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和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5463446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和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和教案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1、凸显综合性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生命教育为主旨,有机融合了生命教育、人生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劳动技能及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知识的发展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因此,本课程教材具有综合性,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关心自我

2、、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生存能力,使之能科学、及时、有效地处理实际生活中的各类安全问题,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技能;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

3、社会。以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关于生活与生存的生命态度与情感,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本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采用活动性或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指

4、导学生做中学或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形成学生合作、探究、负责的主体性素质。 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利用自身的经验和体验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

5、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三、教学措施1、采用活动教学本课程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课程。对个体而言,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2、结合实际,活用教材本课程是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经验性课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

6、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只是典型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可以补充、修改、拓展,新编。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如果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替换之,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阅历以及他们的心理发展相吻合。 3、采用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

7、用多种方式的评价,除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外,更应该采用“调查”、“试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评价要注重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二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三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四、本学期能力培养目标在生命教育的培养上,从生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意义三方面,通过认知、情意、实践三个层次全方位开展。认知了解生命现象。比如西瓜子的旅行、美丽的缺牙巴等课

8、程的学习。情意建构珍爱生命的价值观。比如和动物交朋友、别去有危险的地方玩等课程的学习。实践提高生存技能。比如折叠小衣物、清洁我的鞋等课程的学习。 五、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生命奥秘1、 西瓜子的旅行2、 美丽的缺牙巴3、 小辫子和小平头第二单元 安全与健康4、 当心你的动物朋友5、 玩烟花、爆竹要小心6、 别去有危险的地方玩7、 这些物品不共用第三单元 呵护心灵8、 上课要专心9、 做一个受欢迎的人10、 我是老师的小帮手11、 我有点怕第四单元 美化生活12、 折叠小衣物13、 清洁我的鞋14、 我们学择菜15、 我来种蒜苗教案1.西瓜子的旅行教学目标:1、招待西瓜子被吞到肚子里以后会经过人的消

9、化系统的各个器官,最后被排除体外;2、知道人和植物是两种不同的生命体,存在差异;学习感知和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教学重、难点:1、知道西瓜子被吞下肚子后,会依次进入食管、胃、小肠、大肠,最后被排泄出来。2、感知植物的生长规律。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人是身上能长出西瓜吗?你想长出西瓜吗?为什么?有什么办法长出西瓜吗?自己曾经吞下过西瓜子或其他一些核吗?吞下后,长出西瓜或其他什么东西了吗?二、主题活动生命小秘密1、老师讲“西瓜子旅行”的故事,让学生来说说西瓜子都到过哪些地方。2、讨论: 西瓜子能在人的身体里生长发芽吗?为什么?3、一起来了解西瓜生长的过程。生命小智慧1、看图,猜猜哪颗

10、西瓜子能发芽。2、植物认养活动: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讲讲喜欢的原因,用一句话赞美它,并想想能为它做什么事。4、种子发芽:在家,做一做一个种子发芽的实验。三、课堂小结2.美丽的缺牙巴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换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并帮助学生接受这一成长现象。2、通过换牙、蝉脱壳、蚕蛹成蛾等事例,让学生明白生命是在变化中不断成长的。3、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感知生命在变化中不断成长。教学重、难点:1、换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应正确看待和接受这一现象。2、让学生通过换牙现象明白生命是在变化中不断成长的。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同桌之间相互看看对方的牙齿,说说你

11、的发现.二、主题活动生命小问号1、听故事“明明换牙”2、你想了解换牙的过程吗?生命小秘密1、看图讲故事:请学生先把自己看懂的知识说一说,教师进行总结2、可爱的乳牙:学生展示自己的乳牙,说说自己的换牙的故事3、表演“开心缺牙巴”:教师指导学生看懂图画故事,学生讲义讲图中的故事,同桌之间练习表演,请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生命小智慧1、听老师讲蝴蝶从卵变成蛹、再变成蝴蝶的故事和蝉脱壳的故事,请学生在听完后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2、我在长大: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汇报教师总结说说你成长的需要3、帮家人选合适的物品:先观察再选择教师总结三、课堂小结3.小辫子和小平头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知

12、道人的性别差异在社会行为方面有哪些表现及社会习俗对不同性别在行为方式上有哪些不同的规定。2、帮助学生理解性别形成的生理基础,这是接纳自我性别特征和社会角色的基础,也是进一步理解性别平等的基础。3、初步建立异性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尊重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了解性别差异的生理基础和由此为出发点的性别平等的社会学含义;帮助学生形成悦纳自我的生活态度,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2、帮助学生理解性别差异的的生理基础。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男孩和女孩一样吗?二、主题活动生命小问号1、思考:女孩、男孩是有什么决定的?2、帮助学生回忆一年级上册所学内容。生命小秘密1、找差别:图9页,

13、找找四个人物的差别在哪里?2、学生思考讨论:性别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呢?3、教师小结生命小秘密1、引导学生了解图上两个婴儿的身体差异。2、引导学生认识异性交往的行为界限,要相互尊重,懂得自我保护。生命小智慧1、活动穿衣服的稻草人: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两个稻草人的性别,学生为稻草人画一画衣服,学生展示作品2、活动快乐男生,快乐女生:学生看图,从图中找出自己玩过的玩具,给自己喜欢的玩具画圈。三、课堂小结4.当心你的动物朋友教学目标:1、能意识到与动物接触时存在的危险。2、了解、学习与熟悉或陌生动物安全相处的方式。3、了解简单的受伤后的处理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学习与熟悉或陌生动物安全相处的方式。教

14、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讨论: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你们家里养了什么小动物二、主题活动安全小问号1、看图,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啊?2、思考:不让动物朋友伤害你,该怎么做啊?安全小博士1、看图,说说图上发讲了什么事啊?2、学生汇报。3、教师小结过分亲密或者欺负它,它会露出尖牙和利爪,“陌生朋友”脾气坏,遇见千万要躲开,玩耍和喂食后,一定要洗手,被咬伤后用水反复清洗,并尽快去医院治疗。安全小卫士1、看图,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他们做的对不对?2、学生汇报,教师总结3、说一说:你应该怎么和动物朋友安全相处呢?三、课堂小结5.玩烟花、爆竹要小心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选择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正确地点。2、让学生掌握燃放烟花、爆竹的正确方式。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燃放烟花、爆竹的正确方式。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回忆你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二、主题活动安全小问号1、看图,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啊?2、汇报,思考:你们燃放的地点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有危险的?你们燃放的方式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安全小博士1、学生汇报2、教师小结选择远离人群和建筑的空地燃放。严禁在有易燃物的地方燃放,如:加油站、仓库等。燃放时要保持安全距离,侧身持香火点火才安全。点燃的烟花不能对着人。遇到“哑炮”不能马上去捡。小朋友燃放烟花、爆竹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