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5465313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唯物论即(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论)即(探索世界的本质)原理及方法论1.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2、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原理(本原理没有方法论) 【原理内容】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 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 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 作用; 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4.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我们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 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和客观的【方法论】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将受到规律的 惩罚。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6、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原理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尊重规律,认识和利 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法论】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3、结合起来。(二)认识论(求索真理的历程)1. 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 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方法论】重视实践的作用,立足于实践。2、认识的反作用原理(可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原理内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认识,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3.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坚持【方法论】 要求我们一方面重

4、视实践的作用, 立足于实践,另一方面树立正确的认识, 科学理论的指导4.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或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 展真理。5.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三)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即(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A 联系的观点(有关原理和方法论)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

5、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法论】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原理总述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原理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 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原理内容】: 部分的功能及其

6、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 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总结: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 (没有原理只有方法论)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B 发展的观点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发展具有普遍性(或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原理. 【原理内容】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

7、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3、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发展趋势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 折性的统一。【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 的思想准备,准备走曲折的道路。4、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发展状态)【原理内容】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 量变是 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抓住时

8、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C.矛盾的观点1、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双方转化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贯通。【方法论】争取矛盾双方向好的方向转化。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一方面,它们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

9、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另一方面,它们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 我们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是马克 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依据。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原理内容】 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8、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

10、关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9、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方法论】我们要善于把握主流,D 创新意识1、辩证否定观原理【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是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 既克 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求】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2.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只有方法论)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注重研究新 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

11、界。(四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原理内容】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 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原理(二者的矛盾及规律)【原理内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状况。3、经济基础

12、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原理(二者的矛盾及规律)【原理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 济基础的状况。4.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5. 改革的原理 【原理内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6.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 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

13、群众路线。人生观、价值观1、人生价值的内容原理【原理内容】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奉献) 和自我价值 (社会对 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索取) 的统一, 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即人的社会价值。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原理内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对人们的行为具有 重要的驱动、 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 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原理【原理内容】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4、,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把最广大人民 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历史性特征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5.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特征原理【原理内容】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 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6、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才能和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社 会的关系。(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关系参考课本 102 页)7、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原理即措施【原理内容】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 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