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工业化——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545575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磅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工业化——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磅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工业化——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磅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工业化——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磅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工业化——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磅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工业化——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磅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工业化——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磅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工业化——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动建筑工业化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隆重召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我国发展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落实措施,已成为近年来行业发展的热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与各类房屋的巨大建设量, 也为预制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0152016年度是我国房地产和建筑业发展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之年,也是全行业聚焦新型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元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政策引领下,我国建筑业开始艰难的迈向绿色建筑及其工业化的突围发展之路。会议现场2016 年 5 月 21 日,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

2、凝土技术论坛在济南隆重召开。论坛以 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工业化 为主题。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平安建筑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为承办单位。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是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组织的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已先后于 2011年2015年成功举办五届,并已成为国内外知名技术交流品牌,为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从第五届的厦门论坛开始, 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逐渐面向国际, 力争打造贯通国内外的预制混凝土技术与产品交流活动平台。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北京榆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雷,中国混凝土与

3、水泥制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曾庆东,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节能科技处处长刘春藏,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建筑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卢宝树,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秘书长沈冰, CCPA 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理事长蒋勤俭、秘书长王晓锋、副秘书长王劭婷、赵勇、祝磊、孟宪宏、高志强等协会、分会领导、山东下属各市住建局相关科室领导、行业专家、企业家出席本次大会。大会邀请行业领导、国内外专家、企业家研讨我国预制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交流国内外预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的经验同时完成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换届工作。上午的会议分别由分会秘书长王晓锋和副秘书长赵勇主持。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

4、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曾庆东致辞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曾庆东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主要由基础建设和房屋建筑拉动的产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预制混凝土构件产业经历了几次起起伏伏。今天,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5 月 18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 意见中有关发展水泥制品的描述是要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水泥制品, 推进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构配件工厂化生产。 意见的发布对促进预制混凝土构件产业健康发展意义十

5、分重大。 CCPA 近期参加的住建部有关司局召开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会议,有关于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在制定中,其中对装配式建筑中的建材绿色建材的选用,将会提出低碳、绿色、可循环的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深刻变革。随着建筑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工厂化制造的预制构件将会体现出更多的质量优势和环保优势,让用户了解行业产品,了解行业在技术、装备、施工中的创新,增强使用者的信心。让行业技术人员通过论坛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是协会坚持主办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的初衷,力争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把论坛做成在我国预制混凝土设计、生产和施工方面一个优秀的平台,借以推动我国混凝土预制事业的

6、健康发展。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节能科技处处长刘春藏致辞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节能科技处处长刘春藏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国内外同仁共聚一堂,研讨预制混凝土技术,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这是一次难得的盛会。从去年国家中央政治工作会议以来,装配式建筑作为国家一项重大决策,陈政高部长在全国建设会议上更是把装配式作为一项重大突破,明确提出用 10 年左右时间达到 30% 的目标,而对山东省的目标是用 5 年左右时间达到。由于山东具有一定的产业化基础,从小区试点开始,济南市是全国第一批小区试点,山东省也是第一个通过地方发挥当中写入产业化概念,也是全国第三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山东又有全国最多的地级市,具有

7、产业化机构。因而,从2015 年开始,山东省财政厅与建设厅联合发文,给装配式建筑企业进行补贴,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建筑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卢宝树致辞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建筑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卢宝树致辞,卢宝树介绍到济南作为全国第三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在推广装配式建筑,开展预制混凝土构件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特别是在政策制定、项目推广、园区基地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有效、有针对性的工作。今年济南市装配式建筑将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不低于30%,由去年的 25 增加到 30%。截止目前,经核实,济南装配式建筑项目已经达到 700 万平方米。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建

8、筑产业化领导组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先后培育了两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10 个省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 40 个市级产业化基地,有省市示范、试点项目 15 个,达到了 80 万平方米。经过测算,济南市部品、部件年生产能力达到 180 万立方米,可满足600 万建筑面积的装配式项目的需求。同时,在人才培养、装备制造、信息化建设等方 面引领了企业进行创新升级。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致辞 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在致辞中讲到,本次会议选择在济南召开,定会对山东的预制装配式行业起到深远的影响和极大的促进作用。张波代表本次会议承办单位和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联盟

