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400万吨合格铸坯转炉炼钢系统设计——转炉系统主体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说明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5446978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7.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400万吨合格铸坯转炉炼钢系统设计——转炉系统主体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产400万吨合格铸坯转炉炼钢系统设计——转炉系统主体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产400万吨合格铸坯转炉炼钢系统设计——转炉系统主体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产400万吨合格铸坯转炉炼钢系统设计——转炉系统主体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产400万吨合格铸坯转炉炼钢系统设计——转炉系统主体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400万吨合格铸坯转炉炼钢系统设计——转炉系统主体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400万吨合格铸坯转炉炼钢系统设计——转炉系统主体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说明(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科技大学设计说明书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目:年产400万吨合格铸坯转炉 炼钢工程转炉系统主体设计 专 业:冶金工程摘要 为满足市场需要,本设计为:年产400万吨合格铸坯转炉炼钢工程转炉主体设计。本设计在生产其他合格铸坯的情况下以耐候钢作为主要生产的高附加值钢种。从高炉铁水进入炼钢厂开始的冶炼工艺为:铁水预处理 分装混铁车 转炉底吹氩 LF炉精炼 板坯连铸 中宽带热轧机组 粗轧 精轧 控制冷却 卷取 取样检验 包装 缴库,通过这一工艺流程生产出合格的耐候钢板坯。本设计选用两座200吨转炉,并进行了炉型尺寸、金属结构、倾动机构、转炉供氧系统、散料系统、烟气净化系统等方面的计

2、算,以及铁水预处理系统、精炼系统、连铸系统进行了简要设计和论述。之后确定了车间的布置,然后进行车间计算和所用设备的规格和数量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车间尺寸计算,确定各层平台标高。最后对转炉车间设计的环境和安全要求进行说明。设计中为了更加形象的阐述转炉炼钢工艺以及相关设备结构,添加了大量图形关键词:炼钢炉型设计,耐候钢 ,铁水供应,冶炼工艺流程IABSTRAC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esign is: an annual output of 400 million tons of qualified billet converter st

3、eelmaking project - the main design of the converter system.The design in the case of the production of other qualified slab weathering steel as the main production of high value-added steel.From the blast furnace hot metal into steel plant began smelting process as follows:Hot Metal Pretreatment To

4、rpedo cars Converter end of blowing argon LF Refining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The hot-rolled unit of the in broadband Rough rolling Finishing Controlled cooling Take-up Sampling and testing Package Treasury,Through this process to produce qualified weathering steel plate blanks.This design uses two

5、200-ton converter,and furnace size, the metal structure, tilting mechanism,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nverter oxygen supply system, bulk system, flue gas purification system,hot metal pretreatment system, refining the system, casting a brief design and discussion.Determined after the layout of the wo

6、rkshop, workshop calculation and specifications of the equipment used and the number of design, on this basis, the workshop siz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elevation of each floor platform. Finally, the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of the converter plant design description. More image des

7、cribed the converter steelmaking process and related equipment, structures in the design, add a large number of graphicsKeyword:Steel-making furnace design, weathering steel, hot metal supply, the smelting process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文献综述11.1转炉的发展历程11.2 我国转炉炼钢现状11.2.1 转炉钢产量11.2.2 转炉炼钢原材料31.3 我国转炉炼钢发展现

8、状51.3.1 发展条件和机遇51.3.2 转炉炼钢的发展与钢产量的增长方式71.4 转炉自动化技术71.4.1 介绍71.4.2 技术分类81.5 转炉炼钢存在脱氧工艺的问题81.5.1 普碳钢脱氧工艺的现状及不足91.5.2 低碳钢脱氧工艺的现状及不足91.5.3 RH轻处理钢脱氧工艺的现状及不足91.5.4 超低碳钢脱氧工艺的现状及不足91.6 耐候钢介绍101.6.1 简介101.6.2 耐候钢的发展111.6.3 耐候钢的成分111.6.4 冶炼工艺14 1.8 结论16第二章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162.1 生产规模的确定162.2 产品大纲172.3 金属平衡表182.4 生产工艺

