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征淮《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544804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征淮《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陈征淮《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陈征淮《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陈征淮《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陈征淮《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征淮《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征淮《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学科物理授课班级初二3班授课时数2设计者陈征淮所属学校晋江深沪中学一、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1)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科版),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8年级)第六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第一课时(本章节包括两个课时,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各占一课时)。(2)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

2、力学部分的学习。因此牛顿第一定律的地位具有双重性,其一,它属初、高中知识的结合部。学生在初中主要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在以后的高中主要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展开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其二,它属运动学和力学的结合部,阐明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各自研究内容的不同,扼要地说明了动力学知识在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3)本堂课以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为核心,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依据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节课的要求如下:2.2.5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三、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通过动手实验,会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了解物理上理想实验的实质。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经历、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会使用“分析与论证”这个探究环节,同时会选用理想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对实验分析,会书面或口头表述牛顿第一定律,初步具有评价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养成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

4、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用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对科学的求知欲。四、学习者特征分析1、一般特征:我校是处于乡镇的农村中学,学生是划分片区定点招生而来,我班的学生是初二年3班的学生,班级是平衡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对于物理这个科目的兴趣也是各不相同。经过了一个

5、多学期物理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进一步的探究意识和学好物理的良好愿望。2、初始能力:初二年的学生,虽然在身心方面都在发育阶段,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但在抽象思维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同时,初二年的学生才接触到物理,对学习物理的方法、技巧不是很熟悉。因此,要让学生学好牛顿第一定律这样抽象的课有一定的难度。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之后,对力有了初步的了解,如力的相互作用和力的作用效果。3、信息素养:生活经验往往会让学生对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造成障碍。因为很多人都直觉地觉得有力作用在物体上面,物体可能会动起来,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面,物体就静

6、止。五、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具 体 描 述 语 句6.1-1知道知道生活中有关力的一些现象。6.1-2知道知道亚里士多德观点和伽利略的质疑。6.1-3理解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六、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分组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和用Flash动画演示牛顿第一定律,并得出结论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 转变学生的经验概念。用用Flash动画演示牛顿第一定律,突破学生推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思想障碍。用Flash动画演示“模拟伽利略理想实验”,转变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七、教学环境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

7、内容和初二年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确定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并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演示。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有不同的地方,要扭转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不容易,因此要采用问题情境、资源情境和虚拟实验情境,及教师的演示实验,进行探究,才能有效突出重点并突破难点。采用问题情境、资源情境和虚拟实验情境,需要使用课件和动画,因此选择多媒体教师环境。八、教学媒体(资源)选择(依据“经验之塔”P42,确认有助于教学)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6.1-1运用演示课件复习上一章与本节课相关的力的知识B、JB、H巩固力学有关知识5

8、自制6.1-2了解图片展现学生的生活经验A、BF似乎具有一共同特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若不受力,物体就不会动或停止运动。5扫描课本图片6.1-3领会图片、动画亚里士多德观点、伽利略理想实验A、B、F、GC、B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其运动是匀速的,而且将永远运动下去。5下载6.1-4理解实验、动画探究牛顿第一定律B、D、FG、I牛顿第一定律25自制、下载6.1-5运用演示课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G、HA、D会熟练运用本节课的知识点4自制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

9、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演示讲解;B.设疑演示讨论;C.讲解演示概括;D.讲解演示举例;E.演示提问讲解;F.演示讨论总结;G.边演示、边讲解;H. 边演示、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九、板书设计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一、生活现象:1、亚里士多德观点: 2、伽利略理想实验: 二、实验探究:1、实验记录:实验次数接触面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滑块运动的距离1粗糙大最短2比较光滑较大较长3很光滑小长2、得出结论:平面约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

10、力约 小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远 。三、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理解: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十、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情景创设策略:通过引入学生生活经验,制造、激发矛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问题,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和提高课堂参与度。、引导探究策略:学生通过分组实验

11、作共同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激励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提供实现自我的机会,让观察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和演示活动等启发思考,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十一、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绘出流程图)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复习:承上启下、利用课件复习前章相关知识提问个别学生,引导学生回顾第五章有关力的知识。学生复习、巩固与本节课相关的有关力的知识。利用PPT展示知识点温故知新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通过提问学生的方法,巩固前面学过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为本节课理论的学习做好准备。引入新课:利用课件、演示实验引

12、入新课1、教师展示课本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和教师的演示实验,着重观察物体的运动,似乎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若不受力,物体就不会动或停止运动。利用PPT展示图片应用课件,把生活中碰到的相关问题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并做相关的演示实验,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2、教师演示实验: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演示实验新课教学(一):峰回路转,制造矛盾;循序渐进,突破难点展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用严格的推理方法让学生感受伽利略观点的不可批驳,从而质疑“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

13、同、但又各具一定道理的观点?” 学生观察伽利略理想实验,并思考为什么会和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平时的生活经验不一样。动画演示这是利用了纠正经验概念的学习方法之一矛盾冲突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思想碰撞,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探索的欲望。新课教学(二):细致探究、得出结论;水到渠成、突出重点在学生的探究实验中,教师要关注各个组的不同进程和差异,对于做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肯定;对于存在问题的小组,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使他们能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探究实验,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主要由学生自己做教材的探究实验,在此之前使他们确定实验中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哪些条件在发生变化,并在该过程

14、中渗透研究方法的教育。学生分组实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仅仅起一个实验指导者的作用,尽量让学生分析、推论,并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这样的流程打破了传统的授课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他们发现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让他们去想解决矛盾的方法,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补充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拓展练习:联系实际,巩固知识;课内练习,活跃思维围绕牛顿第一定律这一重点,结合本节课的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出示几个相关题目。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并用所学理论知识解答生活中所碰到的现象或问题。利用PPT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要点和部分题目。让学生当堂作答,巩固所学知识。对于答对的同学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业:回顾总结,重申主体;课外作业,延伸课堂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内容,并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课本、同步训练。课后探究、巩固、拓展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十二、教学流程图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学生的活 动媒体的应 用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十三、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在分组实验时,对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