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5449353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渠哪得清如许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问渠哪得清如许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问渠哪得清如许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问渠哪得清如许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问渠哪得清如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渠哪得清如许(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渠哪得清如许 摘 要新课程改革理念揭示了含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含有生成性的。本文论述了开放课堂营造的部分要素,包含互动的师生关系、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并提供了后“茶馆式”教学、尝试教学法详细例子的借鉴。关键词开放的课堂;交往;探究;情境;后“茶馆式”教学;尝试教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步骤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础路径则是教学,教学改革理所当然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得不到充足发挥。封闭造成僵化。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呢?那便是“开放”。因为人是开放性、发明性的存在。

2、布鲁姆说:“大家无法预料新教学所产生的结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个艺术了。”所以,含有生命力的课堂因该是开放的,含有生成性的。一、“交往”比“教”、“学”更教学传统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僵化定位,是僵化课堂的罪魁祸首。老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便是“学”。谁全部不敢越出角色的雷池一步,课堂免不了死气沉沉。当代数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主动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但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老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3、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含有极其主要的现实意义。二、结论由探究引领而来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个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的条文,从源头上就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络,也剥夺了学生思索、诘责、评判、创新的权利,扼杀智慧,摧残个性,并造成课堂的刻板、单调、狭隘。所以,学生不应该只接触到部分看似确定无疑、不存在任何对立冲突的“客观真理”,而应该展现出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对应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探究的课堂更能展现科学的全方面性。三、认知在情意中

4、萌发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略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正如前苏联教学论教授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主动情感的食粮极少,因此引发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其余消极感受,阻止她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当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和情意友好统一的轨道。四、经典课堂模式的举证1.后“茶馆式”教学。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提出了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在上海乃至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探索这一教学方法的发展,而且把这种教学方法的发展称作后“茶馆式”教学。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的张人利校长学校的学生学

5、业成绩优异,凸现了“两多、两少、一改进”的态势。这就得益于后“茶馆式”教学。把从“书中学”的一个学习方法转变为“书中学”和“做中学”两种学习方法,经过“读、练、议、讲、做”来进行。“议”是关键,其本质是对话,是学生相异构想的充足暴露。“讲”即是讲解、解惑,可由老师讲,也可由学生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目标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张人利校长认为老师讲的不完整的课才是好课,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主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好课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暴露学生的问题、潜意识,尤其是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的发展和处理。一个老师的最高境界是暴露学生的问题,这把老师从文化认同提升至老师和学生文化自觉的要求上来。老师要上好

6、常态课,把课堂还给学生,备课要备学生。经过后“茶馆式”教学不难看出其课堂中,师生融洽的交往关系,其课堂上的对话如同茶馆闲聊通常轻松。因为学生的参加,相异构想的暴露,充足表现了课堂的开放度。拥有源头活水,这么的课不充满活力才怪呢!2.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从邱学华让学生先做题,然后老师再讲的雏形开始,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建立了适应多种不一样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体系,包含基础模式、灵活模式和整合模式三类。其教学程序分七步: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书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老师讲解、再次尝试。因为实际教学情况的复杂多变,邱学华在实践的基础上又提出能够从基础模式中派生出很多变式,即灵活模式。尝试教学模式能够同其它教学模式整合,因此产生了第三类整合模式。邱学华认为,提倡一个教学法,并不排斥另一个教学法,它们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不难看出尝试教学法符合当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引发了教学过程中一系列的改变,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而其中教学步骤的设计,正给学生以很充足的探究。因此说,尝试教学也是开放的含有生命力和值得我们借鉴的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