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46339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 。比较起来,我更喜 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大太神圣了些。 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 还有一点点怪异。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一个水泡,是不是内,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 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2、大约18岁的肘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 地读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 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到了 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她的母亲在生了 6个女儿之后去世了, 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 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 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到了 38岁的时候

3、,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 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 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 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 论是一一大概没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但是,连读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现在,我48岁了。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 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 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

4、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终就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又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于是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作者:毕淑敏本文有删节)(太原市中考题)1、作者一生常读人鱼公主,感受常新。请你简要概括作者8岁、28岁时读出的内容。8 岁时; 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 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2、48岁时,作者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你认为这里的“灵魂”指什么?请结合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作一点

5、分析。3、品读文章的结尾,简要说说好在哪里?4、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 内容两方面回答。5、重读学过的课文,与作者一样,你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请就背影的写作技 巧或斑羚飞渡的思想内容,谈谈你原有的认识和一点新的感悟。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 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 睁不开,桌子一天擦 100遍” 其实,意思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 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

6、念江南的春天。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些名 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 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 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 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 过山梁,插山沟, 山口

7、,呜吗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扌卜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扌卜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拽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 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 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 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

8、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霜?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 比穿着叠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11)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天津市中考题)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呜呜吹号()(2)是碗口大的痛枝刮折.了()2从“流”“灌”漫”中选择恰当的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嵌线处,使语句顺畅.从关外扑过山头,过山梁,插山沟,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3“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傅细雨的滋润”这一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 法?写出了江南春风的什么特点。修辞方法:江南春风的

9、特点:4. 这篇文章开头的写法有什么特点?它又是怎样结尾的?5. 文章段集中笔力主要用什么方法?从哪一方面写出北国春风怎样的特点?竹林深处人家?江南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什 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 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 从山麓一直到山顶, 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 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 一浪推着一浪, 一直涌到很远, 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 只是你看 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

10、常深沉的。?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 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 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 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 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 不多的, 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 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 心里想已经 到尽头了。 但是到了前面, 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 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 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穿过一处最密的竹海, 我们便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 在这里可以越过先前路上的竹树顶看 得更远、更高。举目四顾,除了竹子,还是竹

11、子。前面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但你不可能看 到绵延的山势和一点泥土, 也不可能看到竹坞深处那里有缺口通到山背后去, 因为你能看到 的只是竹子。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是束手无 策。你看,那样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林构成的。陪我们 来的当地的朋友却满意地笑了, 他不是从画家的观点去考虑问题, 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里的 竹林旺盛, 是名副其实的竹乡, 而这不正是意味着这里的竹材和竹笋的丰收吗?这当然是件 好事情。他是以竹乡为家的护林员,是专管栽种竹树和保护竹林的。?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 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 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

12、风中摆动 发出沙沙的响声, 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 我心里在想着, 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回过 头来, 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现了缕缕轻烟。 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 那是竹林深处人家的 炊烟。那位当地朋友说,那里有村庄,有人家,只是在竹海上面连一点痕迹也看不到,如果 不是烧饭的时候,就连这一点炊烟也没有。朋友,我们竹海里的村庄可热闹呢。?于是我们便向深藏在竹海里的山村进发。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 但是从山坞再钻入竹海里,越山涧,过竹桥,爬石路,比想像的要远得多。后来逐渐地听到 鸡鸭一类家禽的叫声, 知道山村近了, 再后来又看见孩子们赶着山羊回来, 我们已经踏进村 庄的街道上

13、了。在路边,在空地上,在人家的门口,几乎全晾着新鲜的笋干,和晒着黄色带 着斑点的竹箬。 竹乡里的竹材早就运到外地去支援经济建设了, 只有这两样东西留在乡里进 行加工。?竹乡里的房子,尽可能利用本地出产的竹材,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连板壁、地板、 门窗也无一不是竹的。 家家户户用的, 不论家具和器皿全都是竹子做的, 这是走进任何一家 人家首先得到的鲜明、突出的印象。放眼望去,凳子和椅子、台子、凉床、碗橱、衣柜、茶 几、摇篮、鸡笼和兔笼,还有斗笠和各种用具,全都是各种竹子制成的,接山泉用的水管是 竹子, 甚至穿的鞋子也是竹箬做的。 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 感到 非常舒适。

14、主人从门外抓一大把晾在匾箪里的盐笋干来招待我们, 又用山泉水沏上一杯碧螺 春,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气息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 我想, 在竹 林深处人家, 在到处是竹具的环境里, 再也没有比用山泉沏当地出产的碧螺春和吃新晒的尖 笋干更和谐更有情调了。?我们正要离去,忽然传来了女孩子们的欢笑声。那声音隐蔽在竹林深处, 看不见人, 声音却越来越近。后来她们终于拨开竹林出现了,原来是一群拾竹箬的女孩子回来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 好像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 香,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温州市中考题)1、作品前三个自然段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乐不

15、同的竹林景物,请分别找出一处, 加以概括 (每处的概括不超出 40 字)。?远处所见?深入竹林所见 ?登临竹坞所见 2、作者对竹子的描写很有特色,按下列要求从文中各找出一处同竹子相关的句子。?从色彩上找?从声音上找 ?从气味上找3、面对竹海,画家和护林员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感受。答:4、请简要分析作品内容与文题(竹林深处人家)的关系。答:5、本文有很多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请从语言的角度自己设计一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并简要说明问题设计的理由(不能抄用试卷上的题目)。问题:理由:6、 景物描写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特点,还要“寓情于景”,传达出作者的情感。请结合自己的 体验,简要谈谈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一桩奇特的诉讼案刘燕敏1968 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 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因为她认为女儿在认识“ O之前,能把“ 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 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