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班主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545577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最好的班主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做最好的班主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做最好的班主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做最好的班主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做最好的班主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最好的班主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最好的班主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近日,有幸拜读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感触特别深,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爱心智慧的结晶,读后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来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一直以来,我总认为“班主任”是辛苦、劳累的代名词。但是李镇西老师用他的成就改变了我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的理解。“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从书中读到李老师记录自己在班级管理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不但让我感到有幸做李老师的

2、学生是幸运的,而且也感觉到李老师是一个真正幸福的班主任。当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

3、“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书看完了,还有一些声音萦绕在我的耳边:“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对于我而言,我要学的是他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我是一个最幸福的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为每一个人培养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

4、本的起码的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5、师爱是童心的源泉。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纯真。生活赋予我们成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但是对于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副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须知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

6、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寝室扣分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

7、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教育的爱,这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

8、,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

9、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说的那样,你不要指望学生会和你同步,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样,一样懂事吗?你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

10、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学生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李老师的博爱是学生的进步很大,使我强烈感受的是李镇西同志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

11、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做最好的老师,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 语文课在历经了多次课改后,阅读教学却进入了一个尴尬的瓶颈,我们的语文老师心里存在着四个不太清楚: 不太清楚要教些什么;不太清楚为什么要教;不太清楚要教的什么程度;不太清楚要达到什么目标。带着这个疑问,我听了一节吉林省骨干教师王廷波的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启发很大。 王老师在课后总结中引用了利郎男装的一段广告词: 简约不简单 忙碌不盲目 放松不放纵 取舍之间 彰显智慧 我觉得用它来形容一节好的阅读课,也是再好不过了。 一、 简约不简单 何谓简约,简约是舍弃,更是收获,真正的简约,不仅让我们返璞归

12、真,更让我们感悟包容,用心造就简约,简约才能包容世界。 简约的课不是白开水,不是烈酒,是一杯清茶。他以极简的模式,给学生极大的发挥空间。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这堂课也正是这样,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 这里我只想谈一个小的环节,课前的交流,他问了学生这样几个问题: 你知道四大名著是那四部书吗? 请按熟悉程度排序,给四大名著排序。 请按你喜欢的程度,给四大名著排序。 请按艺术价值,给四大名著排序。 从你们的排序中,我发现红楼梦在你们心里,艺术价值是最高的,却也是你们最不熟悉的最不喜欢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的教学环节在他的教学中比比皆是,每一处的设计,都不复杂,甚至多媒体的运用都是少而又少的,可是

13、他的每一句话,都给了学生智慧的启迪,每一个问题,都给了学生思索的空间。我觉得,这就是简约不简单。 二、 忙碌不盲目 王老师的课层次分明,每一处的安排,都让学生积极的动了起来,同时又做到了收放自如,每一处都没有旁逸斜枝。就算是课外的发散思维,他也是处处紧扣教材。会想他的课堂,没有花团锦簇,却处处直指教学目标。 三、 放松而不放纵 听王老师的课是很轻松的,他会和学生开玩笑,言语间,处处都是东北人的直爽和幽默。一堂课,学生在校,听课的老师在笑,王老师自己也是笑声不断。第一堂课,由于学生紧张,课堂气氛有些沉闷,第二堂课伊始,她说:“同学们都是铁道小学的吧。我一直以为铁道小学就是铁道边上的小学呢。是吗?

14、原来不是啊,你能不能把你们的全称说给老师听。”一个男孩说:“湖南省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附属中学小学部。”全场哗然,他还补一句:“不是在铁道边上啊!中国的语言,真是” 学生放松下来,接下来的课进行的顺利多了,可这样的课堂,学生却不是放纵的,整堂课外松内紧,气氛是轻松的,可是要把自己的答案做到完美,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王老师时时刻刻都在找茬,在老师与学生课堂的辩驳中,课文的脉络清楚了,人物形象鲜明了。 四、 取舍之间,彰显智慧。 一篇课文,可以上的很浅,也可以上的很深,最难的是深入浅出。这就要做到有所取舍。“取”是一种能力,“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 舍得舍得,有舍才

15、有得。王老师在课后的学术报告中,是这样阐述的,在教材的把握上,有时可以“不求甚解”,有时却要“细嚼慢咽”。 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这篇课文中,王老师讲的最精彩最详细的是“从众人的笑中,可以看出他们什么样的性格”这个问题。文章写到了十四个人物的笑,可是王老师只具体分析了黛玉、宝玉、湘云三个人的笑,谈到了凤姐、鸳鸯的不笑,这是他的取,而其他的人物,都被舍了。 这就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因为他在分析中,指导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也留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 纵观王老师的课,简约,轻松,目标明确,取舍得当,很有语文味。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一节好课正应如此。“略读”不能“略教” 略读课文的教学是现在我国语文教学

16、的“两难境地”。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是新课程实施多年,略读教学受到冷落,很少有人去研究。理论上得不到支持。而略读课文占的比重大。一节课40分钟,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那么美的文章为什么要略读呢?略读课文可以处理成精读吗?这些困惑影响了老师们的教学,于是就出现了精、略不分等现象。大家只是自己摸索着教,该怎么教?实践起来五花八门,难以驾驭。其次是目前我们对阅读方法体系的系统性理论研究甚少,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充满了似是而非的所谓的阅读方法教学。然而这些所谓的阅读方法,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似乎都有问题,即使在同行内部认同度也不高。学生究竟应该掌握哪些阅读方法,老师不是特别清楚。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说:“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用法服务。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我们先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