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资源利用创业计划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5468336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资源利用创业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2022年资源利用创业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2022年资源利用创业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2022年资源利用创业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2022年资源利用创业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资源利用创业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资源利用创业计划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利用创业计划书目录一、行业背景1. 国内行业概况2. 园区概况3. 园区工业组成4. 园区市场价值分析二、 公司介绍1.公司主旨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公司主营项目1.回收资源2.拆检提炼资源3.再生资源四、政策支持1.国家政策2.苏州政策五、 发展规划 1.垃圾收费六、SWOT分析1.优势2.劣势3.机会4威胁七、总结一、 行业背景1.国内行业概况中国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社会上可用的废杂金属的积蓄量也不断增加, 利用好这些再生资源, 不仅可以提高有色金属资源利用率, 而且能够减少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宝贵的金属资源, 对

2、创建社会文明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另外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用一点就少一点, 而且我国又是有色金属资源短缺的国家, 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显得特别重要。 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再生资源利用相当重视, 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近10 年来世界再生铜产量已占原生铜产量的40- 55%, 其中美国约占60%, 日本约占45%,德国约占80%。世界再生铝产量也占原生铝产量的35- 50%, 其中美国约占50%, 日本约占90%, 德国约占45%。世界再生铅产量也占原生铅产量的40- 60%,其中美国约占75%, 日本约占60%, 德国约占55%。锌、镍、镁、锡、锑等再生

3、资源也得到不同程度利用。 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石和尾矿, 数量巨大, 不加妥善处理, 对周围环境将造成严重危害。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烟气, 不仅量大, 而且危害严重, 目前已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 二氧化硫烟气普遍用于制造硫酸, 先进国家回收利用率已达到95%以上,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世界各国循环利用工业废水有严格要求, 工业化国家废水利用率已达到90-95%, 还注意把数量巨大的废石、尾矿、难利用矿石变废为宝, 使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近几年再生有色金属的回收网遍布全国, 还从国外大量进口废杂金属, 废杂金属回收利用产业蓬勃发展, 涌现出再生金属企业5000 多家

4、, 收集、回收、加工、经营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再生金属利用中心。AQSIQ(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近年来进口废料数量不断增加,为了给AQSIQ国内收货人、AQSIQ境外供货商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和全球废料行业市场动向及政策趋势的机会,并帮助大家降低交易成本和贸易风险,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废旧物资再生资源检验检疫分会在成功举办ChinaScrap2010后特举办ChinaScrap2011中国国际废料大会暨第二届进口废物原料“境外供货商”和“国内收货人”展览洽谈会。2009年中国进口各类废料总量5988.6万吨,各不同品种废料比例:废纸约占53%,废塑料约占16%,

5、废五金约占14%,氧化皮约占5%,废钢铁约占5%,铜废碎料占约3%,铝废碎料约占2%,不锈钢废碎料约占1%,其他废料占1%。AQSIQ国外供应商和AQSIQ国内收货人是中国、乃至全球废料的行业主流企业,占据全球废料国际贸易约60% - 70%的贸易量。 2.园区概况 工业园区由中新双方合作开发,于1994年5月规划发展,在2003年初步形成规模。目前总行政区域达288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总行政面积是昆山总行政面积的31%。下辖娄葑、唯亭、胜浦等三个镇,距昆山30分钟车程。 1994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

6、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土地、5.2%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成为了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10年,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围绕“争先率先、聚焦转型、突出创新、改善民生”工作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转型加速、亮点增多、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3亿元,增长23.9%;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738亿美元,其中出口343亿美元,分别增长44%、42.1%

7、;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亿元,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6%。 3.园区工业组成 园区目前的第一大经济产业是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两大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目前形成了集成电路、液晶面板、计算机及外设、通信设备制造四大行业。目前该行业吸引了东芝,诺基亚,三星,博士,松下,AMD,西门子,方正等知名企业,园区拥有国内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和面板模组出货基地,将着力打造以薄膜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外设、通信设备为核心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机械制造业:形成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3大类,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

8、国内知名的海格(HIGER)汽车制造公司,日立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 ,凯联航空发动机(苏州)有限公司。汽车及航空零部件、大型特种设备、医疗器械、电子专用设备、机械装备等初步形成了以部分重点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群。重中之重是发展车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和医疗器械设备三大行业。园区的新兴产业其中有生物医药、纳米光电新能源、软件及动漫游戏、融合通信、环保五个新兴产业。4.园区市场价值分析 园区制造业占园区经济组成的比重非常大,以大型制造企业为依托,直至2010年园区存有世界500强企业有52家。500强投资的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22.5亿元,出口创汇56.8亿美元,分别占

