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453012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摘要】现代班主任把一半的精力都花在问题身上,问题学已经成为当代班主任、老师的心病。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分析“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促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关键词】问题学生 成因 处理策略在一个班级中,无论是思想品德,还是行为习惯或学业成绩,必然会存在好与不好,高与低的差别,能力和水平的发展是不会均衡的。所以,每个班级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他们“拖班级的后腿”,是“麻烦的制造者”。班主任把一半的精力都花在他们身上,问题学已经成为当代班主任、老师的心病。面对这样的

2、现状,我们要积极分析“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促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如今学校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形成的原因也各不一样,其中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原因、学校、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到:一、学生自身原因:案例1:一年级学生魏某,平时学习成绩非常认真,上课听讲,课后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但是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反映特别慢,听、说、读、写、推理、计算等能力达不到该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水平。案例2:学生杨某是前年我班上的一名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考试在年级都是前几名,二年级下学期休学半学期,到了三年级就明显

3、跟不上了,到四年级根本就无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案例分析:1、学生智力水平落后,学生魏某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动机,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低下;2、学习基础差,他们在相应时间内不能有效的掌握知识,形成越学越不会,越不会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学生杨某就是因为二年级休学半学期,导致三年级学习成绩跟不上,到四年级,对自学、阅读、思维能力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他知识出现断层,成绩更不上,对学习不感兴趣。二、家庭原因:案例3:男生王某,父母都是个体户,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对孩子的要求都是尽量满足,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不强,父母对

4、其学习比较关心。存在的问题: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表扬鼓励,起效的持续时间短,学习成绩不理想。案例分析:王某主要是受家长负面影响,家庭是人与社会最早的接触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家长对孩子不能太溺爱,要星星不能摘月亮,有了进步,过分评价,犯了错误,纵容包庇,王某正是由于家长过分溺爱,使他心理出现异常;二、王某的父母过于看重他的学习成绩,给了他很大心理压力也是造成他成为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三、王某父母平时特别忙,孩子大部分时间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平时自由惯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王某的情况,还有家庭暴力,让孩子产生畏惧和逆反心理;

5、家长劣迹让孩子仿效等都是让孩子成为问题学生的诱因。三、学校原因:1、重“优”弃“差”我们国家虽然提出素质教育很长时间,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学校仍然重视“应试教育”,加上班级学生数较多,老师不可能顾及所有学生,多数老师报把精力都放在了中等以上学生身上,严重伤害了差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2、班级管理不到位:一些班级管理措施不到位教育方法不当,当学生出现一些违纪行为的时候,教师没有把事情查清楚,就认定是学生的错,盲目作出处理,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受到粗暴待遇后,就故意捣乱。3、老师教学单调枯燥,教师平时不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布置一些枯燥、机械、重复的作业,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厌倦心理。

6、四、社会原因1、拜金主义:学生受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认为“金钱至上”,与其在学校苦熬不如趁早出去打工、做生意实惠。2、读书无用论:学生只看到社会上有很多小学没毕业的人成了大老板、企业很多职工下岗,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等情况,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厌学的情绪不断深化。3、不良文化的影响:如今不健康的图书、光盘遍地都是,学生不加选择地阅读、观看,加上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等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发展,致使犯罪。 问题学生由于善于制造问题,因此十分容易让老师发火。老师越是发火,他们越制造更多的麻烦,所以当问题学生发生问题时应该能从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处理起来会更方便一些:一、要冷静,先稳住事态。问题学生是不善

7、于控制自己情感的,他们冲动起来,局面可以说是难以想象,教师在这时候若跟他们对着干,不但收不到效果,而且有失身份。所以,问题学生的问题,大部分不需要立即处理,先放一放,让学生的怒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再教育他们。二、不急于做事非判断和道德批判。当问题学生发生问题时告诉他们:“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的教育基本上无用,其实他们都知道自己“捣乱”行为是错误的,是明知故犯,学生犯了错误,明智的做法是首先不要说他的对错,而是帮助他弄清是什么力量推动他去犯这样的错误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找适当的机会帮助他切断错误思路的根源,避免他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三、不能用态度解决问题问题学生闯祸,经常是态

8、度没礼貌,顶撞老师,有时近于蛮横,我教师心急如焚,往往采用简单的方法,加上严历批评与指责。想尽一切办法,打掉他恶劣态度。结果教师没能冷静的调查问题和分析问题,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成了学生吵架的对手,这就成了态度解决问题,学生对老师无礼,必须道歉,虽然当时学生态度不好,教师也不能急于“压火”,用询问的语气,把事实澄清了,把是非分清了,这时让学生道歉也就不是难事。四、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问题学生出了问题,教师第一反应非常重要,比如教师第反应是“又是他”,“昨天刚写过保证书,今天又来了”这些态度是不会引导导教师去研究问题,只会激发矛盾,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面对问题学生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充满

9、探索精神的“为什么”只有这种反应才能让教师去询问与研究,最有利于解决问题,而且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有好处。当然,一个“为什么”是不够的,要一直查下去,才能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问题学生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社会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不足,教育的制度的不完善和孩子个性气质的共同影响,要想解决问题,不光要治标,还要治本,面对问题学生,我们要尽快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共同影响,、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为教师,我们必须首先担起转化问题学生的重担,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一、博爱。面以问题学生,绝对不能放弃!爱一个可爱学生,那是非常容易的事;但是爱一个根本不

10、可爱甚至可厌的学生!教育者都知道,只有自己心中有爱,才能拯救他人。教师教育方法要是不对,耽误的可是一个人的一生,是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一生啊!在我们的心底,是不是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你对每个学生都无私地爱了么?都心怀仁慈地,彻底地救了么? 二、从各种方面去了解孩子。人往往因为无知,所以狂妄;因为不了解,所以偏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以为自己教学生的时间越长,越能了解学生,越有资格给学生下结论。实际上,时间的累积并不代表了解的加深:其一,教师的工作往往只能探测到学生某一时段或某一领域的能力,并不是全方位的;其二,基于各种因素,学生往往会约束自己,伪装自己,教师所看到的并不

11、见得是学生真实的状态。其实“差生”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差,多数“差生”仅是某一方面落后。昔日冷眼中的瓦特、讥笑中的牛顿、愚笨的爱迪生,不是都成了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了吗?这还不足以给教师们以警醒吗?我们为什么要早早地下结论,早早地摇头叹息?我们为什么在摸到左边的残腿时,不去摸摸那健全的右腿? 三、利用信任、期待的感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信任、期待的感情,可以使对方感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自信心。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奋发向上。问题是,是什么原因使得教师们不肯去信任那些不是很可爱的孩子? 四、培养自尊自信,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催化剂。教师们面对的差生,往往差的不只是学业,还有行为习惯、技能技巧,所以他需要的帮助很多很多,我们根本就来不及也不可能一一弥补,只能给予他最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培养他的自尊自信。 转化“问题学生”的法宝是-一份仁爱、一份了解、一份宽容、一份信赖、一份鼓励!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