人员管理、控制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46、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遵循PDCA,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要根据单位运作状况随时加以维 护与更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改进两化融合方法,提升两化融合绩效。47、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瓷源,促使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48、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是

10、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它们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企业数据的开发利用 是企业信息化应用核心。49、企业信息化主要内容保护综合集成,信息共享和智能决策三方面。50、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既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又是保障企业信息化的建议成功的重 要准则。51、信息化管理制度设计是围绕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维护,完善等过程而设计的一套管 理规范,适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议与应用的全过程,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运行纲领和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行为准则。52、信息化建设的宗旨是53、根据信息技术发展阶段和企业应用规模的不同,企业信息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单机应用阶段,局域网应用阶 段,

11、全企业范围应用阶段集成协同创新应用阶段。54、在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内容中,BRP表示业务流程再造55、在企业信息化结构分4层,分别是产品(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和决策层。56、信息资源管理在组织中处于战略地位,直接与主持个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企业高层领导人员是最高管 理者57、最高管理者应在本企业管理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应赋予基以下方面职责和权限58、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两化融合的目标,推动企业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 化,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的新型能力。59、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围绕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以业务流程职责为牵引,梳理和调整部门职责,并将

12、业务流 程职责和部门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60、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企业应将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基础瓷源予以管理。62、企业应依据两化融合总体目标或阶段性目标,识别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和需要,主动管理两化融合 的所有实施过程,以确保稳定获取两化融合绩效。63、技术获取是将技术方案付诸实际的过程,一般可包括实施准备,执行,安装部署,调试和测试等过程。64、企业应围绕日常运行、预防性维护、故障处理应急响应等方面不断完善运行维护机制和制度,针对不同层 次、不同重要性等级开展分层分级管理。65、数据开发利用是通过对数据的选取、分析和应用,进而全面实现数据价值的活动。66、两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持

13、续优化的长期过程,企业应关注可能引起数据、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等 要素变化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必要的动态调整实现持续优化化和提升。67、企业应策划、制定审核方案,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与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重核的结果。68、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规划CAPP是连接计算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桥梁,CAD系统 的产品信息必须经过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规划系统才能转变成制造信息。69、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含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 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70、数控机床成为现代加工车间普遍使

14、用的设备,构建网络化数控车间生产现场的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尤为重要。 盖勒普DNC作为一种实现数控车间信息集成和设备集成的管理系统,实现车间制造设备的集中控制管理以及制 造设备之间与上层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彻底改变了以前数控设备的单机通讯方式,帮助企业进行设备资源优 化配置和重组,大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71、MES通过条码技术跟踪车间从物料投产到成品入库的整个生产流程,实时记录并监控生产工序和加工任务完 成情况,人员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情况,设备利用情况,产品合格率、废品合格率,等等。通过生产数据的集 成和分析,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生产改善。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实现统一

15、管理、统一运维的智能化制造,并通过进一步完善车间的管理体系,支撑企业精细化管理。72、在数字化车间的方案中, SFC 底层数据管理对企业车间信息化平台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已具备ERP/MRPII/MES/PDM等上层管理系统的企业来说,迫切需要实时了解车间底层详细的设备状态信息,而MDC 绝 佳的选择,该系统实时监控车间的设备和生产情况,25000多种标准ISO报告和图表直接反映当前或过去某段时 间的加工状态,使企业对车间的设备状态和加工信息一目了然。管理人员不用离开办公桌,就能看到整个部门或 指定设备的状态,便于对车间生产及时做出可靠、准确的决策。73、企业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目的是确保信息化规划能符合企业战略,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74、我国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给出了信息化的定义,认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 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75、对信息化的理解不能狭隘的理解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一个全面的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_的过程。76、两化融合不仅涉及到技术的融合,更是一个管理优化的过程。77、新型能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是在企业成长历程中积累产生的,并随企业业务发展的环境变化等因素动态改 变。78、两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