9、到了全区的44%和48%,接近半壁江山。其中,三星液晶、旭电科技、日立显示器、三星电子和诺基亚电信5家企业年产值均超过了50亿元,出口创汇均超过5亿美元。所有必然导致园区目前存在很多小型的配套制造企业。其数量非常庞大,如此多的制造企业,势必会带来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工业原料的紧缺。工业原料来源于部分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而苏州工业园区又以工业生产为主。工业企业的原料主要包括直接由采掘工业生产的产品,如原煤、原油、原木、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由采掘工业生产又经过加工的产品,如生铁、钢材、水泥、煤和石油制品;合成材料,如合成纤维、合成塑料等。目前我国生铁的价格涨幅已经超过50%,钢材,塑料,原木都

10、在不同程度的较去年增长。第二,工业废料的剧增。 工业废料是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由于生产产品的不同,产生的工业废料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材料(如橡胶、塑料等)、废玻璃等。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些工业废料,废料是方方面面的。目前,我们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生产这一方面,因为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苏州工业园区如果在不扩大的前提下,企业数量不会向前几年的增长的那么快,所以建筑和其他行径所产生的废料在这里我们不做研究。目前我们主要针对这些废料对象来自于苏州人民政府2010年第124号文件的主要精神。二、公司介绍 1.公司主旨 针对目前

11、苏州工业园区,我们将落实科学发展观,投入“节约型社会”建设,借鉴国外同行业先进经验,利用技术和国际先进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初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发展格局,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苏州人民政府的要求,以”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规范、有效管理“为原则,积极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废金属(以废铜为例):废杂铜回收一般包括两部分: 一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 由于铜加工企业成材率比较低,一般综合成品率只有60- 70%, 废料量很大, 这部分废料在

12、中国普遍返回生产系统循环使用, 而工业发达国家却打包出售, 自己处理较少。二是社会积蓄的废杂铜, 这部分是国内回收的重点。目前全国再生铜企业约有3000 多家, 主要是中小型企业, 以民营为主体, 生产经营范围包括废杂铜收集、拆解、分类、冶炼、加工和销售。最近几年, 再生铜产业发展迅猛, 废杂铜进口量巨增, 企业规模也有不断扩大趋势。目前再生铜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这些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也是铜资源最紧缺区域,但却是我国铜需求和铜加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目前全国80%的铜加工厂集中在这里,每年回收利用了全国75%的废杂铜, 并已形成了从回收、进口拆解、拣选分

13、类、加工利用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并形成广东南海、清远, 浙江台州、宁波、永康, 天津静海等地, 以进口废杂铜为主的加工利用地区, 及山东临沂、湖南汩罗、河南长葛、辽宁大石桥等地, 以回收国内废杂铜为主的集散地20 多处。 目前国内废杂铜回收量没有统计数据, 我们按国际上一般回收水平估算( 按当年精炼铜产量40%计算)。 近几年利用废杂铜原料生产精炼铜企业逐渐增多。首推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的贵溪冶炼厂, 2004 年该厂生产41.5 万吨电解铜中就包括再生铜15.8 万吨, 大量使用进口紫杂铜作原料, 处理工艺简单, 不需扩建投资大、工艺复杂的熔炼系统, 这是多快好省的举措。其次利用废杂铜生产电解铜

14、2 万吨以上企业还有6 家, 依次是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昌铜业有限公司、天津大通铜业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金升有色集团公司。中小型再生铜冶炼厂也不少, 约占全国再生铜产量60%左右, 但这些企业规模小, 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差,产品质量和金属回收率不高, 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从90 年代开始进口废杂铜, 进口量逐年增加,1995 年突破100 万吨, 2000 年突破250 万吨, 进入21世纪废杂铜年进口量均保持300 万吨以上。 不久前我们到进口废杂铜较多的广东省南海市大沥镇进行调研, 该地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比较突出, 每年大

15、量回收国内废杂铜, 邻近的湖南、广西废旧金属回收企业, 主动送货上门, 形成一个庞大的废旧金属市场。同时大量进口各种含铜废料, 进口原料十分充裕, 普遍都挑拣品质高的才进口, 进口有保证。因为处理废杂铜原料需要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进行体力繁重的拆解、拣选、分类、收集、熔炼作业, 南海市就有几万农民工从事这项工作, 机械化程度很低, 主要是手工操作, 在西方工业化国家是不会这样干的。因此在国际废杂铜市场上竞争对手比较少, 废杂铜货源大量流向中国、印度这样拥有巨大人力资源的国家。我国进口废杂铜起步较早, 进口渠道是畅通的, 近年还专挑质量较好的废杂铜进口, 例如含铜品位97%左右的紫杂铜就进口几十万吨, 直接供铜冶炼厂使用。由于紫杂铜容易处理, 冶炼厂吃到甜头, 估计今后要重点进口, 是增产铜的捷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