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45027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边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边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边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边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边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边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边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边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一、总则1、在编写施工方案时,应全面分析工程特 点、水文地质条件、现场环境等因素,制定能满足高边坡施 工安全生产要求的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2、在尾水出口等部位进行施工作业,除执 行本方案外,还应执行有关的规范和规程。3、本方案使用于本标段进行的高边坡开 挖,防护等作业。二、概述马马崖一级水电站位于北盘江中下游,地 处贵州省关岭县花江大桥上游20.2km的峡谷中。为北盘江 干流(茅口以下)梯级开发的第二个电站,其上游是已建成的 光照水电站,为本流域龙头电站;下游有规划的马马崖二级 水电站和刚建成的董箐水电站。工程任务以发电为主,航运 次之。电站装机容量558MW,安装三

2、台单机容量为180MW的 水轮发电机组和一台18MW的生态小机组。马马崖一级水电 站属二等大(2)型工程。尾水出口位于坝址下游左岸,尾水平台正 下方,尾水出口上游与大坝消力池护岸相接,下游与大坝左 岸护岸相接,全长71.54m,,顶部地面高程EL540.20m,底 部高程EL486.00m,在3条尾水洞之间预留岩墩,岩墩上下 游长9.4m、内外侧宽15.667m,尾水出口为垂直边坡开挖; 底板开挖坡比为1:3.133,顶部高程EL497.00m、底部高程 EL486.00m。三、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93号;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 规范;3

3、、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DLT5006-2007。四、安全专项施工措施1、石方爆破作业以及爆破器材的管理、加 工、运输、使用、检验和销毁等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的有 关规定、规范。2、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 程,主动接受当地公安部门的监督管理,预裂爆破应严格 控制钻眼间距和炸药用量。3、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 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 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4、高边坡实行“边开挖、边清理、随防护”, 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5、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系 好安全带,帮挂安全带的绳索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

4、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个安全桩2根及以上安全绳拴2人 以上。6、高边坡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 面应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 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7、清理边坡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 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 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8、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滑动、崩塌迹象危及 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项 目部处理。9、施工生产区域主要进出口处应设有明显 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文明生产规定、禁令。与施工无关人 员、设备不得进入施工区。10、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 领导和安全检查

5、人员的指挥,工作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 经许可不得从事本工种之外的工作;严禁酒后上班。1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照作业要求正确 穿戴各个人防护用品,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硬底鞋、带钉 易滑的鞋进入施工现场。12、在施工现场行走应注意安全,不得在 边坡下方休息或停留。13、临边、危险区域,设备用电周围设置 围栏和安全警示牌,夜间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设 施、警示标志未经安全人员的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14、从事高边坡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经 医院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等以及不适于高空作 业的,不得从事高边坡作业。15、使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 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得抛掷。1

6、6、遇有影响施工安全的恶劣气候时,禁 止进行高边坡作业。除以上措施外,施工作业时,必须按高边 坡施工规范施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五、施工安全危险因素(一)影响边坡施工安全的危害因素1、开挖线上部不稳定岩体、松动岩块,直 接影响下部作业安全,应进行清除或加固防护处理。2、岩石性质的影响:包括岩石的坚硬程度、抗风化能力、抗软化能力、强度、组成、透水性等。3、岩层的构成与结构的影响:节理裂隙 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规律、结构面的胶结情况、软弱面和破 碎带的分布与开挖坡面的关系。4、水文条件的影响:主要是地下水的埋藏 深度及动态变化,地表水的作用情况。5、地貌的影响主要是边坡的高度、坡度和 形态。6、风化

7、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风化作用 减弱岩石的强度。7、气候影响因素及施工人员的不安全因 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六、施工布置1、现场施工总体规划布置应遵循保证安 全、有利施工、便于管理的基本原则。2、生产、生活、办公区和危险化学品堆放、储存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地基稳定,不受洪水、滑坡、泥石流、 塌方及危石等威胁。(2)交通道路畅通,区域内通行道路宜避 免与施工主干线交叉。(3)设备机房,生活、办公房屋,仓库的 间距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3、材料堆放,储存应远离其他区并满足相 关规定布置。4、施工区内起重机设备、施工机械、运输 车辆及工具房、空压机房、电工值班房等布置应符合安全、 卫生、环境保

8、护要求。5、大型施工机械与车辆停放场地的布置应 与施工生产相适应,要求场地平整、排水畅通、基础稳固, 并满足消防安全要求。6、施工道路布置(一)施工生产区内机动车辆临时道路应符合以下规定:(1)道路纵坡不宜大于8%,个别短距 离地段最大纵坡不得超过15%。(2)道路最小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5m, 因自然条件限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3)路面宽度不得小于施工车辆宽度的 1.5倍,且双车道路面宽度不宜窄于7m,单车道不宜窄于4m。 单车道在可视范围内应设有会车位置。7、在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及叉路应设有 相应警示标志。8、悬崖陡坡、路边临空边缘应设有警示标 志、标牌及安全防护措施。七、开

9、挖(一)覆盖层开挖1、在覆盖层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清理完 边坡的风化岩石、堆积物、残疾物和滑坡体,并在适当位置 修筑拦渣坎,保证下部施工安全。2、覆盖层开挖应按设计边坡比自上而下分 层进行,坡面按设计要求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3、坡面随开挖下降及时进行清坡,按设计 要求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护,保证施 工安全。防护主要采取护面形式。4、做好汛期防水、边坡保护措施,防止边 坡坍塌造成事故。5、对于边坡易风华崩解的土层,若开挖面 不能及时防护时。应预留保护层,在有条件防护时,再进行 保护层开挖。6、需人工开挖的坡面覆盖层,应在开挖范 围内,按照每人控制2.5m的水平距离,作业人