9、流程192.5转炉的座数、公称容量及生产能力的确定202.5.1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计算出年需钢水量212.5.2 选取转炉作业率和冶炼一炉钢平均时间212.5.3 计算出年出钢炉数(N)104212.5.4 平均炉产钢水量212.5.5 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21第三章 转炉车间原材料供应223.1 铁水供应223.1.1 混铁车台数计算223.1.2 铁水包选择233.2 废钢的供应233.3 散装料的供应243.3.1 散装料供应流程243.3.2 散装料供应和主要设备选型253.3.3 高位料仓容积和数量的确定263.4 铁合金的供应27第四章 铁水预处理294.1铁水预脱硫294.1

10、.1铁水脱硫的基本反应294.1.2脱硫剂的选择304.1.2脱硫方法的选择324.1.3脱硫容器的选择334.1.4铁水预处理扒渣设备及技术34第五章 物料平衡及热平衡计算355.1物料平衡计算355.1.2 脱氧合金化前炉渣量及成分计算365.1.2氧气消耗量395.1.3炉气量及其成分395.1.4脱氧合金化前的钢水量405.1.4 加入废钢后的物料平衡415.1.5 脱氧合金化后的物料平衡435.2热平衡计算465.2.1 热收入项465.2.2 热支出项47第六章 转炉车间设备设计及计算496.1 转炉炉型的主要参数496.3 转炉炉衬设计516.3.1 转炉材质的选择516.3.2

11、 炉衬组成及厚度确定516.3.3 炉衬砖型选择526.4 复吹转炉底部供气构件设计526.4.1 底气种类526.4.2 底气用量526.4.3 供气构件536.4.4 底吹元件布置536.5 转炉炉体金属构件设计536.5.1 炉壳设计536.5.2 支撑装置的设计546.5.3 倾动机构的设计55第七章 氧气转炉供氧系统设计567.1 氧气的供应567.1.1转炉炼钢车间需氧量计算567.1.3 制氧机能力的选择577.2 氧枪设计577.2.1 喷头设计577.2.2 氧枪枪身设计587.2.3氧枪装置60第八章 转炉车间烟气净化与回收618.1 转炉烟气与烟尘618.1.1 烟气特征

12、618.1.2 烟尘的特征618.2 烟气净化选择方案628.3 烟气净化系统628.4烟气净化回收系统主要设备638.4.1 烟罩638.4.2 蒸发冷却器648.4.3 静电除尘器658.4.4 煤气柜65第九章 炉外精炼659.1 LF法的功能及特点659.1.1炉内还原型气氛669.1.2 底吹氩气搅拌669.1.3 石墨电极埋弧加热669.1.4 高碱度合成渣精炼669.2 LF法的生产工艺要点679.3 LF炉外精炼效果67第十章 连铸设备6710.1 连铸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先进性6710.2 连铸机机型的确定69第十一章 冶金辅助设备计算7011.1 盛钢桶的计算7011.1.1

13、 盛钢桶容积计算7011.1.2 钢包需要量计算7111.1.3 钢包质量计算7211.2 渣罐计算72第十二章 转炉车间主厂房工艺布置7312.1 原料跨间布置7312.2 炉子跨布置7412.2.1 横向布置7412.2.2 纵向布置7512.2.3 炉子跨各层平台的布置7612.3 钢水接收跨布置7612.4 连铸车间的平面布置76第十三章 环保与安全7713.1 环境保护7713.2 安全与工业卫生7813.2.2 安全技术7813.2.3 工业卫生79参考文献80致谢82第一章 文献综述1.1转炉的发展历程 1952年氧气顶吹转炉在奥地利林茨道纳维茨(Linz,Donawitz)钢厂

14、诞生,简称LD,其后陆续在一些国家获得广泛采用。1964年我国第1家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在首钢建成投产,与此同时我国太钢从奥钢联引进了2台50t氧气顶吹转炉,使我国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进入了发展的初始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设计、科研、制造、生产人员共同协作,开展了大型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的设计,1971年容量120t的大型转炉炼钢厂于1971年在攀枝花钢铁公司顺利建成投产。1978年我国宝钢首次从国外引进了300t大型转炉成套设备,1985年建成投产。通过对宝钢引进大型转炉炼钢技术的学习、消化,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又在宝钢二炼钢厂、武钢三炼钢厂、鞍钢三炼钢厂、首钢炼钢厂先后建成投产了180t、210t、250t大型氧气顶底复吹转炉,从此,我国转炉炼钢进入了高速发展期。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t,转炉钢产量已达6947.5万t;占全国总钢产量的68.6%。1999年我国转炉钢产量突破1亿t;达到10247.2万t;占全国钢产量比重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