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综合练习训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5452694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讲综合练习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十五讲综合练习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十五讲综合练习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五讲综合练习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讲综合练习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讲 综合练习训练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把方程化成一般式为_.二次项系数是_、一次项是_。2、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2,-3),那么= .3、已知y与x成反比例,并且当x=2时,y=-1,则当y=3时,x的值是 .4、关于的x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 则a的值是_.5. 关于x的方程是(m21)x2+(m1)x2=0,那么当m 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6、已知函数,当x0时,函数图象在第 象限,y随x的增大而 .7、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8、直线y=-5x+b与双曲线相交于点P(-2,m),则b= .9.当时,则的解

2、为_.10、已知x1、x2是方程2x2+3x4=0的两个根,那么 ;x21+x22= ;11、若点A(6,y1)和B(5,y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12已知:如图,在中,于D, 则BC=_。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C. 无实数根; D. 不能确定2、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则等于 ( )A. B. 1 C. 或1 D. 23在RtABC中,C=90,a = 1 , c = 4 , 则sinA的值是 ( )A、 B、 C、 D、4在 ABC中,已知C=90

3、,sinB=,则cosA的值是 ( ) A B c D5、(2009 潍坊)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则整数a的最大值是( )A、6 B、7 C、8 D、96、(2009 佳木斯)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的图像不经过( )象限。A、一 B、二 C、三 D、四7、如图(7),为测得一河两岸相对两电线杆A、B间的距离,在距A点15米的C处(AC AB)测得之ACB=50,则A、B间的距离应为( )米A15sin50 B15 cos 50 C15 tan50 D15cot50 (7) (8) (9) 8如图(8),要测旗杆AB的高,在C处测得旗杆顶A的仰角30,向杆前进l0m到达D处,

4、测得A的仰角为45,则旗杆的高为 7如图(9),两条宽度都是1的纸条,交叉重叠放在一起,且它们的角为,则它们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19.在RtABC中,C=900,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a=csinA;(B)a=bcotB;(C)b=csinB;(D).10、若直线y=k1x(k10)和双曲线(k2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无交点,则k1、k2的关系是( )A、k1与k2异号 B、k1与k2同号 C、k1与k2互为倒数 D、k1与k2的值相等11、已知点A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它到原点的距离为5,到x轴的距离为3,若点A在第二象限内,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5、)A、 B、 C、 D、12已知为锐角,tan(90-)=,则的度数为( ) A30 B45 C60 D75三、解下列方程: (每小题5分,共20分) 1(配方法) 23 4. 四、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求证:不论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东北302(2006黔南课改)某船以每小时海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在点测得某岛在北偏东方向上,航行半小时后到达点,测得该岛在北偏东方向上,已知该岛周围海里内有暗礁(1)试说明点是否在暗礁区域外?(2)若继续向东航行有无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3、如图,点是双曲线与直线y=-x-(k+1)在第二象限内的交点,x轴于B,且ABO.()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的坐标和AOC的面积.4、阅读材料:为解方程,我们可以将看着一个整体,然后设=y, 那么原方程可化为,解得。当y=1时,;当y=4时,;故原方程的解为 。解答问题:(1)上述解答过程,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的过程中,利用了_法达到解方程的目的,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2)利用以上知识解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