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445926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 学(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地方,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非选择题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卡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19;S32;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厨房看到的下列现象属于化

2、学变化的是( )A.开水沸腾 B.把黄瓜切成片C.菜刀生锈 D.电灯发光2.硫元素的化学符号是( )A.P B.S C.Ca D.Cl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5.下列气体有毒的是( )A.煤气(主要成分是CO) B.氧气(O2)C.氮气(N2) D.甲烷(CH4)6.在下列物质中,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A.H2O B.FeCl2 C.H2SO4 D.CO27.图1是初中化学课本上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对图中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图1A.表示原子序数为9B.表示元素符号C.表示元素名称D.表示1个原子的质量为19

3、.00g8.下列化肥属于铵态氮肥的是( )A.尿素CO(NH2)2 B.氯化铵(NH4Cl)C.硝酸钾(KNO3) D.磷酸钙Ca3(PO4)29.下列图标属于易爆物图标的是( )10.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C2H5OH B.Na C.HCl D.BaSO41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A.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有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产生大量的黄烟,放出大量的热 1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植物油 C.黄泥土 D.食盐13.文文的饮食习惯是鸡肉、鱼、花生、牛奶和米饭。从人体

4、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合理搭配的角度分析,她还应该常吃的一种食物是( )A.青菜 B.面包 C.鸡蛋 D.猪肉14.以下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 因为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所以香水和汽油必须密封保存B.过量使用农药可以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C.炼铁的原理是用二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D.直接观察颜色就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15.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H2O2MnO2+2H2OO2B.CO2CO2C.FeCuSO4FeSO4CuD.H2SO42NaOHNa2SO42H2O16.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使人工合成的放射性碘131(即该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成

5、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知碘13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53,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53 B.131 C.78 D.18417.铝、铁、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铁制品大多数是铁合金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铁铜D.三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反应18.现有CO和CO2的混合气体。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有:检验CO2气体;分离CO和CO2混合气体;干燥CO或CO2气体。实验所需的试剂有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2A. 甲中应盛放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的混合溶液B.乙中

6、应盛放浓硫酸C.丙中应盛放稀盐酸D.分离时,先得到CO2,后得到CO 19.已知镁可以和热水反应Mg2H2OMg(OH)2H3并放出热量,待完全反应后,趁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但随着温度的降低,红色渐渐褪去,直至无色。以下判断不合理的是( )A. 温度降低,Mg(OH)2的溶解度减小B.温度降低,溶液的pH变小C.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失效D.溶液中的Mg(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20.现将15g含有氧化铜、氧化亚铁、木炭粉和锌粉的黑色固体混合物溶于50 g未知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60g和剩余固体4.8g,则以下推理不正确的是( )A.

7、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19.6%B.若溶液为无色,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硫酸锌和硫酸C.若溶液为无色,则剩余固体可能是木炭、铜和铁的混合物D.若溶液为浅绿色,则剩余固体一定是木炭和铜的混合物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21.(6分)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1)氧元素 。(2)四氧化三铁 。(3)氢氧化钾 。(4)3N 。图3(5)CO23 。(6)淀粉 。 22.(2分)图3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个电子。23.(5分)根据题意,从氢气(H2)、氧气(O2)、氮气(N2)、甲烷(CH4)、一氧化碳(C

8、O)、二氧化碳(CO2)中选择恰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1)最轻的气体是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3)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 ,放出的气体是 。 图424.(2分)图4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 将B、C的饱和溶液由10 升温至40 ,有晶体析出的是(填“B”或“C”)。(2) 70 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比较,A(填“”“”或“”)B.25.(4分)用你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解释:我国古人用墨(用炭黑制成)书写、绘制的字画能够长期保存是由于 。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及时用

9、水冲洗,原因是 。用湿布盖灭因少量酒精洒漏而着火的桌面,其灭火原理是 。世界各国限制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原因是 。26.(5分)钛(Ti)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在常温下耐酸碱和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而被认为是本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的提取可用钛酸亚铁作原料。钛酸亚铁(用R表示)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C2Fe2TiO2CO2。Ti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Ti元素的化合价为 ,钛酸亚铁(R)的化学式是 。(2)TiCl4在高温下与过量的Mg反应可制取金属钛,同时生成氯化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去所得金属钛中混有的少量金属镁可使用的试剂是 。 27.(2分)A、B、C、D、E、F

10、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D、F是盐,E是酸。它们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EF2A;2BED2A;F2BCD。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E 。三、实验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10分)28.(10分)图5是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5(1)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2)装置E用于收集气体时,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在装置图中改正。(3)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下同)。 (4)在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设计了图6所示的量气装置(已知二氧化碳气体难溶于饱和NaHCO3溶

11、液,“”为气体流向)。图6图7你认为最合理的量气装置为 (填代号);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导管口应伸到量筒的 (填“b”或“c”)处。某同学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停止后,测得反应残留溶液的pH3,然后往此溶液中逐滴滴加不饱和碳酸钠溶液,耗时120s。 在滴加溶液过程中,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出现不同现象的时间分别在第40s,第100s。请回答:a.写出最后所得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式: 。b.请在图7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出滴加碳酸钠溶液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已知饱和Na2CO3溶液的pH约为12,NaCl和CaCl2溶液的pH为7)。四、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16分)29.(7分)阅读并回答有

12、关问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为庆祝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联合国通过决议,将2011定为“国际化学年”。请举出一个化学造福人类的例子。(2)2010年7月,某化肥厂工人把水注入空的浓硫酸铁贮罐中试压。施压后在未排水的情况下就把浓硫酸注入此铁贮罐中。当罐中硫酸快用完时,发现阀门有渗漏,他们使用高温热氧切割机切割阀门,结果引起爆炸。请回答:图8 引起爆炸的气体是 ;写出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什么?30.(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8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

13、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1)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2)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颜色、状态熔点/着火点/密度/(g/cm3)红磷暗红色固体5902402.34白磷白色或黄色固体44.1401.82图9(3)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 。(4)交流与讨论: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 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9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a. 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 。b.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