10、员系安全带, 从高处分条带向下逐层依次清理,相邻5人之间最大高差不 得大于1.5m,所有人员之间最大高差不得大于3m,对于块 体较大、人工无法撬动的孤石,宜爆破后清理。7、在覆盖层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或滑 移迹象,应立即暂停施工并将施工人员及设备撤至安全区 域,待查清原因、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恢复施工。(二)边坡石方开挖1、边坡石方开挖采取自上而下的开挖形 式,同时应做好边坡开口线上下一定范围内的锁口和锚固工 作。对于需要防护的边坡,采取边开挖边防护的方法。2、边坡开挖时,不得采用对坡面产生破坏 的爆破方法,可在坡面3-5米以内预留保护层;也可先进行 坡面预裂爆破再进行主体石方开挖爆破,

11、一般采用梯段加预 裂爆破一次开挖。控制一次最大单药量,质点振动速度必须 满足设计要求。3、对于边坡易风化破碎或不稳定的岩体, 应先做好施工安全防护,边开挖边防护。在有断层和裂隙发 育等质地缺陷的部位,应在防护作业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层 的开挖。4、在开挖面靠近平台设计高程时,平台预 留1.52m的保护层,保护层开挖严格按照保护层开挖技术 要求进行,并在平台外侧,分别设置护栏及其他挡渣措施, 以免石渣滑落。5、在靠近其他建筑物或电杆、电缆、电线、 风、水管等附近开挖时,应由技术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出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6、边坡开挖的分层厚度应根据地形地质条 件、平台间的高差、钻孔设备和装载机械

12、的技术参数等因素 确定。(三)钻孔作业1、钻孔工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合 格后方可单独操作。2、钻机的工作地面应平整,在倾斜地面作 业时,钻机下方应用楔形木块塞紧。不得在倾斜坡上横向钻 孔作业。3、应采用湿式凿岩,或装有能够达到国家 工业卫生标准的干式捕尘装置。作业人员宜佩带口罩、面罩、 耳塞等劳动防护用品。4、开钻前,应检查工作面附近岩石是否稳 定;有无盲炮,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否则不得作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在残孔中钻孔。5、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6、钻孔质量符合爆破设计要求,不得因钻 孔误差影响爆破效果或发生安全事故。(四)爆破作业1、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 操作技能,并

13、经公安部门考核,取得相应类别、级别的资格 证后,方可从事爆破作业。2、爆破方案必须经监理及业主审批,按审 批后的爆破方案作业。3、应提前进行爆破试验,选定合理的爆破 参数,施工中不断优化爆破设计方案,防止爆破对边坡岩体 和周边建筑物的破坏。有杂散电流存在,不得使用电爆网络 起爆。4、爆破器材的管理、运输、使用应符合爆 破安全技术规程(GB6722)的规定。5、装药应遵守下列规定:(1)装药前应对作业场地、爆破器材堆放 场地进行清理,装药作业人员对准备装药的全部炮孔进行检 查,对不合格的孔应采取不孔、补钻、清孔等处理措施。(2)应从做药运入施工现场开始,划定装 药警戒区,警戒区内严禁烟火,搬运爆

14、破器材应轻拿轻放。(3)夜间装也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不得 使用明火照明。装药用电灯照明时,在距爆破器材20m外可 使用220v电压照明灯,在作业现场使用电压不高于36v的 照明灯。(4)从带有电雷管的起爆体进入装药警戒 区开始,装药警戒区内应停电,可采用安全蓄电池灯、安全 灯或绝缘手电筒照明。(5)装药应使用木质或竹制炮棍。(6)不应投掷起爆药包和敏感度高的炸药。(7)装药发生卡塞时,若在雷管和起爆药包放入之前,可用非金属长杆处理。装入起爆药包后,不得用任何工具冲击、挤压。(8)在装药过程中,不得拔出或硬拉起爆 药包中的导爆管、导爆索和电雷管脚线。6、爆破警戒应遵守下列规定:(1)装药警戒范围

15、由爆破作业领导人确定, 装药时应在警戒区边界设置明显标志,并派出警戒哨。(2)爆破警戒范围由设计确定。在危险区 边界,应设有明显标志,并派出警戒哨。(3)执行警戒任务人员,应按指令到达指 定地点并坚守工作岗位。7、爆破后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1)浅孔爆破,爆破应超过5分钟,方准 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区;如不能确定有无盲炮,应经15 分钟后才能进入爆区检查。(2)深孔爆破后应超过15分钟,方准检查人员进入禁区。(3)经检查确认无盲炮、爆堆稳定、无危 石,爆破区安全后,经当班爆破负责人同意,方准许作业人 员进入禁区。8、爆破危害防治措施(1)降低爆破震动强度的措施:减小爆破 规模,降低一次爆破装药量;采取毫秒延时雷管,减少最大 一段装药量;加大间隔时间,避免不同段起爆炸药量爆破产 生震动迭加增强效应。(2)降低爆破冲击波的措施:合理选择爆 破参数;堵塞长度和抵抗线;爆破岩体如漏气或存放软弱夹 层应进行必要地处理;尽量使爆破方向不朝向建筑物和生活 区。(3)爆破飞石事故的预防:爆破技术设计 合理;按设计要求钻孔、装药、起爆,确保装药施工质量; 按设计要求的堵塞料、填塞位置和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