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分享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546507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分享(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授课内容教学目的知识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音响图像资料思考题参考文献第一周授课内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述一、 音乐史和音乐史学二、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目的三、 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特点四、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五、 谈谈如何学习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目的:使同学们在开始学习具体的中国音乐史内容之前,对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发展状况有所了解。为今后的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章知识点:(略)教学过程:一、 乐史和音乐史学1、 什么是音乐史(1) 音乐史是人类从事音乐活动的历史,从理论

2、上说他包括人类创造音乐的一切物化形态的历史。(2) 如何看待音乐是研究音乐史的基本出发点,不同的音乐历史观将产生不同的音乐史学理论。2、 音乐史和音乐史学人类从事音乐活动的历史是一部客观的音乐史,而音乐家写的音乐史著作则是一部主观的音乐史。前者是音乐史,后者是音乐史学,后者是前者在音乐史家头脑中的反映。3、 音乐史学的研究目的一是把历史上的优秀作品搜集整理起来,介绍给每一代人。二是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研究,总结音乐艺术的规律,给今天的创作以资借鉴。三是把历史上优秀音乐文化的各个方面(音乐的表观手法、音乐的体裁、乐器的形制、音乐创作思想、社会的音乐制度、音乐教育体制及其思想等,介绍给今天的人,使之发

3、扬光大。4、 音乐史学的学科性质所以说,音乐史学是一门包括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同时又涉及音乐历史方面的学术研究,它是一门人文科学性质很强的艺术史学学科。二、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目的研究范围: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音乐,其时间上限要追溯到中国音乐的起源,下限时至中国古代史的结束,即清王朝的灭亡。研究对象:具体地说,这门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有这样几方面:乐器及其音乐的产生和演变乐;律学的形成及其发展;作品及其演变的分析与研究;乐谱的解读与研究;器乐、戏曲,说唱、歌舞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音乐及其研究;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音乐史的发展规律的分析与探时。目

4、的:一般地讲,是为了继承丰富的历史遗产。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今天的音乐事业。文化是通过历史积累下来的,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发展。三、 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特点1、 历史方面2、 文化方面3、 社会性质方面四、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1、 技术性方法(1) 音乐史料的搜集(2) 音乐史料的分析2、 导向性方法(1) 音乐发展与各方面的了解(2) 音乐自身发展的传承性(3) 逆向考察(二)研究步骤1、 确定题目2、 收集有关该题目的基本材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3、 综合材料与分析问题4、 撰写论文或音乐史著作五、 谈谈如何学习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一)努力掌握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基础知识 中

5、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分中国古代历史和中国传统音乐两方面。1、 中国古代历史方面(1) 语言文字(2) 目录版本学(3) 考古学常识(4) 民族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常识2、 中国传统音乐方面(1) 具备中国传统音乐的常识和审美修养(2) 掌握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和分析方法(二)投身社会音乐实践,增强洞察音乐史的能力(三)在研究实践中,培养音乐史学工整理的高尚品德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思考题:1、 学好中国古代音乐史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2、 怎样学好中国古代音乐史?参考文目: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冯文慈:当前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和史学方法问题(载冯文慈音乐文集第200页上海音

6、乐学院出版社)第二、三周授课内容:第一章 远古、夏、商时期(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文献中关于音乐起源的观念第三节 原始乐舞和古歌谣一、古文献中的记载1、朱襄氏之乐2、葛天氏之乐3、伊耆氏之乐4、弹歌5、箫韶6、涂山女之歌二、远古时期的大型乐舞第四节 考古发现的乐器(鼓、磬、钟等) 第五节 关于音阶形成的历史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掌握古代乐舞、乐器的产生、发展以及远古时期音阶的形成。重要知识点:贾湖骨笛、骨哨、葛天氏之乐、弹歌教学过程:第一节 概述我国音乐文化可考历史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可考历史有8000年。实例:1986198

7、7年先后在河南贾湖县发现骨笛。 我国早期音乐文化的体现者还有骨哨和舞蹈纹彩陶盆。第二节 文献中关于音乐起源的观念首先是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原始艺术的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2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异性求爱说语言扬抑说摹仿自然说信号说巫术起源说第三节 古歌和古乐舞一、古文献中

8、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葛天氏部落的乐舞: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帝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礼记郊特牲载:“伊耆氏始为蜡,蜡者也,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曰: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二、远古时期的大型乐舞第四节 考古发现的乐器(鼓、磬、钟等)第五节 关于音阶形成的历史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 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周景王

