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回输综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459557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水回输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腹水回输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腹水回输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腹水回输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水回输综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水浓缩回输综述一定义:腹水浓缩是利用超滤、透析和吸附的原理清除腹水中的水分、肌酐、尿素氮、胆红素等物质而达到浓缩 的目的。超滤是利用半透膜两侧存在压力差的原理,借助负压将小于半透膜孔径的小分子电解质、肌酐、 尿素氮以及水分子与大于半透膜孔径的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分离开;透析则是利用半透膜两侧分子浓度的 不同,渗透压低的一侧液体中小于半透膜孔径的分子向高渗透压一侧扩散,从而达到保留蛋白质、清除水 分、电解质、肌酐、尿素氮的目的;吸附则是利用透析液或透析膜中含有吸附力的物质,如活性炭、树脂 等,直接对半透膜另一侧的小分子物质、毒素进行吸附。根据上述作用可制成腹水浓缩回输装置,浓缩后 的腹水经静脉再

2、回输给患者自身,从而达到清除腹水、缓解症状、补充蛋白等作用。腹水浓缩回输是1961年首先由Britton等人用于腹水病人的治疗。自该疗法在国内开展以来,国内腹水 浓缩回输术有很多方法。1975年上海中山医院首先报道用单纯腹水超滤装置进行回输术,可浓缩腹水 1.08-4. 9倍;1980年上海仁济医院用聚乙二醇作为透析刑,制成腹水透析超滤装置,浓缩腹水可达近10 倍;1981年上海中山医院对于板型超滤器进行改良,加用羟烷基淀粉作为吸附透析剂,使其同时具有超滤、 透析和吸附的作用,腹水浓缩倍数高达17倍。1998年,北京伟力公司研制出电脑腹水超滤回输机,其腹水 浓缩器采用双泵设计,可准确控制腹水浓

3、缩率,仪器体积小,操作简便安全,并减少了手术中的感染机会。目前,国外腹水浓缩回输装置正向小型化发展,美国已有便携式回输装置放使用。腹水浓缩回输装置, 基本结构均由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泵和调压器、超滤器、管路和其他辅助装置,如血压心率监测仪器等组 成。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 .适应证肝炎肝硬化,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炎肝硬化等,以及其 他各种原因如心源性、肾性、Budd-Chiari综合征等所致的顽固性腹水均为腹水浓缩回输的适应证。腹水浓 缩回输还可为外科手术和腹部其他检查创造条件。如上述患者有大量腹水,24h尿钠与尿钾比例l,24h尿 钠50mmol,即可考虑采用腹水浓

4、缩回输治疗。2. 禁忌证绝对禁忌证包括癌性腹水、感染性腹水和内源性内毒素腹水。如果对此类腹水进行回输,将 可能导致癌肿扩散、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但如果在腹水浓缩过程中加用细胞分 离器,即可清除腹水中的细菌、内毒素及肿瘤细胞、血细胞等有型成分,使该类腹水回输成为可能。腹水 浓缩回输的相对禁忌证有:近期内有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倾向以及一般情况太差不能耐受手术等。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25%,血清总胆红素大于85. 5mmol /L者,手术效果差,易诱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且使血流量快速增加,从而增加心脏负担,由于大 量腹水被清

5、除,腹腔内压力减轻,腹腔内脏器血流量增加,使门静脉血流量增加而压力升高。另外,在手 术过程中可损失部分凝血因子。三、腹水浓缩回输术的方法对欲进行腹水浓缩回输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适当限制钠盐摄入。术前应测量患者体重、腹围、24h尿 量、血及尿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腹水常规、细菌学、病理等检查。腹水浓缩装置、管路、滤器等 器械消毒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手术时,病人取卧位,一般选左骼前上棘与脐连线中下三分之一交点为 穿刺点,每次抽取腹水5000-6000mL.浓缩10-15倍后静脉回输,腹水浓缩过程中如蛋白浓度过高可加入 适量肝素。浓缩腹水回输前可酌情使用5mg左右地塞米松以预防输液反应,术中、

6、术后可使用抗生素预防 感染。术后病人应进半流或全流饮食,用弹性腹带捆绑腹部3-7d,以免腹压骤降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影 响心肺功能或引起消化道出血。视病人情况可于3-7d内再次进行腹水回输,直至病人腹水消退、症状缓 解。四、腹水浓缩回输的疗效1. 减少蛋白质丢失单纯放腹水虽然也可缓解病人的症状,但因大量蛋白质随腹水丢失,从而导致患者血清蛋白含量更低,使腹水再生速度更快。腹水浓缩回输术通过半透膜除去腹水中的水分和小分子毒素等, 保留了蛋白质,从而提高了血浆渗透压,减慢了腹水的再生。2. 纠正水钠潴留和电解质紊乱肝硬化腹水形成时,体内有效血容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

