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管理培训材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449715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标管理培训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对标管理培训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对标管理培训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对标管理培训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对标管理培训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标管理培训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标管理培训材料(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对标管理培训学习材料摘录自发电厂对标管理目录1 对标管理基本原理2一、对标管理定义2二、对标管理原理2三、对标管理主要流程3四、对标管理在企业界的应用32 企业实施对标管理的目的4一、追求卓越4二、流程再造5三、持续改善5四、创造优势53 对标的类型6一、对标的类型6二、各种类型对标的特点7三、对标管理方法89 企业开展对标管理的条件9一、企业领导者的支持9二、有效、正确的定义9三、规范、系统的管理流程9四、员工主动参与10五、创新精神10六、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105 发电企业战略对标10一、发电厂外部环境的变化1

2、0二、发电厂内部存在的问题11三、发电厂的战略选择与实施12四、对标管理是实施企业战略的有效手段146 发电厂实施对标管理的作用14一、发电厂实行对标管理的意义14二、发电厂开展对标管理的主要途径15发电厂开展对标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7一、发电厂对标管理认识误区17二、发电厂对标管理实施误区18三、对标管理实施要点19发电厂开展对标管理的机构设置21一、领导机构21二、协调机构21三、执行机构221 对标管理基本原理一、对标管理定义对标管理,又称标杆管理,是指企业持续不断地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及管理实践活动与最强的竞争对手或那些被公认为是行业领袖的企业的产品、服务及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

3、对标管理实质上是指一种为促进企业真正绩效的改进和提高而寻找、分析并研究优秀的产品、服务、设计、机器设备、流程及管理实践的系统方法和过程。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活动及管理文献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对标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对标管理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简单地说,对标管理就是企业找到一个或几个学习的榜样作为目标,这些榜样在业务流程、制造流程、设备、产品和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企业学习和赶超的标杆。对标管理的基本内涵是以领先企业作为标杆和标准,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比较、跟踪学习等一系列规范化的程序,改进绩效,赶上并超过竞争对手,成为强中之强,因此实施对标管理对实现

4、企业竞争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对标管理基本构成可以概括为两部分:最佳实践和度量标准。最佳实践是指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推行的最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度量标准则是指能真实客观地反映经营管理绩效的一套指标体系及与之相应的作为标杆用的一套基准数据,如顾客满意程度、单位成本、周转时间及资产计量指标等。对标的关键在于选择和确定被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和标准,是对产生最佳效果的行业最优经营管理实践的一种探索,要求在经营管理实践方面“优中选优”,达到最优模式和最优标准,也就是盯住最佳水平。把企业发展的压力和动力传递到企业中各层次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身上,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凝聚力。对标管理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为企业提供

5、了人员、设备、服务及流程方面能够达到的、客观的、有效的衡量指标,使企业能够打破以往的思维和经营模式,认识到重大的经营改善活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标管理为企业提供了既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的经营目标及实现的方式方法,增添了企业实现目标的信心。二、对标管理原理对标管理之所以能引起各大企业的重视并风靡于世界,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实效,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可行、可信的奋斗目标及追求不断改进的思路,是发现新目标及寻求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这种巨大的绩效改善是通过以下机理实现的:(1)对标管理是企业绩效评估的工具。对标管理是一种辨识最好的企业实践并进行学习的过程:通过辨识

6、最佳绩效及其实践途径,企业可以明确本企业所处的地位、管理运作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有效的发展战略。(2)对标管理是企业持续改进的工具,对标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大量开支,为企业建立一种动态测量各部门投入和产出现状及目标的方法,达到持续改进薄弱环节的目的。对标管理是一种代价较低的改善方式,由于以卓越的企业作为借鉴,沿着前人成功的脚步,企业可以省去独自摸索、反复试错必须付出的代价,直接汲取最有价值的核心理念,降低了学习的风险与成本,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相对于另辟蹊径,对标管理成功的机会要大得多。(3)对标管理是企业提高绩效的工具,对标管理通过设定可达到目标来改进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7、目标有明确含义,有实现的途径,增加了企业实现最佳绩效的信心,可以集中所有的最佳典范,从而促成全面的管理水平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4)对标管理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工具。企业通过战略对标管理可以发现和实施适合本企业的最佳战略,从而在战略竟争中超越竞争者。(5)对标管理是企业增进学习的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对标管理方法,克服不足,增进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并树立基准,帮助企业员工增强信心,相信本企业还有更好的竞争手段。 (6)对标管理是企业增长潜力的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任何企业都有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求增长的内在潜力,形成固定的企业文化。通过对各类对标企业的比较,不断追踪把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

8、,能够更好地满足最终用户的需要,从而发现新的成长机会。(7)对标管理是衡量企业工作好坏的工具。对标管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且变化迅速,不同企业的对标管理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对标知识网络,相互体验对标管理的方法及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达到对工作的高度满意,进而产生巨大成就感。(8)对标管理是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其。对标管理是任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企业要想知道其他企业为什么或者是怎么样做得比自己好,必然要遵循对标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三、对标管理主要流程对标管理是一项通过衡量比较来提升企业竞争地位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以卓越的企业作为学习的对象,通过持续改善来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对标管理是一项