9、对全体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张波对我国建筑产业化行业的感受是, 三年前可以说是曙光乍现 ,今天则可以说是霞光满天 。建筑产业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行业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在迅速发展。 CCPA 将来一定会向国际潮流迈进, 最终达到团结、 互助、 创新、 共赢。CCPA 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理事长、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蒋勤俭 中央政府发布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要求。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也明确城镇化领域重点支持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 的科研开发工作。国家、行业及地方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以上海、北京、深圳、济南、成都、沈阳、武汉、合肥

10、、厦门、重庆、西安等城市为代表,从试点示范工程入手,稳步推进装配式技术的本地化发展。以中建为代表的大型建筑设计和施工企业强势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布局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成都、郑州、 厦门等核心城市, 推进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融资建造模式。装配式建筑成为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发展热点,全国范围的研 究、设计、生产、施工等单位都陆续进入该领域, 2016 年PC 行业的竞争已拉开序幕。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蒋勤俭在中国 ( 2015-2016 ) 预制混凝土行业年度报告中讲到。蒋勤俭围绕PC 区域发展概况、产业政策导向、技术标准支撑、 企业运行状况、 PC 市场开发、 PC 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对策

11、和建议等几大方面进行介绍。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各地推广预制技术的热度还在不断增加,从各地反馈的产业化试点示范工程和工厂运营的信息来看,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很多,实际效果很差,严重影响未来预制混凝土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进程。 对于 PC 未来发展,蒋勤俭提出:可以从现场向工厂转变、从预拌向预制转变、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从强度向性能转变、从专业向集成转变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从微观层面看,对于预制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蒋勤俭提出三点基于:一、基于区域长期发展战略的本土化平台建设。以所在区域的开发、设计、生产、施工单位为主体,搭建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平台,不断开发 PC 新技术和新产品,循序渐

12、进的推动预制混凝土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二、基于高品质建筑的精益建造发展目标。必须彻底改变我国预制行业的传统发展方式(质量低劣、产品单一、低价竞争) ,重视质量和服务,走高性价比和提供增值服务的持续发展之路。三、基于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预制混凝土相关产业链企业必须植入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基因,依靠工业化和信息化手段进行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最后,蒋勤俭提出中国预制混凝土发展之路应是务实、合作、创新、多元。CCPA 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秘书长王晓锋主持会议并做报告当前,我国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存在抗震要求高、独立自主的标准规范体系、劳动力成本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水

13、平与管理国际先进、技术、产业发展与快速的建设需求存在矛盾、行业管理机制、管理水平与发展规模不符等问题。 CCPA 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秘书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处副处长王晓锋在预制混凝土结构发展与标准规范体制改革主题报告中讲到。王晓锋介绍了装配混凝土结构发展、 有关标准工作、 标准规范体制改革与展望。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王晓锋总结到:等同现浇的设计与建造方式,便于在行业原有模式下推广,鲜有结构体系上的突破;经济性等同或优于普通现浇结构难度很大;关键产品(如三明治墙板连接件、结构密封胶、预埋吊件)的研究与标准规范仍需加强。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离不开标准规范体系,近年来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14、住宅的发展离不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 术规程等标准的支撑。以标准规范研发与编制为依托,建立了建筑工业化标准化团队,集合了行业内优势单位。在新的标准化工作形势下,标准规范领域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领域标准工作,王晓锋展望,标准化工作要采用新的工作方式,以建立建筑工业化全过程、主要产业链标准体系为基础,研制关键标准,在重要关键规范方面取得突破,并补充产品、方法等配套标准,力争尽早解决标准领域的制约瓶颈问题,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标准等公益性基础标准存在编制统一的国

15、家、行业推荐性标准或全文强制标准的可能,其他各具体领域大部分将通过编制团体标准予以解决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黄小坤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黄小坤研究员介绍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研究与应用。黄小坤从概述、研究进展、 技术标准、 工程应用、 问题与展望几个方面展开介绍。黄小坤表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水平缝、竖向缝的钢筋连接技术;新旧混凝土接合面的一致性和抗剪性能;新型配筋技术;新型节点;钢筋锚固技术;结构分析及设计方法;信息化技术( BIM )集成应用。近10年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围绕框架结构:包括预应力框架结构、外墙挂板;剪力墙结构:承重墙、外挂墙板、建筑隔墙;框架- 剪力墙结构来进行研究。黄小坤还列举出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究计划 2016 年优先启动项目 -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其中,产业化示范应用( 2016申报指南中有6 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