9、(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在位)向伶洲鸠问乐的故事,可以向我们揭示中国音阶发展的历史线索。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音 响:1河南安阳武官村虎纹大石磬测音2西安半坡出土埙测音3山西侯马出土编钟测音思考题:1、 如何看待音乐的起源?2、 “葛天氏之乐”的丰富内容与原始乐舞的特点。3、 “弹歌“及其原始音乐丰富内容4、 简述河南舞阳贾湖骨笛及其发掘的历史意义?第四、五周授课内容:第二章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西周的礼乐扣音乐教育 第三节 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第四节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第五节 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第六节 音乐思想教学目的:了解西周时的礼

10、乐制度以及诗经和楚辞在音乐上的特点和贡献;了解中国先秦出现了哪些音乐论著,对音乐美学思想论著乐记的成书、内容及其意义应有比较细致的了解重点、难点:六代乐舞、西周的礼乐制度、八音、十二律、三分损益法教学过程:第一节 概述 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礼乐制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但它也使乐成了礼的附庸,使音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模式音乐,并逐渐趋于僵化第二节 西周的礼乐扣音乐教育 作为音乐制度,包括乐县、舞列、用乐等都有其森严的规定。在祭祀、宴享、朝贺等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

11、定了与之相配合的各种音乐。如宫廷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大夏”;祭地示“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举行大飨时“两君相见,楫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楫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升歌清庙,下管象武,夏籥序兴客出以雍彻振羽”(礼记)。第三节 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1、“六代乐舞”:云门黄帝祭天神咸池尧祭地神箫韶舜祭四望大夏禹祭山川大濩商祭先妣大武周武王祭先祖2、诗 诗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选集,编辑时间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在西汉初期被统治者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据记载,诗共收编了诗311篇,其中有6篇“笙诗”有“声”无“词”,编排是按照乐曲的不同被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有“十五国风

12、”,共有诗160篇,全部属于地方曲调;“雅”有“大雅”、“小雅”,共有诗105篇,属于朝廷的“正乐”;“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有诗40篇,属于伴舞的祭歌。 时代:诗包括了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即从周初到春秋中期)的作品。 地域:主要产生在黄河流域,也远及长江、汉水一带。 作曲技巧方面: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也显露出很高的水平。我国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曾总结、归纳出在“国风”和“小雅”中存有十种不同的歌曲形式,比较重要的有: 同一曲调多次反复的歌曲。如周南桃夭 带有副歌形式的歌曲。如豳风东山 还有被我们后世称之为“号子”、“夯歌”一类的劳动歌曲和“山歌”一类的抒情民歌。这

13、些民歌在演唱时采用了有“歌”有“和”的形式(“歌”即领唱,“和”即帮腔)。 在曲式方面,“国风”的曲式虽然简单,但这时已经有了在曲尾加上“乱”的音乐了。“十五国风”中影响较大的是“郑风”。 “十五国风”在演唱时,大都是无乐器伴奏的“徒歌”。但也有用“缶”、“埙”、“篪”等乐器来伴奏的。当这些民歌在后来进入宫廷演唱时,其伴奏乐器便日益丰富起来。有时用竽、瑟、悬鼓等乐器组成小型乐队伴奏演唱。用在君主起居时的,称之为“房中乐”,用编种、编磬等大型乐器伴奏演唱并用于宫廷宴会的,称之为“钟鼓之乐”或“燕乐”。诗中的第二类“雅”是奴隶主贵族文人在学习了民间歌曲之后所创作的乐章。“大雅”多为朝会宴飨之作;“

14、小雅”乃为个人抒情之作。诗中的第三类“颂”是周代统治者祭祀宗庙祖先的乐舞,其中舞的部分更多所表现的是舞容、舞姿、舞的步伐和动作。一般很少为人所重视。它虽然主要是歌颂统治者的“文德”和“武功”,强调了祭祀的神圣,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精神风貌。 总之,一部诗包含了民间歌曲和奴隶主贵族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国风”和“小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后来我国民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3、“楚声”楚声是指战国时代,在楚国兴起的用楚国民歌曲调填词的专业创作并由屈原开始的骚体类作品的总称,在音乐上称“楚声”,也叫“南音”。楚声中的九歌 九歌是“楚声”的一部代表作,其歌词被保存在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和属于他的流派作家们的诗歌集楚辞之中。 九歌这部作品原是一套民间歌舞,传说是夏王“启”从“天帝”那取来的,这当然是神话,但也能说明它是一种古老的乐歌。这一古老的乐歌采用了载歌载舞的形式。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祀鬼神的乐歌基础上,为宫廷举行大规模的祀典而创作,并取古代乐歌为名,这部作品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大都是恋歌。不仅有歌有舞,其中还有故事叙述,可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