7、致体内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升高,同时,肝硬化腹水患者血中抗利尿激素 水平亦明显增高。此类患者血中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除与分泌增多外,与其降解速度明显减慢 也有较大关系。上述激素作用于肾小管,使肾脏对水和钠的重吸收增多,一方面导致水钠潴留和稀释性低 血钠;另一方面使腹水进一步增多。腹水浓缩回输术在短期内迅速清除体内的大量非循环水分及钠盐,并 使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增加,刺激心房释放利尿多肽,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刺激肾脏使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分泌减少,使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并使利钠因子的排钠活性恢复, 从而使肾脏对水和钠的重吸收减少,机体排水排钠能力增强,腹水再

8、生减少。3. 改善肾脏功能增加利尿效应由于大量腹水被清除,腹腔内压力降低,减轻了腹水对腹腔血管和肾脏 的压迫,增加肾脏的有效灌注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从而达到利尿效果。经检测腹水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 与血中基本相同,半透膜对肌酐和尿素氮的通透性也较好,故在清除腹水的同时也清除了大量肌酐和尿素 氮,使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下降。腹水浓缩回输术后病人对利尿剂反应改善,尿量增加。利尿高峰多在回 输后24-48h出现,利尿作用可持续3 一 l0d,多数患者于1周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腹水浓缩回输术有可 能纠正轻中度功能性肾功能不全,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者不能改善其肾脏功能4. 缓解症状腹水浓缩回输术后,大量腹水被

9、迅速清除,病人尿量增加,腹胀明显减轻,食欲好转,纳 量增加,营养及睡眠改善,常给患者以较大精神鼓舞,有利于病情的缓解,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检查和治 疗。五、腹水浓缩回输术的副反应及防治措施1。寒战、发热为最常见的副反应,国内外报道发生率达10%-80%不等,各家报道的发生率相差较大, 可能与腹水回输前是否使用激素和病例选择有关。发热多在38. 5C以下,停止回输后2-4h体温可自行恢 复正常。一般认为发热腹水中蛋白分解产物和致热源有关,与腹水中存在细菌内毒素也有一定关系。为预 防病人出现寒战、发热,在浓缩腹水回输前常规给予地塞米松5mg,如仍无效,病人体温大于38. 5C,可 再给予适量氢化考的

10、松及解热药物,必要时停止输入浓缩腹水。水被清除后腹腔压力降低,腹腔内脏器血 流量增加,二者均可使门静脉压力升高,加之患者本来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故腹水浓缩回输术后易诱 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因此,浓缩腹水回输不应过快,滴速应小于3mL / min,回输时给予适量利 尿剂,术后捆绑腹带,进流质饮食等以预防出血。3. 腹腔感染腹水浓缩装置消毒不严;医生、护士无菌操作不严,反复多次接受治疗,患者的机体免疫 力低下等均是诱发腹腔感染的因素。发生腹腔感染后,腹水再生速度加快,并影响患者肝脏功能,不仅严 重影响本治疗效果,病人预后也不良,应高度引起重视,预防腹腔感染的关键是严格无菌操作,另外,要

11、注意掌握适应证,有感染的腹水绝对不能进行静脉回输。4. 凝血机制异常腹水浓缩回输可引起凝血机制的变化,发生纤溶和血管内凝血,其确切机理尚不清楚。 有作者认为腹水中可能存在纤溶酶原激活因素,可导致纤维蛋白原溶解,也有学者认为可能与腹水中存在 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内毒素回输有关。16 %-22 %的患者在腹水浓缩回输术后血小板和纤维蛋 白原降低,个别病人会发生纤溶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故凝血机制严重异常者不应进行此治疗。5电解质紊乱因有些病人在术前即存在稀释性低钠、低氯血症,术后尿量增多,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减 少,因此,如术后不注意补钠补氯,极易发生低钠、低氯性电解质紊乱。个别病人会同时发生

12、低钾血症。 因此,术前术后均要检测电解质,缺乏者及时予以补充。6. 心力衰竭浓缩腹水回输使有效循环血量增加,中心静脉压力升高,加重心脏负荷,腹水回输过程中 病人常有心慌、心律加快,少数病人可能会发生心功能衰竭、肺水肿等。可通过调节回输速度、适当应用 速尿等利尿剂来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必要时可给予西地兰等强心药。7. 肝肾综合征 是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治疗困难,预后极差。引起肝肾综合征的原因有: 肝功衰竭,腹腔感染,腹水再生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脏灌流不足等。治疗的重点在预防。8. 肝性脑病也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原因是腹水浓缩回输术后门脉血流量增加,侧枝循环血流量增 加等。为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术前术后应给予支链氨基酸,口服乳果糖、抗菌素等。其他副反应还有穿刺部位腹水外溢、肠梗阻等。副反应的发生是相互影响的,一种副反应的发生往往 引起另一种副反应,几种副反应常常先后或同时发生。有些副反应可能是原发病而不是手术本身引起的。 因此,如何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多家医院使用伟力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开展用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人,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腹水浓缩回输后不但腹水被迅速清除,肾功能恢复,病人尿量增加,腹张明显减轻, 食欲好转,营养及睡眠改善,而且有利于病情的缓解,节省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