9、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首先决定出某些企业功能领域(例如生产、行销,财务、服务)的绩效衡量标准,然后寻求在这些特定的领域内表现卓有成效的其他企业,比较本身与这些标杆企业之间的绩效差距,并通过分析转换作业流程的做法来达到改善绩效、编短差距、巩固地位的目的。对标管理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从而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下,优秀的企业善于在竞争中学习,善于借鉴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对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规范且连续的比较分析,帮助企业寻找、确认、跟踪、学习并超越自己的竞争目标,是持续不断地进行比较分析

10、、制定赶超计划并实施执行的过程。具体包括:(l)不考虑行业与国家的差异,将企业及各个部门与最佳的企业进行对比。(2)将企业的生产、业务流程与任意行业类似的优秀的流程进行比较,寻找最优、最有价值的流程。(3)将企业的产品、服务与最强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4)根据具体应用情况对不同型号的机器设备进行比较,选择最经济、最有价值的设备。(5)实施和执行业已确定的最佳经营管理模式。(6)对确定的最佳的管理与运作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做出积极应对,满足并超越顾客的预期。四、对标管理在企业界的应用对标管理起抓于2O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在美国学习日本的运动中,美国施乐公司开辟了对标管理先河。19

11、76 年以后,一直保持着世界复印机市场垄断地位的施乐公司遇到了全方位挑战,日本佳能、NEC 等公司以施乐产品的成本价销售产品且能够获利。面对竞争威胁,施乐公司最先发起向日本企业学习的运动,开展了广泛、深人的对标管理,找出了与佳能等主要对手的差距,全面调整了经营战略,很快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为了加快开发新产品的速度,扭转被动局面,IBM公司开展了以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的对标管理。通过对收集的各方面数据进行分析,IBM 公司成立了开发新产品的风险组织独立经营单位,以此激发整个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活力,独立经营单位被赋予了较大自主权和相对独立的业务权力,既具有小企业的灵活性,又具备大公司的实力,

12、被称为“企业中的企业”。独立经营单位的设立大大激发了企业内部个人的创造性和企业家精神,使IBM 重新激发出蓬勃的活力,也使IBM 在小型机和微型机等急剧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中推出了很多有竞争力的产品,保持了行业的霸主地位,成为计算机产业的“蓝色巨人”。今天,对标管理已被西方国家的企业公认为是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提高全球竞争力最有用的管理工具之一,被广泛深人地应用于企业发展战略。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英国生产率与质量中心统计,美国的绝大多数大公司都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对标管理活动。最近一次调查表明,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1 / 4 的大公司表示,对标管理是唯一一项在将来要继续加强的管理活动。近几年我国企业界也掀

13、起了实施对标管理的热潮,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广东移动通信公司在1999 年进行对标管理时,发现自己同世界一流公司相比,在员工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观念、管理、竞争策略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广东移动在制定其发展战略目标时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差距,有力地推动了各方面的改善,使企业的绩效达到了世界一流移动运营商的水平。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于2001 年开始实施对标管理,将主要对标对象锁定在世界著名的挪威石油公司,这也是国内的大型国企首次与海外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对标管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于2004 年5 月率先在电力系统开始实施对标管理工作,建立了发电生产和经营指标体系,分别采集了集团内和行业内标杆数据,制定

14、了详细的实施细则,在所属发电厂全面开展了对标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国家电网公司于2005 年1 月开始在区域、省电网公司和地市供电企业之间开展对标管理工作。实践证明,实施对标管理能确保企业持续改善和不断优化,帮助企业迅速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绩效,并成为市场竟争中的强者,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引入了对标管理,对标管理已成为发电厂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有效手段,在电力企业中拥有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2 企业实施对标管理的目的对标管理工作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摆脱困境和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企业实施对标管理可以达到追求卓越、流程再造、持续改善、创造优势

15、的目的。一、追求卓越对标管理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一个追求卓越的过程,因为标杆企业本身是卓越超群的,选择这些企业进行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效法这些企业,使自己能够达到同样的境界,成为其他企业学习模仿的对象。卓越之处往往具有共通性,即使在不同的产业间也是如此。企业可以通过调查,把自己的作业方式跟这些企业的做法来进行比较,分析哪些做法可以在自己的企业实行,并且使自己做得更好。对标管理可以使企业其有与开放的市场相适应的视野,时刻提醒企业要以“世界级的企业”作为追赶目标,并脚踏实地、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改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新的、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得到发展。二、流程再造传统的竞争强调的是结果或产品的优劣评比,而对标管理则是着重分析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流程,并针对此流程的弱项进行强化。强调的是追本溯源,深度思考在作业流程中造成产品或服务品质差距的原因,重新设计流程以弥补差距,即将比较重心放置在提供产品或服务背后的作业方式、工作流程,而非产品或服务本身。三、持续改善所有管理工具,其目的都是寻求提升企业绩效,而对标管理与其他的管理工具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强调持续改善的理念。对标管理不是一个短期的活动,也不是一次就完成了的活动,只有在一种长期的架构之下,所得到的信息才更具价值。企业如果只将它视为一个项目或是单一工作,则只能获得有限的改进,而远不及那些已将对标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