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5457448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

2、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采撷短小、精致的历史故事,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说出来听听。现在,你最想知道哪些关于金属材料的知识?生活

3、中处处有化学!及时整理。活动探究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现在,你知道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吗? 知识共享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用到哪些金属材料?你能设计出更别致的用途吗?有兴趣的同学,请你走上讲台,为我们做一次精彩的演说!现在,你知道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有哪些关系了吗?变讲台为师生共同拥有的活动舞台。归纳整合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全新的体验?请同学们说说。第 二 课 时师生交流要把“神舟”5号飞船(如图)送入太空,就需要推力很大的

4、宇宙火箭,并且要求火箭的飞行速度达到每秒8公里以上才行。在这样快的速度下,火箭外壳与大气摩擦将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与此同时,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还要喷出几千度的高温气流,这样一来,火箭尾部就得承受摄氏四千度以上的高温。(可访问:http:/ 拓展探究设计与辩论:综合考虑飞行中火箭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制造火箭外壳所用材料的物理指标;公开辩论所设计物理指标的可行性。在应用中更深刻地领会知识。归纳整合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全新的体验?请同学们说说。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通过对

5、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重点和难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实验准备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 三 课 时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从学生熟悉的装饰品入手,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寻求“金属为什么会变色”的欲望。问题:是否为各种金属的

6、本质颜色?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物质本色观察到的颜色是否变色原因(猜想) 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能。如(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得到金属能与酸反应这一性质,无生硬感和灌输感,可谓水到渠成。学生猜想:金属与酸可能会发生反应。活动与探究:探究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金属是否有气体产生速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中,有何现象 学生完成表格,讨论、交流。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想探究交流分析归纳小结,使学生觉得金

7、属活动性顺序好像是自己刚发现的,既有所获,又体验了成功感。知识情景再现观察漫画。补充素材:多媒体展示银戒指、铅、白金戒指与硫酸反应的现象。问题:从你的探究和情景素材中你有何发现或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与酸发生反应。金属种类不同,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学生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演)(教师指导)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问题1:根据与酸反应的快慢或剧烈程度,能否判断出上述金属中哪种最易与酸反应,即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如何?问题2:上述反应是否是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8、?上述几个反应有何共同点?借助教学的辅助手段,让知识再现,有利于突破难点,扫清障碍。学生讨论、归纳反思小结:Mg、Fe、Zn、Cu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置换反应的定义。2.活动与探究: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反思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你还有哪些收获或疑惑不解的地方?巩固与练习课本P141、3、4。课后小实验:Sn、Pb、Ag与稀盐酸反应。看似练习,实为伏笔,为下节课进一步得

9、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搭台阶。第 四 课 时复习巩固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与O2反应:4Al+3O2=2Al2O3。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Mg+2HCl=MgCl2+H2Fe+H2SO4=FeSO4+H2质疑激趣(小故事)奇怪的天平:趣味化学小组的张同学,从实验室借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镁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接着他又拿两个质量相等的铝球,并同时将这两个铝球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之中,这时天平两端继续保持平衡。过一会儿,将铝球取出,天平慢慢地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问

10、题:为什么把铝球放入两烧杯中天平不能平衡?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能否猜一猜? 学生猜想:可能是铝与其中的一种溶液发生了反应,而另一种没有。学生验证猜想教师展示:铝丝、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学生探究,完成下表:药品实验现象结论铝与硫酸铜溶液 铝与硫酸镁溶液 教师补充:铁丝、铜丝、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问题:根据你的发现,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学生分析:铝能置换出铜、银,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银强。铁能置换出铜、银,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铁、铜不能置换出铝,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铜强。学生归纳:Fe、Cu、Al、Ag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是Al、Fe、Cu、Ag。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金属

11、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问题与启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相互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启示: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的条件。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条件。反思小结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置换反应的条件。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

12、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难点: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五课时 铁的冶炼实验导入:教师演示金、银戒指在酒精灯上灼烧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以及钠、镁等金属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形式

13、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物之中的原因。以实验回顾金属活动性有关知识,做好铺垫。交流展示:学生出示课外收集到的矿石样品(重晶石、赤铁矿石等),朗读有关矿石的产地、产量、钢铁厂的名称等背景资料,课件展示人类最早使用的铁矿石陨铁等其他矿石样品。实物参观,资源共享。指导阅读:阅读课本,解读插图,讨论炼铁时铁矿石选取的方案,使学生弄清楚为什么选取这种矿石的原因。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讨论分析:出示多媒体课件高炉炼铁过程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模拟实验。讨论: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原因;尾气处理办法;分析工业炼铁的原理;分析原料产物是

14、否为纯净物;得出哪些结论等。讨论交流,形成共识。例题自学:指导学生阅读审题,尽量抓住有效信息,小组讨论读题后的感想,尽量将多的读少,抽出有用的、具体的条件。指导方法,合作学习。例题剖析多媒体展示例题的断句、数据的含义,已知和未知量的关系;计算的过程分解;各步骤之间的关系;不纯物质如何转化为纯物质等。领悟开窍。自主评价学生小组之间、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谈谈收获和看法,教师总评。及时评价,激励信心。升华训练在小结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训练,加强对不纯物转化为纯净物有关的计算的应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六课时 金属资源的保护导入课题:出示铁锁、铜壶、菜刀、铁丝、水龙头,分析还能否使用。实物导入,容易接受。学生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