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5448912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学 生:梁晨学 号:20091770指导教师:文争为 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二O一三年六月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Analysis of Sino-US Bilateral Trade StructureUndergraduate: Liang ChenSupervisor: Prof. Wen zhengwei Major: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School of Public AffairsChong

2、qing UniversityJune 2013摘 要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就在不断上升,双边合作关系亦在不断加强。研究中美商品贸易的结构,找出其特征与产生特征的种种原因具有现实意义。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双方的进出口数额都非常大,但是,中国却处于严重出超地位。一方面,中美之间的差额主要出现在SITC6、SITC7、SITC8三类商品上,这三类商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中美之间的G-L指数相对较低,说明中美双边贸易术语产业间贸易,互补性强,这更加反映出两国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具有的不同的比较优势中国属于“劳动充裕”国家,美国属于“资本充裕”国家。追根究底,中国

3、与美国在经济内部的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主打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下游,美国主打资本密集型产品,属国际分工上游。中国应该着手对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努力向上游进发。关键词:中美,商品贸易,结构,特征,原因ABSTRACTSince 2001,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Sino-US trade in goods is increasingly ris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separable. It is

4、very worthwhile and important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Sino-US merchandise trade and to find the uncharacteristic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structure. In bilateral Sino-US merchandise trade, the two sides both have a very large amount of import and export, however, China is at a serious surplus posit

5、ion. On the one hand, the merchandise trad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mainly in SITC6, SITC7, SITC8, which that the three commodities are mostly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G-L index of Sino-US merchandise trade is pretty small, indicating that the l

6、evel of inter-industry trade in this bilateral trade is very low and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y is highly complementary. It is obvious to find out tha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different comparative advantagesChina is the abundant labor country,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well-capitalize

7、d country. China is good at manufacturing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is pretty good at producing capital-intensive products. So, China is still at the downstream of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and to break this difficult posi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just the countrys inne

8、r economy structure.Key words:Sino-US, merchandise trad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causes目 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1 绪论41.1研究的意义与目的41.2研究的内容41.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51.4国内文献综述51.5结论与建议71.5.1 结论71.5.2 建议72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82.1中美双边商品贸易结构概况82.1.1 中美双边商品贸易进出口概况82.1.2 中美间商品贸易差额结构概况92.1.3 中美商品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概况102.2中美双边商品贸易结构分析122.2.1 中

9、美双边商品贸易构成概况122.2.2 中美双边商品贸易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构成分析132.3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153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的特征分析203.1中美双边贸易中各类结构的特征分析203.1.1 中美双边贸易的进出口数额特征分析203.1.2 中美商品贸易方式的特征分析203.1.3 中美双边贸易的商品贸易的特征分析213.1.4 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特征分析213.2中美双边贸易结构特征总结224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特征原因分析234.1中美双边贸易顺差原因分析234.2中美商品贸易方式差异的原因分析234.3中美商品贸易结构差异原因分析234.4中美产业间贸易现状原因分析245

10、结论及建议255.1结论255.2建议26参 考 文 献28附录A:20012011年中国对美国SITC九类商品进出口额表(单位:亿美元)291 绪论1.1研究的意义与目的自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流量就在不断攀升,同时,国内经济也带着强劲的势头往前发展。即便是在2008年世界经融危机时,中国依然保持着9.6%(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EO数据库,IMF WEO Database)的GDP增长率,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是全球经济的中流砥柱。图1 2001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2012)。在过去十

11、一年里,美国同中国的贸易结合度也在日益加强,而中国带给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在逐年递增。2007年,中国终于逐渐取代日本,成为了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最大逆差国。在这些不断增加的负值背后,亦隐藏着两国间持续升温的贸易摩擦。作为对世界经济有巨大影响的两个经济体,它们两者之间贸易流量与摩擦都牵动着全球的经济、政治甚至文化发展。本文旨在研究中美两国贸易之间的结构问题。结合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与权威发布的经济数据,找出中美双边贸易结构中的特征与问题所在,最后给出结论并提出建议。本文的重点在于对详实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并重点对中美商品贸易中的结构特点进行总结,相信这样实证研究对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1.2

12、研究的内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其中包括了对中美间商品贸易结构、贸易方式结构、企业性质结构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文章重点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出中美双边贸易结构中数据变化特征;摸清中美商品贸易结构、贸易方式结构、企业性质结构的具体表现形态;分析产生这些特征与形态的原因;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建议。1.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首先,本文将在绪论中提出写作提纲,依照这个写作轮廓入手,对问题进行研究。第二,文本将重点查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以来,直到2011年这十一年里面中美双边贸易结构中的各种数据。比如,十一年间中美间商品贸易的数据(将其分为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两部分)、中美两国各

13、自的贸易方式数据(分为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三部分)及企业性质等数据。找出数据后,将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类,计算出所需值并制作成图表或表格。最后,对图表与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定量分析。第三,综合第二部分中的数据分析结构,对中美双边贸易结构中的特点进行分析。比如,中美贸易间的差额结构的特征等,将贸易结构中各部分占的比重归纳总结。第四部分,参考已有文献,结合经济理论,对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得出本文的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研究的方法重点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1)本文将从权威网站与统计中采撷数据(比如UN comtrade、美国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中国统计年鉴等)

14、,并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与必要的计算。最后制作出图表或表格,对表中内容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分析,找出数据发展趋势与特点。(2)通过的数据的定量分析之后,文章将结合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与模型对数据进行宏观归纳,作出定性分析。找出中美双边贸易结构中的特征,并探索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1.4国内文献综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双边贸易就一直是经济界的专家学者们始终关注的话题。如今,国内外关于中美双边贸易的研究非常多,它们研究的角度与内容也相当广泛。但其中最主要的研究集中于中美双边贸易的差额上,专家们对这种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都做过比较详尽的分析。下面列出一些文献仅供参考:Gary Clyde Hufbauer,

15、Jared C. Woollacott(2010)在“Trade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Growing Pains so Far, Worse Ahead?”一文中详细阐述了过去十年中加剧的中美贸易争端,同时提出了贸易流量中美元估值的问题。中美两国都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但是,美国采取的是典型的防守型措施,以此保护国内衰落产业,相比之下,中国的措施是典型的攻击型,以此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文章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是两国贸易流量急速增加的必然结果,但是,如果两国都遵循WTO的工作框架并尊重其做出的不利决定,那么这样旷日持久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不会出现。如果中美两国的政策制定者未能对货币进行审慎管理,那么现时的货币战争将成为此类事件的潜在催化剂。James P. Neelankavil(2008)在”United States-China Trade Volume and Direc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一文中提出中美两国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