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的知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5444263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偿献血的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无偿献血的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无偿献血的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无偿献血的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无偿献血的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偿献血的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偿献血的知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无偿献血的知识姓名:张立静工作单位:南宫市职教中心学科年级:高一教学课时: 30分钟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学习任务是学习基本的无偿献血知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只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些旧观念,对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多多发言,并能产生一些正能量,改变一下献血有害身体的观点。通过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利用事例进行讨论,即达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达到了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二、教学目标1.通过血液成分等生理卫生知识,帮助学生理清一些关于无偿献血的误会,树立正确的观念。2.通过讲解无偿献血的注意事项,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

2、。3.学完本节课,让学生了解献血行为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并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1、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 2、无偿献血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课时 30分钟五、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对无偿献血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本课运用大量的文字资料,补充课本内容不足,有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推荐精选六、教学过程开放式讨论,“同学们见过献血车吗?”“你会去献血吗?”“你会有什么顾虑?”以此话题引入正文。一、什么是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就是健康适龄公民自觉自愿献出可以再生的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垂危病人的生命,而献血者不要任何报酬。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

3、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约占全血的55。血浆中的大部分是水,占90多,其余的是各种蛋白质、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体重的8。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经科学家测定,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正常人的血液是可以再生的。献血后一般几个小时人的血容量就会达到正常水平。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献血法其中第二条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关于这一条正确的理解是;(1)公民必须达到18周岁才能参加献血;(2)55周岁以上也可以献血,但必须符

4、合献血的健康条件。另外,该法对献血者还做了一些具体要求,比如男性献血者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要达到45公斤。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同时,献血法还提倡有些人要做无偿献血的表率,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公务员、军人。国家对献血中用于采集血液的有关材料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血站的有关设备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其中接触人体或血液的针头、血袋等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只能一次性使用,用后集中销毁。所以说无偿献血是安全的,不会传染疾病。二、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以及实行外科手术的伤员,需要靠输血来补充血液

5、和救治。由于目前血液还不能用人工制造或是其他的物质所代替,只有靠广大健康的、适龄的公民献血来获取,所以,无偿献血就意味着帮助了需要血液的病人。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前,我国的临床医疗、战备、备灾储备用血,一直依靠少数人卖血来获取,因为利益的驱使,供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得不到保障。而无偿献血的人是健康人,半年以上才献血一次。通过无偿献血还会激发人们奉献爱心的自豪感,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义务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的总方向。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患者解除痛苦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

6、用金钱来衡量的。 有科学研究表明,无偿献血行为除了对病人和社会的重大意义外,也有益于献血者本人的身体健康。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健康人定期献血有益健康,可以增强身体的造血机能,还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几率。推荐精选1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私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2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青岛一位专家曾对127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

7、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78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另一组研究,对献血12次的1532人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仅一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0043,同期未献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献血组;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12。3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

8、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5可延年益寿国外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

9、,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三、无偿献血注意事项公民献血前为了保证自身的健康和血液的质量,应注意下列问题。1献血前一天应该食用低脂肪的食物。2不要饮酒,尤其是烈性酒。3充足睡眠,不要做太过剧烈的运动。推荐精选4献血后正常工作,注意休息。5献血后一般不必特别增加营养,适当吃些瘦肉、蛋、奶、猪肝、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以及新鲜蔬菜。下列情况暂不宜参加无偿献血:1妇女月经期或妊娠期;流产后未满6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1年者。25天内口服阿斯匹林药物。31周内曾患感冒、急性胃肠炎、急性泌尿道感染。42周内拔牙

10、或小手术、曾患广泛性炎症。54周内接受风疹、狂犬病疫苗。63个月内曾患肺炎、曾做过阑尾切除、沈修补、扁桃体手术。76个月内曾患痢疾、做过大手术。81年内小面积文身、曾患伤寒、甲肝、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疫苗免疫。93年内曾患疟疾。105年内输注全血或成分血。11做过良、肾、脾、肺等器官切除手术。12.患有下列疾病者不可以献血。(1)贫血;(2)白血病;(3)血吸虫病;(4)结核病;(5)艾滋病;(6)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思考与作业】1什么是无偿献血?为什么要无偿献血?2无偿献血对献血者本人有什么好处?3不宜参加无偿献血的情况有哪些?七、板书第三节 无偿献血的知识一、什么是无偿献血二、为什么

11、要提倡无偿献血三、无偿献血的注意事项八、教学反思推荐精选本课从整体上来说知识点不是很多,而且也比较集中,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的关系。但对于学生来说对一个全新的知识学习。不过,针对本课重难点,层层设计问题,帮助学生一步步了解并逐步理解,掌握这节课的知识,应该说目的和效果应该是达到了。在设计本课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不要过分依赖和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大胆编排、取舍,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再有一定的实例分析做基础,这是教学的源泉,否则干涩无味;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也是不断学习深化的过程,围绕学生认知来进行备课,更具有针对性。希望能够为以后的教学有所启发、帮助,让课堂教学更有趣味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